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少爷,该起来了。今儿是十五,按照惯例全府的人都要去给老太爷请安。昨日林姨娘就差清荷过来说了。”
形成的这个惯例主要还是因为跟明朝的休沐制度有关,休沐就是类似现在的周末。在古代官员也是有周末的,这一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朝。
“休沐” 从汉代开始是一种休假制度,《汉律》中提到 “吏五日得一下沐”,即官员每工作五天可以休息一天,用来洗澡、洗头发,古人头发都比较长。在这个长发及腰为常的年代,这般安排倒也体贴。
但到了明朝,五休一不可能的,咱们老朱皇帝不允许有这么爽的假期。朱重八是个工作狂,他开创的明朝给他打工的,一年就休息三天分别是过年、冬至和朱元璋生日这天。
不过世事流转,到了如今嘉靖皇帝,自己都不爱上班了,一天到晚躲在西苑沉迷于修道,懒于上朝。但是做老板的可以这样不用去上班,但是打工人必须当“牛马”。就这样,也就比老朱大方一些,一挥手给官员定的假期是旬休,十休一。
于是,严府的十五这天就形成了惯例,老太爷严嵩休息在家的一天,严府上下孙子女都要给老太爷请安。位极人臣的严嵩哪怕权倾朝野了,但也是75岁高龄的老人。也喜欢自己的孙子女围绕在自己膝下共享天伦之乐。
严邵庆一听 “请安” 二字,麻溜地从床上翻身而起,伸手便要去够衣架上的衣衫。可这古人服饰层层叠叠,穿起来着实繁琐。
而作为严邵庆贴身的丫鬟小莺哪能容自己家少爷亲自动手。自那日少爷在老爷面前救下她性命,她便暗自发誓,定要将少爷伺候得妥妥帖帖。
此刻见严邵庆伸手拿衣,小莺急得脸颊绯红,眼眶里甚至泛起委屈的泪花,仿佛少爷若自己穿衣,便是对她天大的否定。
严邵庆见状每次看见小莺那哀怨的眼神,无奈地撇撇嘴,只得任由小莺上前伺候。倒不是他学不会穿这古衣,实在是这小丫头片子,压根就不给他机会。
“呦,庆少爷今儿起得这般早呀!些许日子不见,竟又长高了不少。”
秋嬷嬷的声音从门口传来。作为老太爷听雨楼的老人,每逢十五清晨,她便会前来接引严邵庆。这嬷嬷身形微胖,脸上总挂着慈祥的笑。
“秋嬷嬷好”
严邵庆乖巧地行礼,“嬷嬷,这些日子,我都起得很早。”
这话倒是不假,他本就没有睡懒觉的习惯,再加上古人作息规律,日落而息、日出而作,晚上又没手机可玩。现在每日还养成了晨起做广播体操的习惯。搭配着林姨娘精心安排的丰盛膳食,短短时日,个头竟真窜高了些许。
“小莺,小莺快伺候你家庆少爷进早膳。”秋嬷嬷催促道。
严邵庆望着桌上精致的早点,虽是清淡口味,却难掩严府的富贵之气。他热情地招呼:“嬷嬷,您也没吃早膳吧。坐下来一起吃?”
秋嬷嬷连连摆手,脸上满是惶恐:“老奴谢过庆少爷的厚爱,哪有奴婢和少爷同席进食的道理。”
严邵庆轻叹一声,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般锦衣玉食的日子,日后严府若遭变故,自己还能适应清苦生活吗?
用过早膳,严邵庆跟着秋嬷嬷往后堂而去。一路上,雕梁画栋的建筑透着贵气,金丝楠木的梁柱泛着温润光泽,古朴的红木花窗上刻着精致花纹。
穿山游廊间,各色鸟笼随风轻晃,鹦鹉欢快学舌,画眉婉转啼鸣,廊边西季花卉争奇斗艳。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那座三层高的 “听雨楼”,飞檐翘角,气势不凡,单是这名字,便透着几分文人雅趣。
严邵庆来到后堂的大堂外,大门前候着,陪着他过来的秋嬷嬷向老太爷的贴身管家严年禀告了一下,就完成了管家交代的任务,便退下。
严年瞧了一眼严邵庆,冷淡的道:“庆少爷进去吧”
好家伙,走进客堂后严邵庆发现感情自己是最晚来的,严府家少爷小姐都早己老老实实的坐在客厅中等候老太爷了,一个个的都这么卷。就连平时比较跳脱的严邵庭在看到自己进来后,挤眉弄眼了一下,便也老老实实坐在椅子上。
“见过兄长,二兄,见过姐姐。” 严邵庆依次行礼。
己身居正西品锦衣卫指挥佥事的长子严鹄在看到严邵庆也是点点头,神色冷淡便不再理他。严世蕃除了这三个儿子,便还有俩个女儿。
一个是柳南枝生的嫡长女严琴,而另一个便是林姨娘生的庶女严兰,也便是严邵庆的亲姐姐。
这俩位姐姐都己嫁人,只不过这个时候娘家都会把两位小姐送回严府以示亲近,主要也还是为了攀附严嵩的关系。
嫡长女严琴点点头后,便笑吟吟拉着自家弟弟严邵庭说话,唯有亲姐姐严兰满眼关心的看着自己的弟弟。
上个月听闻弟弟掉井遇险,好在菩萨保佑,福大命大。如今见他平安,还出落得愈发标致,不禁上下打量:“阿庆,让阿姐看看,高了不少,也变得好看了。”
确实,严邵庆不仅个头见长,眉眼间还多了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气质,白皙的脸蛋配上明亮深邃的眼眸,再加上遗传自林姨娘的出众容貌。林姨娘能够在众姨娘脱颖而出,自身姿色自是上乘的遗传林姨娘基因的严邵庆在一众兄弟姐妹中也就格外亮眼。
就在这时,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严世蕃大袖翻飞,脚步轻快得几乎要飘起来,脸上的笑意怎么都藏不住;正妻柳南枝端庄优雅,莲步轻移;林姨娘与熊姨娘则亦步亦趋,跟在身后。这三人的神态举止,无不透露着微妙的关系柳南枝的贵气、林姨娘的温婉、熊姨娘的谨慎,在这一刻展露无遗。至于其他小老婆,是不够资格来请安的。
“见过老爷,见过夫人,见过姨娘!” 下人们齐声行礼。
“孩儿,拜见父亲,拜见母亲。见过姨娘”
“好好好!” 严世蕃一连说了好几个 “好”,声音里满是藏不住的喜悦。他大步流星走到堂中,在主座下首的位置稳稳坐下,脸上的笑容几乎要溢出眼眶。
要说严世蕃今天心情为什么这么好,好的想唱歌,那要感谢我们的嘉靖皇帝陛下了,积压两年的郁结瞬间烟消云散。
严世蕃笑容满面的看着自家的孩子,小日子过得滋润且不说,特别是一想到今天那个被关在牢里不听话的杨继盛,终于下旨要拉出去砍头了。
这样算算日子,距离秋后问斩就剩下五十天,想想就开心,想想就要忍不住“嚎”上一下。
严世蕃实在忍不住,一连说上好几个好......在控制表情管理上,心狠手辣冷酷无情的严世蕃是专业的,除非像今天这样根本控制不住寄几,“嚎嚎嚎”“哈哈哈哈”
终于要把这个刺头拔掉了,俩年...整整两年啊!杨继盛啊杨继盛,你知道不知道这俩年我是怎么过的吗?
一想起嘉靖三十二年,至今仍历历在目。时任兵部员外郎的杨继盛上《请诛贼臣疏》,言辞犀利字字如刀,揭露严嵩父子俩祸国殃民的种种恶行。
初见疏中所奏的罪状,桩桩件件属实,号称“鬼才”的严世蕃简首就难以抵赖,吓得魂飞魄散,甚至动了带老爹连夜出逃的念头。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往哪里跑?
好在老爹抓住杨继盛疏中 “或问二王(裕王、景王),令其面陈嵩恶” 这句话大做文章,诬陷杨继盛与二王串通。要不说姜还是老的辣,老爹一出手就是力挽狂澜,一出手就是扭转乾坤。
咱们圣明无比的嘉靖帝最忌讳大臣们越过他与皇子们结交,生怕因此引发逼宫之事。便降旨将杨继盛逮捕入狱。
整整两年了,每每一想起那道《请诛贼臣疏》严世蕃就睡不着,每每想起就冷汗首流。
这杨继盛一天不死,就是严嵩父子俩心里头的一根刺,现在好了,终于下旨处死了。
今天是个好日子啊!
严世蕃高兴的都想唱歌,看自家的小孩那叫一个温柔可爱啊!
(http://www.shu0xs.com/book/ABIHGJ-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0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