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重的橡木长桌旁,坐着哈兰大陆最具权势的面孔:圣罗曼皇帝马克西米安、罗兰国王路易十一、阿尔比昂女王玛格丽特、皮亚斯特国王波列斯瓦夫、以及来自杜伦布、卡尔玛、诺尔格等国的君主或代表。
教廷枢机主教团位列上首,教皇的权杖散发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空气凝重得如同铅块。枢机主教慷慨激昂地陈述着南方战局的危急:“……奥斯玛尔的兵锋己抵近帝国东南!马扎尔的惨剧犹在眼前!这是对整个辉光信仰世界的挑战!教廷号召诸国放下成见,精诚团结,派出精锐之师,共赴圣战!”
然而,回应却是一片令人窒息的沉默,或是不咸不淡的外交辞令。
路易十一(罗兰国王):“尊敬的教皇冕下,罗兰深切同情南方的遭遇。然而,我国西部边境因洛斯林家族之事,与帝国关系紧张,驻军压力巨大。贸然抽调兵力,恐生内患。再者,据我国密探所报,”
他刻意停顿了一下,扫了一眼面色不虞的马克西米安皇帝,“这‘奥斯玛尔’似乎与六千年前那真正的灭世之魔,并非同源?其诉求,或许尚有斡旋余地?” 。
玛格丽特(阿尔比昂女王)神情疲惫但仪态端庄:“阿尔比昂刚刚结束内乱,百废待兴,海军需维持漫长海岸线,陆军更是捉襟见肘。跨海远征,力有不逮。我们将在物资和道义上支持圣战。” 孤悬海外的现实让她选择了最稳妥的方案。
波列斯瓦夫(皮亚斯特国王)这位国王面色凝重,语气带着一丝无奈和决绝:“皮亚斯特己与奥斯玛尔接壤!我国无路可退!纵知其非上古真魔,但其屠城灭国之行径,与恶魔何异?皮亚斯特将倾尽全力,与帝国并肩作战!” 他是少数被逼到墙角、不得不战的国王。
其他小国代表大多唯唯诺诺,或表示象征性出兵,或强调国内困难,实质性的承诺寥寥无几。
圣罗曼皇帝马克西米安脸色铁青。他深知这些国王们知晓部分真相,对“魔族”的威胁评估远低于教廷宣传,更不愿为帝国火中取栗。
教廷的号召,在冰冷的国家利益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最终,会议勉强达成了一些象征性的支援协议和空洞的联合声明,真正的强援,只有皮亚斯特和帝国自身。
圣战的前景,蒙上了厚厚的阴影。
皇家魔法学院 - 风暴眼中的“舞台”
教廷会议的结果如同寒流,吹进了看似平静的学院。虽然具体细节被高层封锁,但“圣战受挫”、“诸国观望”的悲观情绪还是悄然弥漫。
然而,对于学院内那些新来的、怀揣着各种心思的王子王女们,以及一些嗅觉“敏锐”的天才学生来说,另一个“机会”似乎正在眼前——“圣子转世”就在学院!
这个消息像投入池塘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也催生了一批自我感觉良好的“孔雀”。
圣罗曼魔法学院的训练场在之前一首都是无人问津的状态,原本是蕾雅、李林等人锤炼技艺的安静场所,如今成了某些人展示肌肉的舞台。
罗贝尔·德·克莱蒙,罗兰王国一位伯爵之子,以其魔武双修的精英三阶实力,成了这里的常客。
他手持附魔长剑,身披华丽轻甲,施展着炫目的火焰剑技,每一次挥剑都伴随着大喝,力求吸引围观者的目光,尤其是那些王女们的注意。他眼神坚毅(自认为),动作大开大合(略显浮夸),口中还时常念叨着“守护辉光”、“愿为圣战献身”之类的口号。
来自卡尔玛的克里斯蒂娜公主偶尔会驻足观看,英气的眉毛微挑,带着一丝审视,但更多的是“就这?”的无语。大多数王族只是礼貌性地瞥一眼,便移开目光。
平民天才于勒,凭借其过目不忘的本领和三阶法师的实力,成了图书馆的“新星”。他不再满足于安静阅读,而是“热心”地为每一位看起来身份高贵的同学解答“疑难”,声音洪亮,引经据典,从古代魔文到星象预言,滔滔不绝,生怕别人不知道他学识渊博。
他甚至会“不经意”地提起自己对圣典的“独到见解”,暗示自己与辉光有着“特殊联系”。皮亚斯特的玛利亚公主有一次被他缠住,耐心听了十分钟后,微笑着点点头,说了句“很有趣的观点,谢谢”,然后优雅地转身离开,留下于勒在原地,脸上挂着僵硬的笑容。其他王族更是避之不及。
最令人侧目的是帝国男爵阿尔高。这个仅有二阶实力、平时以好色懒惰闻名的家伙,最近却成了学院小礼拜堂的常客。他穿着崭新却不太合身的礼服,胸前挂着一个闪亮的辉光圣徽,跪在神像前祈祷时,声音大得能传遍半个厅堂。更“神奇”的是,他身上竟然真的散发出微弱的、纯净的圣光亲和气息!这让他瞬间成了“黑马”。
每次祈祷结束,他都会“不经意”地凑到路过的王女身边,用自以为深情的眼神(实则是毫不掩饰的色眯眯)看着对方,说着“愿辉光庇佑您,尊贵的殿下”之类的话,试图去牵对方的手。
尼克罗斯的小王女阿纳斯塔西娅被他吓得狐耳都竖起来了,尖叫一声躲到熊族护卫身后。
阿尔高的行为让几乎所有王族都感到厌恶和不适,但他身上的圣光亲和又是个无法忽视的疑点,让王族们在厌恶之余,又不得不强忍着恶心,保持着最低限度的、疏离的“观察”,不敢轻易得罪这万分之一的可能性。
毕竟在一些秘闻里,圣子罗曼可是有着难以计数的妻子和子嗣的,阿尔高的举止虽然令人厌恶,却让王族们不由得觉得他的可能性还更高一点。
至于圣典上所说的,罗曼“如圣人般高洁的品质”,在比较现实的王族们看来,吹捧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在这群“开屏孔雀”的衬托下,李林的存在感被压到了最低。
他依旧展示着“刚入三阶不久”的实力,在训练场中规中矩,在图书馆安静看书,在安妮身边时也保持着得体的距离。
学院里对他的普遍印象,依旧是“安妮公主的守护骑士男爵”、“走了狗屎运的小白脸”、“实力尚可但远不及真正的天才”。
而那些眼光毒辣的王族们,在观察了李林一阵后,几乎都默契地将他排除在“圣子候选”名单之外。原因显而易见:
三阶实力在天才云集的学院里确实不够看,与想象中的圣子伟力相差甚远。
而他与安妮的亲近是公开的秘密,在不知情人眼中,他的爵位和地位很大程度上依赖安妮的青睐。
而且他的专情跟罗曼密传中的多情没有丝毫相似之处。
他既无罗贝尔那般勇武的表现,亦无于勒那样博学的炫耀,更没有阿尔高那诡异的圣光亲和,他太过正常和普通了。
真正的“考察”在无声中进行。王族们像最高明的猎手,耐心而谨慎。
没有确切的证据,他们可不会盲目下注。
当然,接受过顶级精英教育的王族们,亦隐约察觉到自身行为在那神秘莫测的圣子眼中,或许是愚昧的、功利的,甚至会令圣子唯恐避之不及。
然而,家族的密令与国家的命运,迫使他们不得不如此行事。
而圣子的密传中,唯一能被他们掌控的便是——喜爱美少女。
这也是唯一可能诱出圣子的诱饵,以至于她们身旁的侍女皆是特意搜罗而来的,诸国知名的美人,只为增加那微乎其微的概率,可谓无所不用其极。
虽然密传中记载罗曼对他所有的妻子都是“真情”,但哪怕是个凡人,看到他的事迹,都会对此嗤之以鼻,但凡有丁点真情哪会有那么多的妻子?
而其他的方面,罗曼却表现得如同圣人一般,建立魔法学院,录取平民入学,统一大陆,平衡各族矛盾,提出诸族平等。
这一连串的功绩与赞誉究竟是真是假,王族无从考证,亦未能从中觅得任何可作为证据来辨认圣子之物。
卡尔玛的克里斯蒂娜公主会邀请罗贝尔进行“实战切磋”,在激烈的交手中评估他的真实实力、战斗意志和品性。
罗贝尔的勇武是真实的,但克里斯蒂娜更看重的是他在战斗中是否鲁莽、是否具备真正的骑士精神。
几次交手后,克里斯蒂娜对这位伯爵之子的评价是“尚可,但缺了点什么”,态度保持距离但不算恶劣。
皮亚斯特的雅德雅加公主会在于勒“高谈阔论”时,突然抛出一个极其冷僻的古代魔文问题。于勒往往能答出字面意思,却无法理解其深层的神学或哲学内涵,暴露出其学问的浮于表面。雅德雅加公主会微笑着点头,眼神却己了然,不再深谈。
对于阿尔高……王族们大多选择敬而远之。
只有少数如尼克罗斯的阿纳斯塔西娅出于孩童般的好奇,会远远地观察他身上那奇怪的圣光。
帝国皇女玛丽·安托瓦内特在一次公开场合被阿尔高试图靠近时,她身边的宫廷法师不动声色地释放了一个微弱的静音力场和斥力屏障,让阿尔高连声音都传不过来就被无形推开,碰了一鼻子灰。皇女本人连眼皮都没抬一下。
这些“候选者”们面对王族的主动接触或被动考察,表现各异:
罗贝尔受宠若惊,更加卖力地展示自己,试图表现得像个完美的骑士,却显得过于刻意。
于勒则有些患得患失,在博学与谦卑间摇摆不定,面对王族的深层次提问时容易露怯。
阿尔高则完全沉浸在自己“可能是圣子”的幻想和被王族“关注”的虚荣中,行为愈发肆无忌惮,惹人厌烦。
他们都不懂得如何真正地与王族平等、自然地交往,将这场无声的考察变成了一场笨拙的表演。
(http://www.shu0xs.com/book/HJAABJ-5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0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