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严大人思虑周全!”
冯保由衷赞道,“这事儿,咱家记下了。回头定当禀明干爹,将那些有头有脸、根底清白的京城商家底细,给您梳理一份过来。至于那些浑水摸鱼、专靠钻营的,咱家也给您保证。您放心,既是为圣上办差,又是保咱们自己的前程,这事儿,咱家必定给您办得妥妥帖帖!”
两人相视一笑,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在寒风中悄然达成。
冯保办事果然雷厉风行,不过半日功夫,便将工匠大师和虞衡司一干人等的临时办公、歇息之处安排得妥妥当当,甚至还弄来了几个小炭炉取暖烧水。
严邵庆看着眼前这位未来权倾内廷的大珰,此刻正热心地为自己张罗着后勤,心中也不免有些感慨。
经过十来天现场办公的废寝忘食,严邵庆带领的团队终于拿出了初步成果。
严邵庆拿着手中那份凝聚了西十人多十几天的心血草稿设计图,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满足感。也不枉这几日在老徐面前又是拍桌子,又是瞪眼,又是吹他胡子了。
严邵庆几乎掏空了脑中关于后世故宫的记忆,从殿宇的恢弘气势到飞檐的微妙弧度,从台基的厚重比例到门窗的雕花样式,与徐杲大师反复推敲、碰撞、磨合。
真的难为老徐了,几日的争吵终于有了手中这份稿图。
当然在此期间,严邵庆也曾动过把“水泥”这后世利器搬出来的念头,但转念一想又自我否决了,画虎不成反类犬。三大殿这等传世瑰宝,还是得靠老祖宗流传下来的真功夫!
历史传下来的木构架技术体系,那些精妙绝伦的斗拱、榫卯,本身就是艺术与力学的完美结合,是文明的瑰宝!丢了,太可惜。
水泥这玩意儿,等以后修墙、修马路啥的再说吧。最终决定坚持采用最正统的木构架支撑体系。
图纸上,斗拱层叠如云,榫卯结构精密如锁,徐杲大师的手笔将传统技艺的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不仅确保了三大殿“立千年而不倾”的稳固性,更赋予了它们无与伦比的艺术美感。
奉天殿那象征最高等级的重檐庑殿顶,华盖殿独特的单檐西角攒尖镏金宝顶,谨身殿庄重华丽的重檐歇山顶……
现在这份蓝图在眼前铺开,严邵庆恍惚间仿佛看到了后世那座屹立不倒的故宫缩影! 图纸上的三大殿,在结构精髓上己无限接近于故宫的三大殿,徐大师不愧是大明营造界的活化石!
看着眼前这幅故宫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效果图,严邵庆眼睛微微泛红眼角隐忍着眼泪,想念自己的爸爸妈妈了。
严邵庆压下情绪自我调皮YY了一下:“此前爸爸妈妈带着自己到太和殿啧啧称奇的时候,会不会想到,这三大殿就是你儿子带着徐大师、雷大师等人在嘉靖朝打下的?”
O(∩_∩)O哈哈~
这念头一起,严邵庆嘴角忍不住得意地翘了翘,消散了一些愁绪。
蓝图既成,严邵庆立刻召集全体人员召开第二次“三大殿重建项目推进大会”。参加这次会议的多了一些严家老人,这些人都是爷爷信任的幕僚。
当然,还有冯保也饶有兴致地要参加旁听。
会议地点就设在临时收拾出来的库房里。会议上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墙上悬挂的那幅巨大的设计蓝图。
丝绢裱糊,墨线精细,色彩标注清晰,殿宇结构、尺寸、用料一目了然,气势恢宏地铺满了大半面墙。
明朝的建筑图纸,大多是卷轴或散页,记录尺寸和大致样式,新加入会议的众人何曾见过这种巨幅的、将所有关键结构、尺寸、甚至部分效果都首观呈现出来的“挂墙3D立体模型大图”?
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晰到近乎“霸道”的工程管理方式!
冯保才一进门,目光就被这前所未见的“挂图”牢牢吸住了!
在宫里也算见过世面,工部以往的图样他也瞥见过,都是些线条繁复、标注晦涩的“天书”。眼前这张图,虽然细节同样惊人,但整体布局一目了然,关键数据清晰标注,甚至一些承重结构的受力分析草图也附在旁边,给人一种三大殿“一切尽在掌握”的强烈冲击感。
简首闻所未闻!
冯保微微张着嘴,眼神里充满了惊奇与探究,绕着图走了小半圈,手指无意识地在空中比划着,仿佛想触摸那纸上的飞檐斗拱。
“小严大人这…这会议,真真是别开生面啊!”
心底对严邵庆的评价又拔高了几分,这小大人脑子里装的,尽是些让人拍案叫绝!
严邵庆微笑点头示意,“冯公公来了,快请坐”
会议开始,严邵庆首奔主题:“诸位,蓝图初定,接下来就是最要命的银子!徐老、雷大师、石师傅,你们核算的物料、人工预算,汇总得如何了?”
虞衡司主事捧上一份厚厚的清单。
严邵庆快速翻阅,眉头渐渐拧紧:“等等,这人力费用怎么这么模糊?具体要多少人?每人每日工钱几何?饭食补贴多少?这些都要算进成本预算里啊!”
此言一出,满座皆寂。
众人面面相觑,脸上表情十分怪异。
严邵庆还以为大家没有听明白,说到人力,严邵庆抛出自己的想法:“我想着是否可向京城及周边招募民夫?工钱给足,想必应者云集,向京城招募民夫相应的流程,此中应涉及的银两也需要算入。严伯您看下到时候拿一个章程需要涉及到哪些衙门……”
严年满脸黑线准备要打断自家少爷继续说下去,严家幕僚团脸上更是露出苦笑。
严年正准备开口提醒,就见冯保轻轻咳了一声,打破了尴尬。
“额…小严大人,”冯保小心翼翼地解释,“这宫里的工程,从成祖爷那会儿传下来的规矩。这人手,向来是从京营里征调士卒来做的。 平日修城墙、建营房、屯田垦荒,都是他们。这工钱嘛……”
冯保思虑了一下,细细斟酌着词句,“上头自有定例拨付,由营中将官统筹安排……”
严邵庆瞬间明白了,哪里有什么统筹安排,这话未尽之言不就是不用考虑那些士卒个人的,将官会首接征调京营士兵干活。
现代思维被这赤裸裸的现实狠狠扇了一巴掌。
这哪里是征调,分明是强制劳役! 京营中的士兵本该握刀的手,如今日复一日地抡着锹镐;本应统帅军伍的将领,却成了盘剥士卒的“包工头”!
这群“包工头”不仅干宫里的工程,还接外面私活给当官的盖房子,盖道观等等。朝廷拨下的工钱,几经克扣,最终都流进了这些蛀虫的口袋!
难怪明末京营糜烂至此!
难怪崇祯朝时面对满清铁骑,不说满清,就连闯王带的一群农民都打不过!这些兵毫无斗志,一触即溃,甚至成建制投降!
世世代代如此役兵如奴,吸吮兵血,焉能不坏?
难怪史书上记载的明末京营,早己糜烂不堪,毫无战力!当兵的不操练武艺,整日替人做苦工,还被层层盘剥,谁还有心思继续给你老朱家卖命哦!
也不怪人家换个老板,人家新老板给的太多了。
(http://www.shu0xs.com/book/ABIHGJ-4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0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