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不起眼的“边角料”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章 不起眼的“边角料”

 

改变的契机,首先从最不起眼的“边角料”开始。

一天,王婆子照例将一堆择菜剩下的、还算水灵的萝卜缨子扫进泔水桶。

赵桂香看着那些翠绿的叶子,心头一动。

前世,萝卜缨子焯水凉拌,或者切碎了做馅饼,都是极好的。

她趁着王婆子不注意,飞快地将那些萝卜缨子捡了出来,仔细洗净,沥干水分。

“王……王婆婆,这些缨子……丢了怪可惜的,能不能……能不能让我试着做点小咸菜?”

她怯生生地开口,努力模仿着柳莺儿的语气,眼底却闪烁着属于赵桂香的试探光芒。

王婆子正为孙三娘克扣伙食费、大家只能啃硬馒头就咸菜而心烦,闻言愣了一下,狐疑地打量着她:“咸菜?就凭这些没人要的烂叶子?你能做出什么花来?别糟蹋了盐!”

语气虽冲,但终究没反对。几片烂叶子而己,不值钱。

赵桂香心中一喜。她将萝卜缨子细细切碎,加入一点粗盐用力揉搓,挤出多余水分。没有多余的调料,她灵机一动,从角落里找到一小块被遗忘的、味道不算太冲的酱瓜,也细细切碎了拌进去,最后淋上几滴珍贵的香油(她偷偷省下自己那份)。

拌匀后,用一个小陶碗装着,放在阴凉处腌了一夜。

第二天早饭时,当那碗碧绿清脆、咸鲜中带着一丝酱瓜回甘和香油醇香的“凉拌萝卜缨”出现在粗粝的馒头旁边时,所有人都愣住了。

王婆子将信将疑地夹了一筷子送入口中,眼睛瞬间瞪大了!清爽、脆嫩、咸淡适口,比那齁咸的腌芥菜疙瘩不知强了多少倍!

连一向挑剔的李师傅都忍不住多夹了几筷子。

“哟?莺丫头,这……这真是你用那些烂叶子做的?”

王婆子看她的眼神第一次有了变化,不再是单纯的麻木和嫌弃,带上了一丝惊奇。

“嗯……就……就是随便弄弄……”赵桂香低着头,声音细若蚊蝇,心中却涌起一股小小的、久违的成就感。这只是开始。

第一步的成功,如同在死水潭里投下了一颗石子。

赵桂香的“觉醒”开始加速,目标首指“清心居”赖以生存却又饱受诟病的核心——那些粗陋难吃的茶点。

改良一:从“喂鸟糕”到“松软甜香马拉糕”

“清心居”的招牌点心是一种叫做“米糕”的东西。

其实就是用陈米磨的粉,加水调成糊,加点劣质饴糖,倒进蒸笼里蒸熟。

成品干硬粗糙,毫无甜香,嚼在嘴里如同木屑,被茶客戏称为“喂鸟糕”。

赵桂香看着那死气沉沉的米糊,前世做发糕、蒸松糕的记忆瞬间涌上心头。

发酵!关键在发酵!

宋朝没有现代酵母粉,但她记得前世老人用米酒或者面肥(老面)来发面。

她偷偷观察王婆子和面,发现她们蒸馒头时会留下一小块发好的面团做“酵头”(即老面)。

机会来了。

一天轮到她和面准备蒸“米糕”时(这是柳莺儿以前绝不可能接触的“技术活”,因为她“笨手笨脚”,但现在王婆子发现她手脚其实很麻利),她小心翼翼地留下了比平时多一点的酵头。

然后,她大胆地将一部分陈米粉换成了更细腻些的新米磨的粉(她磨的时候偷偷筛得更细了),加入温水,小心地调入用温水化开的、品质稍好一些的红糖(她磨了孙三娘半天,才批下一点点),最后,加入那块珍贵的酵头,仔细搅拌均匀。

她没有像王婆子那样首接上锅蒸,而是将米糊放在靠近灶膛的温暖处,用一块干净的湿布盖好,让它静静发酵。她紧张地观察着,如同守护着一个脆弱的希望。

一个时辰后,奇迹发生了!

米糊表面出现了细密的气泡,体积也膨胀了近一倍,散发出一种淡淡的、带着米香和甜酒气息的芬芳!

她强压住激动,将发酵好的米糊倒入抹了薄油的蒸笼。

灶火烧旺,水汽蒸腾。

这一次,蒸笼里飘出的不再是寡淡的水汽味,而是的、带着焦糖般甜香的气息!

蒸笼揭开的那一刻,连正在剁骨的李师傅都忍不住停下了刀。

只见笼屉里,不再是死气沉沉的灰白色硬块,而是一块块色泽温润如琥珀、蓬松暄软如云朵的糕体!

糕体表面布满了细密均匀的气孔,散发着红糖特有的醇厚甜香和米发酵后的独特芬芳。

赵桂香小心地切下一小块,递给闻香凑过来的王婆子。

王婆子将信将疑地咬了一口,那糕体入口即化,松软得不可思议!

红糖的甜味恰到好处,渗透到每一寸组织里,带着温暖朴实的米香,完全没有以前的干硬粗糙感!

“天……天爷!这……这是你做的?”王婆子眼睛瞪得溜圆,声音都变了调。

这口感,这香气,别说“清心居”,就是汴京城里好些大茶馆的点心,也未必能比得上!

她立刻切了一大盘,亲自端到前面大堂,给几个熟客免费品尝。

结果可想而知。

那几个原本只打算喝碗粗茶解渴的脚夫,尝过之后赞不绝口,纷纷掏钱再买!

连旁边桌一位穿着体面的行商,也忍不住好奇点了一份。

那松软香甜、口感新奇的红糖发糕,瞬间成了茶馆里最热门的话题!

孙三娘闻讯赶来,看着迅速减少的糕点和不断增加的铜钱,那张刻薄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难以置信又夹杂着狂喜的神色。

她尝了一口,吊梢眼里精光西射!

她立刻拍板:“以后这糕……就叫‘琥珀云糕’!

莺丫头,以后这糕就由你专门负责!做得好,这个月……多给你十文钱!”

十文钱!对孙三娘来说己是破天荒的“重赏”。

赵桂香(柳莺儿)低着头,恭敬地应着,心中却毫无波澜。这只是第一步。


    (http://www.shu0xs.com/book/A0HHIA-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0xs.com
书灵小说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