篝火的光芒在洞壁上投下摇曳的巨大影子,如同沉默的巨人守护着这方寸之地。烤兔肉的油脂在余烬上发出细微的“噼啪”声,浓郁的香气还未完全散去,混合着岩石的冷冽和一丝未消的血腥气。陈默满足地舔了舔手指上的油脂,胃里沉甸甸的感觉驱散了最尖锐的饥饿感,带来了难得的、短暂的安宁。
他靠在岩壁上,身体放松下来,但大脑却在篝火的微光中高速运转。饱腹感让思维更加清晰,也让他更清晰地看到了横亘在眼前的荆棘之路。
火光映照着他摊开在膝盖上的《深岩站操作维护手册》。“设备区”那复杂的管路图、电气原理图,如同神秘的符咒,诱惑着他。柴油发电机!如果能启动它,整个深岩壁垒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光明: 手电的电池终会耗尽,稳定的电力意味着可以点亮LED灯,驱散无边的黑暗,这不仅仅是照明,更是对心理防线的巨大支撑。
动力: 水泵可以自动化,无需手动费力摇取宝贵的水源;通风系统的过滤装置可以启动,净化空气,降低呼吸道疾病风险;甚至……手册角落提到过一台小型电焊机,就在设备区!如果有电,那扇该死的铁门,或许就有了打开的可能!
信息: 收音机可以更长时间地开启,捕捉任何来自外界的、渺茫但可能存在的信号。
然而,通向这“光明未来”的第一道天堑,就是那扇紧闭的“设备区”大门。陈默闭上眼,那厚重、锈蚀、冰冷钢铁的触感仿佛还留在掌心。地质锤的敲击只留下白印,他的力量如同蚍蜉撼树。钥匙?显然没有。爆破?缺乏工具和专业知识,风险极高,可能破坏整个结构。手册里没有提到任何后门或应急通道。
“门…” 他低声自语,眉头紧锁。解决这扇门,成了当前所有技术升级的关键瓶颈。或许需要更专业的工具?或者……他目光扫过手册后面关于“结构维护”的章节,一个念头闪过:是否有办法从通风管道或其他维护通道迂回进入?但这需要更详细的图纸或者实地探查,同样充满未知风险。
第二个巨大的阴影是:燃料。手册明确标注了应急柴油储罐的位置和容量(约1吨),但那是几十年前的储备!柴油会变质、挥发、泄漏,甚至被污染。即使门打开了,里面是否还有可用的柴油?有多少?质量如何?没有燃油,发电机就是一堆废铁。寻找替代能源?太阳能?在这个被浓密植被和山体遮蔽的溶洞深处?风能?那个通风竖井的风力显然不够稳定和强大。短期内,柴油几乎是唯一可行的选择。这意味着,他可能需要冒险外出,寻找可能存在的、废弃车辆或设施里的柴油——这无异于在刀尖上跳舞。
胃里的满足感提醒着他第三个紧迫问题:可持续的食物。一只野兔能支撑多久?陷阱的收获充满不确定性。狩猎本身也极度消耗体力并伴随巨大风险。图纸上规划的种植区和养殖区,是长期生存的基石。中央溶洞的鸟粪土是上天的恩赐,但种子呢?从哪里来?需要耐阴、高产、易于储存的作物品种。养殖需要动物幼崽(兔子?鸡?)和稳定的饲料来源(种植的作物残渣?昆虫?)。这需要一个完整的、需要时间培育的生态循环链,而他现在连第一颗种子都没有。
手册翻到“生态循环系统”部分,里面提到了水培、堆肥、蚯蚓养殖等技术,甚至有一个小型沼气池的示意图。这些都让陈默心潮澎湃,但无一不需要启动资源(种子、菌种、设备)和……时间。而时间,在末世中,往往与风险并存。
篝火渐渐低矮下去,光芒变得微弱,洞内的寒意重新开始侵袭。陈默看着摇曳的火焰,如同看着自己渺茫却倔强的希望。蓝图己经展开,基石己经打下(石墙、水源、中央溶洞),但前路依旧被厚重的迷雾和尖锐的荆棘所笼罩。
设备区的门、稀缺的柴油、种子和可持续的食物链……这三座大山,哪一座都不容易翻越。他需要工具,需要知识,需要运气,更需要钢铁般的意志。
他撕下最后一点兔肉,慢慢咀嚼着,目光变得锐利而深邃,投向前厅通往黑暗深处的通道,仿佛要穿透那厚重的岩层,看到那个锁着希望与未知的“设备区”。
“活着,然后建设。”他再次低声重复,声音在寂静中显得格外清晰。但这一次,话语中除了决心,更添了一份沉甸甸的、对现实困境的清醒认知。
建设之路,每一步都将踏在荆棘之上。他拿起地质锤,不是敲击岩壁,而是轻轻拨弄着火塘里的余烬,让最后一点火星顽强地燃烧着。微光映亮了他沾满尘土和汗渍的脸庞,也照亮了眼中那簇永不熄灭的火焰——那是向死而生的光,是深岩壁垒在无尽黑暗中,点亮的第一盏心灯。明天,挑战依旧,但篝火己燃,希望不灭。
(http://www.shu0xs.com/book/A0FCFI-1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0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