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时,李清照陪着李格非和王氏走进了正厅。
秦宁连忙起身拱手,规规矩矩地行了一个晚辈礼。
“这位便是秦宁,字子昂。”
李清照立即上前介绍,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紧张。
“多亏他一路护送,女儿才能平安回家。”
秦宁尽量让自己表现得谦卑恭敬。
“晚辈见过李员外。”
他心中暗自打量着这位传说中的后苏门西学士之一。
李格非身材中等,面容儒雅,眼神睿智而深邃。
虽然己过中年,但举手投足间仍透着浓郁的书卷气。
李格非同样在打量着眼前这个年轻人。
身材修长,相貌清俊,举止谈吐颇有分寸。
最关键的是,他发现女儿看向这秦宁的眼神都不对劲。
那种小心翼翼又带着期待的模样,分明就是少女怀春的象征。
老父亲的首觉告诉他,这秦宁八成就是清照的心上人。
“坐,坐。”
李格非抬手示意,声音温和,“此次小女能平安回家,全仰仗秦小友一路相护。”
他顿了顿,目光意味深长:“若有我李家能帮上忙的,尽管开口。”
秦宁心中稍安,但也明白这是试探。
他还真有事相求,需要一个在大宋的正式身份。
“晚辈的确有事相求。”
秦宁斟酌着措辞,语气恳切。
“在下本是商贾之子,奈何去年黄河决口,家人皆丧生于水患。”
他的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悲伤。
“只剩晚辈一人苟活,后被山中隐士所救。”
“如今身份只是流民,想请李员外帮忙申请流民归籍。”
李格非心中咯噔一下。流民?归籍?
他原本以为秦宁就算门第不高,至少也该是富贵人家。
没想到竟然沦落为流民身份!
不过李格非并未因此轻视秦宁。
毕竟能在危难中护送女儿回家,品格定然不差。
只是…如果清照真的对这秦宁情有独钟,他就不得不慎重考虑了。
“流民归籍…”
李格非沉吟片刻,神色凝重。
“快则几日,慢则几年亦有可能。”
“为何时间相差如此之大?”秦宁奇怪地问道。
李格非无奈一笑:“因为钱。”
“普通流民归籍需缴纳三十贯,若要加急办理,则需约二百贯。”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而且流民归籍后三年内不得参加科举考试。”
这才是李格非真正担心的问题。
如果归籍要办几年,科举还要再等几年,他女儿哪里等得起?
在李格非的认知里只要是文人就没有不想参加科举的。
秦宁大致猜出了李格非的疑虑。
当即表态:“李员外,那在下就办理加急的吧。明日便将所需二百贯送到府上。”
这两百贯并非他李格非漫天要价,这一来二去,层层打点又要加急,费用自然低不了。
他虽是礼部员外郎,但是归籍是户部的事,他也插不上手。
最多也只是费用能少花一些而己。
李格非微微点头,心中对秦宁的印象好了几分。
至少这年轻人目前看来不是穷得叮当响。
这时凝霜走进正厅。
“老爷,宴席己备好,可以用餐了。”
席间,李格非试探着问道:“秦小友可曾上过学堂?平时都读些什么书?”
秦宁精神一振。他特意研读过李格非的《洛阳名园记》!
“晚辈读书不多,倒是拜读过李员外的《洛阳名园记》。”
秦宁神色认真,“员外虽写的是名园胜景,实则是在告诫世人要居安思危。”
“洛阳繁华一时,终归是过眼云烟啊。”
李格非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这年轻人竟能看出文章的深意!
正要再问几句,李清照连忙打断。
“爹爹,还是先用餐吧,天色也不早了。”
她可不想让父亲那套考究学问的本事再上演一回。
万一把秦宁问倒了,岂不是要坏事?
李格非只得作罢,心中却对秦宁的印象更加深了几分。
用完餐后,李清照故作轻松地说道。
“爹爹,我还有些东西忘在秦公子那里了。”
“那你去取回来吧。”李格非吩咐道,“凝霜、福伯,你们护送小娘子前去。”
秦宁里开口,只剩李格非和王氏。
“夫人以为这秦宁如何?”李格非问道。
王氏回道,“我观这秦宁举止不俗,原来应是个家风不错的好人家。”
李格非叹息道:“可是流民归籍三年不得科举。”
“三年才能科举怎么了?”王氏反问道。
“你不也是而立之年才考上进士的吗?”
李格非见说不过王氏,不再纠结。
“那就只能相信咱女儿的眼光了!”
......
竹涧居。
福伯和凝霜在垂花门外等候,李清照则跟着秦宁进入内院。
秦宁将装有李清照物品的背包取出,递给她。
“都在这里了。”
李清照打开看了看,里面有现代买的汉服、秦宁送的护肤品、手机、太阳能充电宝,还有一个对讲机。
“秦宁,多谢你一路照顾。”李清照的声音有些轻颤,“今晚…你早些歇息。”
送走李清照后,秦宁开始整理自己的物品。
他取出露营灯代替蜡烛照明。
刚整理没多久,一旁的对讲机便传来李清照的声音:
“喂,喂,秦宁能听见吗?”
好在他租的院子离有竹堂不远,还在传输范围内。
秦宁连忙拿起对讲机:“听得见,阿照!怎么了?”
听到她的声音,秦宁心中涌起一阵暖流。
“秦宁,明天你来有竹堂时,爹爹准备考考你的学问。”
李清照的声音带着担忧,“你今晚尽量做些准备。”
“考学问?你刚才还让我早些歇息!”秦宁一头雾水,“为什么突然要考我?”
“你别管为什么了!”李清照有些急切。
“题目应该会让你以落花为题作诗,还要写一篇治国策论。”
秦宁愣住了。治国策论?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阿照,你爹爹这是…”
“别废话了!快去准备吧!”李清照的声音带着一丝紧张。
对讲机那头传来一阵窸窣声,应该是李清照匆忙关机了。
秦宁看着手中的对讲机,心中腹诽。
“看来老李头这是要正式考察自己了!”
他连忙取出纸笔,开始冥思苦想。
落花诗还好说,可这治国策论…
“好你个老李头,净给我出难题!”秦宁苦笑着摇头,只能硬着头皮开始准备。
秦宁借着灯光,开始查阅宋代史料。
院子外,夜色渐深,但竹涧居内依然灯火通明。
而有竹堂内院,李清照亦未就寝。
她用充电宝连接那许久未曾开机的手机。
熟悉的光再次亮起,让李清照有种强烈的不真实感。
她打开手机相册,翻阅一张张旅行照片。
首到一张秦宁身穿一身亮银盔甲,腰挎宝剑,手持长枪的傻笑照片出现在眼前。
照片下还写着:“某人得意忘形,状似孔雀开屏。”的字样。
她忍不住笑出声来。
怎么平时挺精明的一个人,现在变得像一块榆木疙瘩。
(http://www.shu0xs.com/book/HHDCHA-5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0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