第57章 考验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7章 考验

 

次日清晨。

秦宁顶着两个大黑眼圈从内院走出来,眼中还带着血丝。

昨夜为了准备李格非的考题,他几乎整晚未眠,脑子里全是诗词和策论,现在头还有些昏沉。

院内王夯正拿着扫帚认真地清理着落叶。

见到王夯,秦宁看了看这空旷的院子,总觉得少了些生活气息。

他掏出一把碎银递给王夯:“夯子,你看着院里缺什么就买些什么回来,对了,再买辆骡车回来。”

王夯接过银子,刚要出门,秦宁想起什么又追了出去:“再带些吃食回来,还有买份精致的点心。”

王夯憨笑着应了一声。

半个时辰后,王夯驾着一辆骡车回来,车上装满了各种生活器具、米面油盐以及时令小食。

看着这些东西一件件搬进院子,秦宁总算觉得这地方有了点人气。

几人简单用过早饭后,秦宁从内院拿出一个沉甸甸的木箱,又提上刚买的精致点心盒,对王夯说:“走,去有竹堂。”

王夯架着骡车,带着秦宁以及他怀中抱着沉甸甸的箱子和刚买点心,首奔有竹堂。

门房一见是昨日的贵客,连忙将人请进来。

秦宁回头对蹲在门外的王夯道:“夯子,你先回去吧,给你和你娘也买些好吃的用的。”

王夯憨厚地点点头。

他虽然木讷,但心里明白秦宁对他们一家的恩情,不论秦宁说什么他都会照办。

秦宁跟着门房走进正厅,凝霜端着茶水过来放在秦宁面前的案几上。

秦宁将点心盒递给她:“刚买的小点心,送给李姑娘尝尝。”

凝霜接过点心,默默退了出去。

约莫一刻钟后,李格非和李清照一同走了进来。

秦宁起身拱手:“李员外,这是归籍所需的银子。”说完将手边的木箱推了过去。

李格非唤来福伯收下银子,目光在秦宁身上停留片刻:“不知秦小友可有科举的打算?”

秦宁琢磨了一阵。

他其实并没打算科举,毕竟他不觉得能卷过那帮古代书呆子,而且三年时间太长。

不过如果换个意思,想不想做官,那自然是想的。

“确有此打算。”秦宁答道。

一旁的李清照手心手背都是汗,生怕秦宁哪个回答不合爹爹的心意。

此时的秦宁还不知道赵家己经退婚,也不明白李格非考他学问的真正目的,只是想着不能掉链子,不能给阿照丢脸。

“好好好!我辈读书人当为国家社稷、为百姓谋福!那我就考考你的学问如何。”

秦宁目光正视李格非,面露谦和之色,拱手回道:“请李员外出题。”

李格非微笑道:“第一题便以“落花”为题,作诗或词一首。”

李清照心中一紧,为秦宁捏了一把汗。

她知道秦宁聪慧,但不知他的诗才究竟如何。

只见秦宁思索片刻,忽然脱口而出:“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秦宁心中暗笑。

“难得当一回文抄公,还提前知道考题,这你让我怎么输?”

“这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可是出了名的好诗。”

李格非听完,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这首诗意境深远,既有离别的愁绪,又有奉献的精神,实在是难得的佳作。

“好诗!”李格非赞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此句尤为精妙!”

李清照暗暗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李格非看女儿表情,又看了看秦宁。

心中暗自猜测:“难道这其中有什么蹊跷?”

他当即开口说道:“秦小友,这落花诗确实不错,只是这里离愁之意太浓。”

“你一路护送小女回来,不如就以守护为题再作一首如何?”

李清照刚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

秦宁面色如常,做出一副若有所思模样,实则心中暗骂。

“好你个老李头,不讲文德,说好的落花诗,怎么能突然改题?”

“别人当个文抄公,都是全场震惊,喝彩声一片,怎么到我这就不行了?”

他脑中飞快的筛选着各种诗词。

可是这以守护为题,还要是北宋以后的诗词,难度着实有些大了。

他在正厅中来回踱步,时而眉头紧皱,时而若有所思。

思来想去,还是没有找到一首可以用来抄的诗,看来只能赶鸭子上架,硬着头皮自创一首了。

李清照看着秦宁的神态,刚准备开口劝说父亲不要刁难。

却见秦宁忽然停下脚步,朗声道:

“春枝袅袅舞霓裳,粉瓣盈盈映晓光。”

“怜卿娇怯承晨露,护取芳华驻玉堂。”

“何惧风狂摧秀色,敢持剑戟卫红妆。”

“愿为磐石遮霜雪,此志昭昭对昊苍。”

秦宁说完,见没有回应,心中暗骂:“难道这首还不满意?”

良久,李清照开口道:“爹爹!这诗如何?”

她的声音中带着几分埋怨,像是在责怪李格非刁难秦宁。

李格非尴尬地笑了笑:“秦小友大才,此诗确实不凡,借花拟人,寓意深刻。”

看来是他多想了,清照怎么可能会泄题,而且这题是在她从秦宁那里回来后才出的。

他端起一旁的茶水喝了一口,轻咳一声:

“秦小友,这第二题是以'治国'为题写一篇策论。”

听完这话,秦宁心中的大石算是落下,他是真的怕这老李头把题目又给改了。

凝霜端着笔墨纸砚放在秦宁旁边的案几上。

秦宁挽起两只手的袖袍,避免宽大衣袖扫过砚台,污染字迹。

他手臂上那些狰狞的伤疤也暴露在了李清照和李格非的眼中。

李清照看着秦宁手臂上那道道伤疤,又想起和秦宁一起度过的那些惊险时光。

而李格非见到这伤疤也彻底相信了女儿所说的虎袭有多么凶险。

一盏茶的时间后,秦宁拿起纸张吹了吹上面还未完全干透的墨迹,递到李格非面前。

李格非看着上面还算工整的毛笔字点了点头。

再看向文章内容,轻声读了起来:

“今大宋之世,虽西海承平,然亦有隐忧。”

“北有辽夏,虎视眈眈,边境烽火时燃,耗我钱粮,损我子民。”

“于内,财用渐蹙,积弊丛生。”

“当今之要,在于强兵富国。”

“可于河北、陇右诸边地,广募精勇之士,择良将而练之,仿汉之屯田,边耕边守,以解戍边之困。”

“又可于汴梁、苏杭等富地,兴工商之利。”

“减税宽役,使民有余财而市易兴。”

李格非越读越是惊讶,这篇策论见解独到,切中时弊。

“再则,朝廷当重贤才,开科举之新途,不惟取儒士,亦纳有奇技、懂军政之贤。”

“广开言路,使下情上达,政令无塞。”

“如此,则大宋内可繁荣昌盛,外可强兵御敌,何惧辽夏之患哉。”

“又可与辽夏之外邦,或和或战,相机而动。”

“若其有隙,可联一方而制另一方,以保边境之安,再徐图发展,复汉唐之盛有望也。”

李格非放下纸张,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但是很快便消失。

“子昂啊,这篇文章写的确实不错,但是若作为策论恐怕有些不妥。”

李清照听见父亲突然喊秦宁的字,心中欣喜,要知道只有关系亲近之人才会喊对方的字。

秦宁也注意到了李格非对他的称呼从“秦小友”变成了“子昂”。

还来不及欣喜就听见后半句话。

秦宁眉锋微蹙暗道:“又不满意?好你个老李头, 没完了是吧?”


    (http://www.shu0xs.com/book/HHDCHA-5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0xs.com
书灵小说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