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心原本趴在炕边打盹,手还紧紧攥着李大爷的手,听见动静,猛地惊醒:
“天策哥,你来了。”
秦天策瞧着她通红的眼眶,把棉衣递过去:
“这是大嫂给你们姐弟做的,今儿就换上吧。”
他没多问李大爷的情况。
如今这情形,谁都明白老爷子是在硬撑着。
能熬到啥时候,谁也说不准。
安心接过棉衣,紧紧抱在怀里,嘴唇动了动,只低低说了声 “谢谢”。
秦天策没多待,轻轻带上门出来。
他没回屋,而是站在屋檐下,望着屋里透出来的微光,感觉心里头跟塞了团乱麻似的。
面对天灾人祸,这世道想要活下去,真难。
觉得在生老病死,天灾人祸面前,系统给的那点依仗,竟这么轻飘飘。
**
第二天,辰时末。
隔壁二婶一家也知道李大爷快不行了,先来了秦天策家,接着李本喜两口子也带着闺女采薇进了院。
采薇母亲余氏原本是来说成亲的事。
昨个老头子回家,跟她说婚事提前了,冲喜名头在那,她不想同意也没办法。
所以,今儿早早过来,想着商量一下成亲的流程。
没想到,一来,就一听说李大爷快不行了。
她拽着秦庆生、采薇和自家男人就往偏房钻。
余氏眉头紧皱:“庆生啊,你们家打算咋处置李大爷这事儿?”
自家闺女,过几日就要过门。
临娶亲,前院里停着个将死之人,余氏想想都觉得晦气。
本来说好提前成亲是给村里冲喜,这下又冒出来这档子事。
她心里头,跟吃了苍蝇似的别扭。
秦庆生赔着笑问:“岳母您看咋整?”
“你们家这新房敞亮,”
余氏绕着弯子说,
“我就盼着采薇进门时,屋里头清清爽爽的,你懂我意思吧?”
话里没提赶人,可意思再明白不过。
可李大爷又不是秦家的亲戚,新房子就遭这个晦气,算什么事?
秦庆生一听就犯了难:
“岳母,李大爷一家本就安置在我家的,这节骨眼上咋能往外撵?让村里人知道了,唾沫星子能把我们家淹死,再说老爷子这身子,根本挪不动啊。”
他嘴上说着难处,却没把话说绝。
“娘,我不介意这些。” 采薇见秦庆生作难,赶紧打圆场。
“你不介意我介意!” 余氏没好气地瞪闺女一眼,“还没嫁过去呢,胳膊就往外拐了?”
“娘。” 采薇连忙摇着母亲的胳膊,首撒娇,“我哪有嘛。”
很快,
李里正也来了。
刚掀起门帘,就听见安心在屋里哭喊:“阿爷,里正爷爷和大伙儿来看您了,您醒醒啊!”
炕上昏睡的李大爷,像是被这话勾了魂,浑浊的眼珠慢慢转了转,竟慢慢真的睁开了眼。
更奇的是,他原本枯槁如纸的脸,竟泛起层不正常的红晕。
整个人都显得精神了些。
秦大明瞅着这光景,心里咯噔一下。
知道这怕是回光返照了。
“安...... 安心,扶阿爷起来穿衣裳。”
李大爷声音哑得像破锣,却执意要坐起来。
安心噙着泪帮他披上棉袄,老爷子竟自己颤巍巍地系上了腰带。
李里正凑到炕边说了几句话,李大爷忽然转头看向秦天策,枯瘦的手在空中抓了抓:“天策,天策,往后这俩娃...... 就托你帮忙多照顾一下了。”
他喘了口气,眼神却格外清亮,“他们要是不听话,你尽管打骂,别顾忌。”
那语气像是临终托孤,说得,站在堂屋的众人都红了眼眶。
“好。”秦天策点点头。
李里正紧紧攥住李大爷的手:“老哥你放宽心,有我在,断不会让孩子们受委屈。”
李大爷连连点头,眼尾的皱纹抖了抖:“那就好,那就好...”
忽然间,他枯瘦的手指指向门外:“我想... 再看看村子... 再不走... 就真瞧不见了...”
秦天策盯着他忽然发亮的眼睛,几个呼吸间才缓缓点点头:“成,咱出去瞧瞧。”
安心和他一左一右架起李大爷。
刚挪到前院。
跟在身后的村民们,便都明白为什么李大爷要出去了。
“天策,再往前,快,出大门...” 李大爷见秦天策停下脚步,语气突然急促起来,原本泛红的脸色,正一点点褪成青白。
外头的雪粒子打在他肩上,像撒了层白盐。
秦天策喉头哽咽:“大爷,我不忌讳这些。”
“你不忌... 我忌!”
老爷子猛地咳出一口浊气,
“你们待我家好... 我懂... 不能死在你家... 不能给你们家添晦气...走,快走!”
他整个身子,都靠在秦天策身上,却仍使劲往大门外走。
刚跨过大门的门槛,李大爷的身子突然一沉,首首倒下来。
秦大明慌忙上前搀扶,却听老爷子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喃喃道。
“总算... 出来了。”
李大爷颤巍巍扫了眼安心姐弟,浑浊的眼珠里漾着水光,猛地闭上眼时,喉间滑出最后一口长气。
秦大明伸出手探了探他鼻息,红着眼圈道:“老爷子走了。”
“阿爷 ——!”
安心兄妹俩扑到尸身旁。
哭声震得屋檐上的积雪,首往下掉。
秦庆生被岳母戳了戳腰眼,硬着头皮问:“这尸身……”
安心伸手抹了把脸上眼泪,声音发颤,却透着股决断:
“我阿爷撑着最后一口气都到走到门外头,肯定是不愿在秦家停灵的。你们的心意我门记下了,劳烦三位哥哥把寿棺抬出来,就把棺木停到村头广场吧。”
她知道阿爷的意思。
他是怕给秦家带来晦气,才拼着最后一口气,往大门外走。
里正吧嗒着没点着的烟袋锅,叹了口气:
“就按安心说的办,大明,庆生、天策,你们兄弟几个,赶紧去后院把寿棺抬出来,明儿一起送上山。”
之后,里正吆喝了五十个壮劳力,一起去上山刨坟。
大伙儿都在鞋底子,捆了麻花状的稻草。
雪天路滑,这法子能防滑。
不然在冰面上走,走一步能摔三跤。
村里的山路,早被大雪封死了,
打头阵的壮汉,得拿木锨,一边走一边铲雪开路。
(http://www.shu0xs.com/book/HHCIFH-7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0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