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未雨绸缪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05章:未雨绸缪

 

别人听不懂秦天策话里的意思,李二婶还能听不懂?

她立刻警觉起来。

“天策,你的意思是说要发大水?” 李二婶脸色一下就沉了下来,杏子也没心情吃了。

“谁晓得呢,不过确实有些邪门,保不齐是老天爷给个提醒。”

李二婶往院外瞅了眼,松了口气:

“发水也不怕,咱村依山建的,离河道远着呢,水再大,还能冲过来不成?”

似是想到什么,忽然笑了笑,“真发水了倒好,河里还能捞些鱼虾之类的,炖锅鱼汤,也算打打牙祭了。”

“二婶想简单了,您瞅村口那条河,下两天雨就漫过石墩子了,要是连下十天半月不停歇,说不定就会水倒灌进永安镇,水大了,可就不认高低了。”

李二婶脸上的笑僵住了,“那…… 那可咋整?”

“还能咋整?” 秦天策摊摊手,一脸无奈,“房子是挪不动的,但可以先把粮食,棉衣啥的往山上搬,躲躲再说。”

“山上?” 李二婶不赞同,首摇头,“要是真一首下着大雨,山上没个遮头的,东西全潮的,火都生不起来,人怕是冻也冻坏了。”

秦天策:“二婶忘了?之前跟二叔打那头熊瞎子,不是在山上的那石洞里?”

李二婶愣了愣:“石洞?这跟发水有啥干系?”

“咋能没关系?那熊瞎子窝后头有个溶洞,深着呢。”

说完,李二婶肉眼可见的激动起来。

“这可真是老天保佑啊,到时候管他水多大,咱们钻洞里躲着,啥都淹不着。” 她站起身,搓着手在院子里转圈,

“那家里的粮食,穿的用的,趁这两天天晴,只要能搬过去的,都搬过去,别等水来了手忙脚乱,冲走了那才心疼呢。”

秦天策摇摇头:“明儿多喊几个人,先把溶洞探探,确定安全了,咱们放东西才稳妥。”

“也是这个理。” 李二婶点头应着,“我回去后就让大满去做火把,多弄几个,明儿好照路。”

正说着,院外响起了声音。

“三哥,我们回来啦。”

二丫的声,音隔着篱笆墙就传了进来。

人还没进门,手里的鱼篓先探了进来,

“三哥,三哥,快看,我们今天捞了多少。”二丫开心坏了。

她们捞了五六斤的鱼虾,还有六条鲫鱼,两条草鱼。

整个村,都没他们家捞的最多。

最近接连下雨。

大家伙都到村口的河水去捞鱼,

秦大明做的渔网,正好派上了大用处。

捞的东西自然比别家的要多许多。

所以,他们这几天每天都去捞鱼。

家里鱼虾多了,还送给安心姐弟一些,又送了一些给村里的孤寡老人,剩下的全用盐腌了,挂在屋檐下风干。

二丫前脚刚进门,后脚秦庆生就扛着湿漉漉的渔网也跟进门,看见李二婶先点了点头:“二婶也在啊。”

然后,渔网都没放下,就看向秦天策皱起眉,问道:

“小三,你老实说,是不是早知道要下大雨涨水,才让大哥备的渔网?”

这渔网用处可太大了。

但是随着这两天的满满收获,他越想越觉得觉得不对劲,这小三做啥事,咋都跟提前算好了似的。

秦天策正接过二丫手中的鱼虾,往盆里放,闻言头也没抬:

“我要是能掐会算的,前两年咱们家还能饿得到处挖野菜吃?这叫未雨绸缪,提前多做几手准备,真遇上事了才不慌。”

话是这么说,但秦天策心里却暗道。

二哥这心思也太灵了。

不过没关系。

就算日后都一一应验了,只说是碰巧,

庄户人家过日子,谁还没遇上过几次歪打正着的事?

“可不是嘛,就得未雨绸缪才行。”

李二婶看着屋檐下排排的腌鱼,越发觉着秦天策这孩子心思深,

随后目光落在大明身上,去山上怎么能少了大明。

立刻开口说道。

“大明,明儿让你和天策跟我和大满一块去趟山上。”

秦大明正擦着湿漉漉的裤腿呢,闻言点了点头:“成。”

他也不问上山干啥,反正小三也跟着。

“天不早了,那我先回了。” 李二婶说完就离开了。

她得赶紧让大满多做几个火把,明儿要用。

秦庆生瞅着她背影,转头问秦天策:“二婶也要上山?这到底要干啥?”

他总觉得这里头有事。

刚才俩人说的话,就跟打哑谜似的。

“没啥,就是寻了个地方,先去探探。”

“就这事儿?”

秦庆生皱着眉,手里的渔网还滴着水呢,“我咋觉得你说的跟二婶那话对不上茬?”

秦天策没接话,

和二丫一起去处理鱼去了。

今晚吃草鱼炖豆腐。

用饼子蘸鱼汤,啧,那味道绝了。

秦天策把鱼清洗干净,然后拿刀开始刮鱼鳞。

秦庆生还想追问,却见秦天策处理鱼去了。

他张了张嘴,终究没再问。

小三这性子,不想说的事,磨破嘴皮子也没用。

**

李二婶回到自家院子。

见大满正蹲在灶台边收拾鱼,手里的小刀利落的划开鱼腹,连忙凑过去:

“大满,你先停停,待会儿多扎几个火把,明儿你跟娘,还有大明和天策到山上的溶洞去瞅瞅。”

大满手里的鱼肠还滴着水,抬头瞅着了自家娘,满脸疑惑。

“为啥要扎火把,还要探溶洞,咱们山上有溶洞?”

今儿捞的两条草鱼正摊在那,他本想着晚上炖一锅的,

娘这话说得没头没尾,回来就让他去扎火把。

“你没瞅着长江水涨得快,都快漫过堤了,村口那条河水也是动不动就溢出来。

这雨要是连着下十天半月,保不齐就发大水。天策找了个溶洞,咱们先去探探,要是可以的话,就把家里不常用的家什搬过去存着,真淹了也减少些损失。”

大满“啊”了一声:“咱们村干旱还有可能,发大水那肯定轮不到咱们村。”

“谁说得准呢?” 李二婶见他不听自己话,就瞪了他一眼,“你没觉出这天气邪乎?下两天暴雨,然后晴两天,还没等水位退一点,又跟着下,哪有这么折腾的?说不定就是老天爷给我们的提示。”

她拿起灶台上的抹布擦了擦手,接过大满手里的刀:“鱼我来处理,你今晚多扎几个火把就行,记得要用杉树皮做,耐烧。”

大满瞅着娘严肃的脸,无奈的没再犟嘴,只好先去洗干净手,然后拎起墙角的柴刀:

“那我先去后山剥点杉树皮。”

他心里有些犯嘀咕。

怎么都觉得不可能发大水。

但自家娘不是瞎折腾的人。

再说,前两年旱灾饿肚子的滋味,他记忆犹新。

多做两手准备,总没坏处。


    (http://www.shu0xs.com/book/HHCIFH-10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0xs.com
书灵小说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