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灶火生新意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章 灶火生新意

 

夜深了,喧闹的“清心居”终于沉寂下来。

油灯如豆,在后厨投下昏黄摇曳的光影。

赵桂香(柳莺儿)独自一人蹲在冰冷的水槽边,清洗着堆积如山的、沾满油污和食物残渣的碗碟。冷水刺骨,冻得她手指通红麻木。

腰背酸痛得几乎首不起来。她看着水面上自己那张模糊的、年轻却写满疲惫的脸庞的倒影。

前世投海前的冰冷绝望,与此刻指尖的冰冷麻木,诡异地重叠。

但不同的是,这一次,她的心脏在胸腔里有力地跳动着。

这跳动,是负担,也是希望;是枷锁,也是力量之源。

“活下去……”她对着水中的倒影,无声地呢喃,更像是对自己灵魂的宣誓。

手指在冷水中搓洗着顽固的油渍,动作机械而坚定。

她开始仔细观察水槽的结构,碗碟的摆放方式,思考着如何能洗得更快、更省力。

狂喜褪去,生存的本能驱动着她开始用属于赵桂香的、历经世事的头脑,冷静地观察,笨拙地学习,在这逼仄的生存夹缝中,寻找着哪怕一丝丝可以喘息、可以稍微“活得好一点”的可能。

灶膛里的余烬散发着微弱的红光,如同她眼底那簇不肯熄灭的火苗。

重生不是童话,没有金手指。

这第二世的开局,依然是地狱般的难度。

但至少,这一次,她拥有了一副可以挣扎、可以战斗的身体。这具年轻躯壳里跳动着的,是一颗饱经沧桑却绝不认输的灵魂。

她知道,在这等级森严、生存艰难的宋朝汴京,属于“柳莺儿”的挣扎,才刚刚开始。

每一次弯腰,每一次忍受,每一次在冰冷的水中搓洗,都是她向这不公的命运,挥出的无声却倔强的拳头。

日子在沉重的挑水、择菜、剥蒜、刷碗中机械地流逝。冰冷的井水、刻薄的呵斥、粗粝的食物、无尽的疲惫,如同冰冷的潮水,日复一日地冲刷着柳莺儿年轻的身体,也试图淹没赵桂香那颗饱经沧桑却依旧不甘的灵魂。

最初的狂喜早己被现实的砂砾磨得黯淡无光。

屈辱如同附骨之疽,时时刻刻啃噬着她的尊严。

然而,那从死亡深渊爬回来、对“生”的极度渴望,却如同深埋于冻土下的草根,在看似沉寂的表象下,汲取着每一丝微弱的养分,积蓄着破土的力量。

夜深人静,当“清心居”的喧嚣彻底沉寂,后厨只剩下她独自面对堆积如山的油腻碗碟时,赵桂香的灵魂才真正开始苏醒。

冷水刺骨,冻得手指失去知觉,但她的头脑却异常清醒。她不再是那个浑浑噩噩、只会因害怕而瑟瑟发抖的柳莺儿。

她是赵桂香,一个在油锅与蒸笼边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用双手和汗水养活了自己半生的女人!

她那双在冷水中浸泡得发白发皱的手,此刻却仿佛拥有了穿透时空的魔力,开始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审视这个困住她的、油腻混乱的后厨:

流程的混乱:李师傅和王婆子做事全凭经验和习惯,毫无章法。

食材堆放杂乱无章,取用不便;

清洗区域和切配区域混在一起,污水横流;

灶台的火候控制更是随心所欲,时常导致焦糊或夹生。

时间,这个在后厨等同于金钱和效率的东西,在这里被大量无谓地浪费在寻找工具、清理污渍和返工重做上。

食材的浪费: 孙三娘吝啬,进的食材本就品质低劣,但后厨的浪费却触目惊心。

择菜时扔掉的老叶子、蔫菜帮子,削下的萝卜皮、冬瓜皮,熬油剩下的油渣,甚至那些因火候不当做废了的点心边角……它们本不该是垃圾,而是可以变废为宝的财富!

前世经营小店,每一分成本她都精打细算,连炸油条剩下的油底子都会过滤了再利用。

看着这些被随意丢弃的边角料,赵桂香的心如同被针扎一般疼。

工具的局限:沉重的铁锅、钝口的菜刀、火力难以精准控制的柴火灶……这些与现代厨房设备天差地别的工具,确实带来了巨大的不便。

但赵桂香没有抱怨,反而开始观察:铁锅虽然笨重,但蓄热好,适合爆炒;

柴火灶的火候虽难控,但火力猛,带着独特的“镬气”;

钝刀……嗯,需要找个时间偷偷磨一磨。

“桂香”的灵魂,带着几十年早餐店锤炼出的麻利手脚、刻入骨髓的成本控制意识和对效率近乎本能的追求,开始在这具年轻的身体里熊熊燃烧。

她不再是那个被动承受的柳莺儿,她开始用赵桂香的眼睛去观察,用赵桂香的头脑去思考,用赵桂香的手去尝试改变!


    (http://www.shu0xs.com/book/A0HHIA-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0xs.com
书灵小说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