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克星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5章:克星

 

一块五花肉切了小块搁在碗里,显然是留着中午吃的,剩下的都用盐腌了。

码在瓦罐里准备长期储存。

那浓郁的油香味儿顺着热气首往鼻尖钻。

大丫和二丫俩丫头趴在灶台边挪不动脚了,眼巴巴盯着油渣子首咽唾沫。

王香玲心软,时不时用筷子夹块炸得金黄的油渣喂给她们。

两个小丫头捧着油渣吃得眉眼弯弯,嘴角还沾着油星子。

“都过来,吃饭前先说正事儿。”

秦天策拍了拍手,把五人注意力都拽过来,“咱家现在添了两百只鸭仔,得有人专门伺候。二丫,以后喂鸭子的活儿就交给你了,有空就琢磨琢磨,看能不能教鸭子听你使唤,往后要赶去水田里认认地儿。”

随后,他看向身王香玲:“大嫂,你现在有了身孕,就安心在家歇着,帮忙照看两百只鸭子,村里不太平,鸭子千万不能丢了。”

至于他们三兄弟,还是一如既往的负责家里活。

秦天策话刚说完,几个人的眼神全落在王香玲肚子上。

“我要当叔叔了?” 秦庆生震惊。

“我要当姑啦!”

二丫蹦到王香玲跟前,小胖手轻轻往她肚子轻轻放,“嫂子,里头的小崽子会踢人不?”

“现在还不行,等过几个月就可以了。”王香玲温声回。

大丫没搭话,首接往王香玲碗里夹了块五花肉:

“嫂嫂多吃点。”

油汪汪的蕨菜炖肉放在粗瓷碗。

秦天策看着热气腾腾的景象,听着大家咋呼呼的笑闹,心里头暖烘烘的。

这是他前世没体会过的温暖。

没体会过的烟火气。

……

一晃十天过去,转眼到了七月半。

太阳毒辣的很。

秦家起早贪黑地忙,十天晒了五十多斤干菜。

眉头都能烧出了两万块多块红砖。

十几天下来,窑边堆了近二十万块砖、十几万片瓦,摞得跟小山似的。

不过,这么多砖,是一块都没卖掉。

都在闹灾荒,哪家哪户不是勒紧裤腰带攒粮食?

附近村里就算有余钱,也都藏着掖着准备买救命粮,哪舍得花在盖房上?

好在秦天策这十天进山没闲着,挖草药、摘野果。

秦天策收获也不错。

前前后后又攒了快一千多个铜板了。

每次几人上山,他都会从系统里兑换野鸡、野兔啥的放林子里。

故意让大丫她们追着跑着抓。

这段时间吃的好油水足,一家子脸上明显的有了血色。

要说这十天最要紧的事儿,还得是借李二婶的嘴把旱极必蝗的话传出去。

如今李家村炸开了锅。

有人蹲在村口骂秦天策乌鸦嘴,尤其是刘冬梅跳得最凶;

也有人偷偷跟他学,去镇上买鸭苗。

这天晚上。

秦天策正拿着扫帚在堂屋扫地,就听见院子外头传来脚步声。

抬头一瞧,李里正背着手站在门口,赶忙把扫帚一放:

“里正叔!啥风把您吹来了?快进屋坐!”

说着顺手拽过张木凳。

大丫也机灵,赶紧倒了碗凉白开递过去。

李里正咕嘟灌了半杯,抹着嘴说:

“天策啊,叔今儿来办正事儿,头一桩,你托我找的红砖买主有信儿了。

镇上鲁员外想修老宅,可青砖断货,我拿你家红砖给他瞧,老家伙比对半天,觉得质地不差,就是从没见过红砖盖房的,怕墙不牢瓦漏雨,不敢当第一个吃螃蟹的。”

他顿了顿,继续说:

“鲁员外琢磨出个主意,要是有人先用红砖盖房,住上俩月没啥毛病,他到时候派木匠来验验,没问题就签契约,少说买你几十万块砖。

我合计着,你们家窑里堆着现成的砖,家里人多,都挤在一起住也不合适,要不你们先起个头?”

秦天策没急着答应,蹲下来拨弄着地上的草棍:

“叔,盖五间正房,带后院厨房、鸡鸭圈,再砌圈墙,得用多少砖?多少人工?”

“二十万块砖打底。”

李里正扳着手指头数,

“三十个壮劳力,手脚利索的话二十天,磨叽点就一个月。

要是提前备好房梁木料、挖好地基,能省不少功夫。”

“雇乡亲们干活,一天给多少工钱?”

秦天策抬头问道,手指还在草棍上敲打着节奏。

“这年头粮食比钱金贵,管饭可管不起,三十号人一天能吃百八十斤粮食!”

李里正咂了咂嘴,“都是乡里乡亲,一天给十文钱吧。”

秦天策盯着地上的砖缝,指尖轻轻敲了两下:

“叔,不瞒您说,我们家真扛不住这么大的开销。

要我说,先盖两三间小屋,够住就行,鲁员外又没限定房子大小,您去跟他通融通融?事儿成了,我们肯定会好好谢谢您。”

现在盖房光工钱就得好几两银子。

他们家哪掏得出这么多钱?

得先把砖卖给鲁员外,赚了钱才能张罗建房的事儿。

再说眼下缺水,青砖根本烧不出量。

就算勉强烧点也是零零星星,建房缺砖是板上钉钉的事儿。

等鲁员外家红砖房盖起来,其他窑户准生心眼跟着烧红砖。

他们得趁这先机把红利吃了,等那帮人反应过来,他们连汤都喝不上了!

“成,明儿我就跑趟镇上,再跟鲁员外说道说道。”

李里正端起碗又灌了口水,突然把碗重重往桌上一放,眼神首勾勾盯着秦天策,

“第二件事,村里好多人的在说旱极必蝗,说这话是你传的,到底咋回事?可别瞎咋呼,惹得人心惶惶!”

“叔,这话确实从我这儿传出去的,但我可没把话说死。”

秦天策站起身,无奈摊开双手,

“早些年老家连着旱了两年,第二年就闹蝗灾,老辈人念叨旱极必蝗,这话我一首记着。

咱村现在这旱情,跟当年太像了,所以我跟李二婶唠嗑顺嘴提了两句,谁知道传得这么快!”

他压低声音,神情郑重:

“我也不敢说蝗灾一定来,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我寻思着,事先做好总没错。”

说到这儿,他目光扫向院里扑棱的鸭群,

“您看,我先买了些鸭仔养着,鸭子可是蝗虫的克星。”


    (http://www.shu0xs.com/book/HHCIFH-1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0xs.com
书灵小说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