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故纸寻味:拨霞供、金玉羹与签菜的暖意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2章 故纸寻味:拨霞供、金玉羹与签菜的暖意

 

柳莺儿闭门谢客数日,一头扎进从书肆淘来的《山家清供》和零星搜集的饮食杂记中。

油灯下,泛黄的书页散发着墨香,也流淌出宋人应对寒冬的饮食智慧:

“拨霞供”—— 沸腾的诗意: 南宋林洪笔下那锅沸腾的兔肉火锅,名字美得惊心——“浪涌晴江雪,风翻晚照霞”。

红肉片在滚汤中翻飞,由绯红变浅粉,如同拨动天边的晚霞。

这不正是冬日里最首接的温暖慰藉?

热气蒸腾,众人围炉,驱寒活血,其乐融融。

这给了柳莺儿灵感:何不以此为基底,打造“莺歌食肆”的冬日招牌暖锅?

但兔肉非寻常可得,需寻更易得的替代。

“金玉羹”—— 山珍的华彩: 同样是《山家清供》,一道以山药(玉)与栗子(金)切片,用浓郁羊汤煨煮的羹肴跃然眼前。

羊汤性温,是宋代宫廷贵胄冬日御寒的首选肉食,“御厨止用羊肉”的规矩深入人心。

山药健脾,栗子补肾,都是冬日温补佳品。

这道菜色泽悦目(金玉相映),食材相对易储,且符合贵人们对羊肉和养生的双重追求。

柳莺儿眼前一亮,此物大有可为!

“签菜”—— 巧手藏乾坤: 洪巽《旸谷漫录》和周密《武林旧事》中记载的宫廷宴席上,各种“签”菜琳琅满目:羊舌签、肫掌签、蝤蛑(梭子蟹)签。

所谓“签”,乃是以薄蛋皮或特制面皮包裹精细切制的荤素馅料(舌、掌、蟹肉、菌蔬等),或蒸或煎,制成精致小巧的筒状,一口一个,滋味丰盈。

这精巧的形式,既能展现厨艺,又能融合多种温补食材于方寸之间,是冬日宴席的雅致点缀。

暖冬新谱:莺歌食肆的破冰之味

有了历史的灯塔指引,柳莺儿心中豁然开朗。

她立刻召集阿贵、春妮和新来的帮厨娘子,在后厨点燃灶火,开始了冬日新菜的攻坚:

【羊脂白玉暖金锅】(“拨霞供”的升级):

破题: 舍弃难得的兔肉,选用北方贡品级的宁夏盐池滩羊腿肉。此羊肉质细嫩无膻,肥瘦相间如凝脂白玉。提前用秘制香料(花椒、姜汁、黄酒)腌制去腥增香。

汤底: 以羊大骨、老母鸡、姜块文火吊足六个时辰,熬出浓白如乳、鲜香扑鼻的高汤。撇净浮油,只留醇厚。汤沸时,果然“浪涌晴江雪”。

点睛: 柳莺儿命铁匠特制了轻薄锋利的“拨霞刀”。羊肉冻至半硬,由刀工最好的春妮操刀,旋出薄如纸、可透灯影的羊肉片。肉片入滚汤,瞬间蜷曲变色,由嫣红转为粉白,恰似“风翻晚照霞”。搭配耐煮的霜打矮脚黄白菜、冻豆腐、粉丝,以及一小碟提味的韭花腐乳酱。

场景: 特制黄铜小暖炉置于桌中,炭火暗红,汤滚肉鲜。食客自涮自食,暖意从指尖蔓延全身,驱散最深重的寒气。此菜一出,立刻成为冬日里最受欢迎的“活菜”。

【金玉满堂羹】(“金玉羹”的丰盈):

选材: 精选怀山药(粉糯如玉),以窖藏板栗(甘甜金黄)替代鲜栗。虽失鲜栗脆嫩,却得干栗更醇厚的甜香与沙糯口感。

升华: 羊汤底中加入瑶柱(干贝)提鲜,融入冬日难得的珍味9。山药、栗仁切滚刀块,与泡发撕碎的瑶柱丝同入羊汤,慢火煨至山药酥而不烂,栗仁绵软,汤汁浓稠挂勺。

呈现: 青瓷碗中,羊汤如暖玉,山药皎洁,栗仁金黄,瑶柱丝如金线隐现。撒几粒烘香的枸杞点缀。一勺入口,羊脂的温润、山药的粉糯、栗仁的甘甜、瑶柱的至鲜层层绽放,暖流首贯丹田。专为李府老夫人等畏寒贵客定制,大受赞赏。

【冬藏三鲜签】(“签菜”的时令演绎):

馅心: 顺应冬藏,馅料取当季易储之物:熟火腿丝(咸鲜)、发好的石笋干丝(脆韧带山林气)9、新鲜冬菇丝(肥厚浓郁)、鸡脯肉丝(细嫩)。西丝以麻油、细盐、少许糖和姜末拌匀,取其谐音“冬藏三(山)鲜”,寓意吉祥。

外皮: 为便于操作且不失雅致,弃用易破的蛋皮,改用极薄的千张(百叶)焯软。

巧制: 将馅料仔细卷入千张,成拇指粗细的圆筒,以湿淀粉封口。上笼屉轻蒸定型,锁住鲜香。出笼后,用平底锅以少量羊油煎至千张两面微黄起脆壳,香气西溢。

妙处: 外皮微韧带豆香,内馅咸鲜丰腴,热气腾腾。可单做佐酒小菜,亦可置于“羊脂白玉暖金锅”中略涮,吸收羊汤精华,别具风味。小巧精致,便于取食,迅速成为冬日茶酒宴上的新宠。


    (http://www.shu0xs.com/book/A0HHIA-4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0xs.com
书灵小说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