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汴京雪落:暖宴藏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1章 汴京雪落:暖宴藏锋

 

初冬的第一场细雪,悄然覆盖了汴京城的黛瓦飞檐。

甜水巷新张的“莺歌食肆”门前却热气蒸腾,人声喧阗。

柳莺儿站在二楼支摘窗后,指尖无意识地着颈间那枚温润却暗藏风暴的羊脂玉佩,目光穿透薄雪与喧嚣,落在远处巷口几个模糊的、似乎总在逡巡的黑影上。

楼下的堂食区,阿贵洪亮的吆喝声与食客的谈笑交织;

后厨方向,传来春妮清脆的指挥声和新雇帮厨娘子们利落的锅碗碰撞。

六家官邸稳定的“供食”契约,如同坚实的船锚,让这艘新启航的食肆在银钱流转上稳住了阵脚。

每月提前支付的定金,精准地覆盖了新店的租金、三名帮厨的月钱、脚店跑腿的佣金,甚至略有盈余。

口碑如汴河春水,悄然漫延。

慕名而来的散客日渐增多,午市时常需在门外支起条凳供人等候。

这本该是柳莺儿梦想成真的景象——从清心居墙角的推车,到如今拥有自己招牌与店面的“柳掌柜”。

然而,盛名之下,危机暗涌。

每一次在店堂露面招呼贵客,每一次因新菜受赏被请至府邸,都让她如芒在背。

那双推原主柳莺儿落水的、充满恶意的眼睛,是否正混在人群中窥伺?

忠勇伯府的阴影,如同窗外铅灰色的冬云,沉沉压在心头。

“不能再抛头露面了。”

柳莺儿攥紧了窗棂,冰凉的木头硌着掌心,带来一丝清醒的决断。

她必须隐入幕后,将“柳莺儿”这个名号,从食肆光鲜的门脸,转化为深藏后厨、只闻其味不见其人的神秘掌勺。

对外示人的“掌柜”,是时候交给值得信赖的春妮和阿贵了。

决心己定,新的挑战却接踵而至。

她推开后窗,一片冰凉的雪花恰好落在她蹙起的眉间。

寒意刺骨。

冬日的考题:食材的困局与历史的启示

“莺儿姐,库里存的秋梨膏和桂花蜜快见底了,新栗子也寻不到好的了,又贵又蔫吧……”

春妮拿着账簿,脸上带着冬日的愁容。

阿贵也搓着手进来,呵着白气:“今早送李府的‘金桂栗子凉糕’,吴夫人跟前的嬷嬷委婉提了,说天寒地凉的,老夫人脾胃弱,凉糕虽好,怕是…不太合时令了。”

柳莺儿心头一紧。

秋日的“桂花赤豆酒酿圆子”、“金桂栗子凉糕”、“新栗炊饼夹秘制山菌酱”,这些曾风靡汴京的招牌,其灵魂都系于桂花、新栗、鲜果。

凛冬己至,万物敛藏,枝头再无金桂飘香,枝头的栗子也早己落尽,窖藏的鲜果日益金贵且风味渐失。

宋人讲究“不时不食”,冬日饮食重在温补滋养。

若食肆的菜单依旧停留在秋日的“凉”与“甜润”,不仅官家贵眷不满,寻常食客在寒风中也难有胃口。

她看着窗外越下越密的雪,天地一片苍茫。

宋代的冬天,除了萝卜白菜窖藏的根茎,还有什么能点燃味蕾?

寻常百姓靠什么熬过苦寒?

那些钟鸣鼎食之家,又在享用怎样的冬日珍馐?

她迫切需要答案。


    (http://www.shu0xs.com/book/A0HHIA-4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0xs.com
书灵小说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