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免除杂税、申明军纪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6章 免除杂税、申明军纪

 

大军经过连日行军,在第西日的中午时分,抵达徐州彭城县。

右勇武军大将军曲环带领徐州一众官员,在城外迎接李适。

李适与众人见过后,下令让军队驻扎在城外,自己也住进营中军帐。

曲环来到李适帐中,向李适详细汇报了徐州近来情况,包括这两日,徐州所辖诸县,都己全部归顺朝廷。

李适听后停顿片刻,随后问道。

『你刚才说,你率军来到彭城时,叛军己经携高承宗之子高明应跑了?』

『正是。』

『跑去哪里了?』

『这个末将不知,不过听投降的人说,大概是投奔平卢节度使李纳去了。』

李适听后,脸上快速掠过一丝笑意,随后说道。

『这个李纳,虽说己经投靠朝廷,但实际上还是个独立王国,不向朝廷缴纳半点赋税。想当初,朕下罪己诏,免去他们的一切罪行,都是出于无奈之举。』

『既然如此,陛下可趁此机会发兵北伐,末将愿为先锋,一举荡平青州。』

李适抬手道。

『现在还不是时候。不过高明应己经逃到青州,以后就不缺少出兵的借口了。』

曲环笑道。

『陛下说的正是。私藏反贼,出兵讨伐他是名正言顺。』

李适起身在帐内踱步,道。

『如今天气越来越寒冷,己经不是用兵的时候。等明年春天,天气暖和以后,再做打算。』

『陛下考虑的甚是周到。』

『虽是如此,但又不得不防备李纳。李纳若是再次叛乱,徐州首当其冲。』

说着,李适走到曲环身前,继续说道。

『朕打算让曲将军暂时管理徐州,以防不测,不知道将军意下如何?』

曲环抱拳道。

『陛下若是信任末将,末将自当竭尽全力,保卫好徐州,决不让叛军拿走一寸土地。』

李适拍了拍曲环肩膀,笑道。

『如此甚好。徐州的安危关乎漕运,不可有失。平常无事时,你要多派一些探子,盯住李纳的一举一动。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末将谨遵陛下教诲。』

……

正在两人说话间,韦绶走进来,道。

『陛下召微臣来,不知道陛下有何吩咐?』

李适遣退曲环,随后对韦绶道。

『你给淮南节度使陈少游写信,就说朕在徐州讨伐叛军,让他亲自带领淮南兵,火速赶来支援,不得有误。』

韦绶深感疑惑,道。

『陛下,您这是……』

李适叹了口气,道。

『陈少游生性贪婪,执政又极为严苛,再让他这样搞下去,朕很是忧心淮南百姓。况且,他还曾跟李希烈眉来眼去,此等朝秦暮楚之辈,朕又怎么能放心?』

韦绶若有所悟,道。

『所以陛下想要骗来陈少游,借机拿掉他的节度使之位?』

『没错,朕不光要把他的节度使之位拿掉,还要让他把贪墨来的钱,也都给朕吐出来。』

韦绶眼神中还有一丝疑惑,问道。

『那陛下为何要让他带兵来?让他一人前来,岂不是更好?』

李适抬眼看了下韦绶,问道。

『你觉得朕这么做是为什么?』

韦绶摇了摇头,道。

『微臣愚钝,看不出陛下的意图,还请陛下明示。』

李适意味深长道。

『朕再问你,你觉得是陈少游对朕有威胁性,还是淮南的骄兵悍将对朕有威胁性?』

韦绶笑了,道。

『微臣明白了,陛下真正想对付的,其实是淮南的那帮将领们。』

『一个陈少游并没什么好怕的,换掉他易如反掌。只是单单把陈少游换掉,很难改变淮南的政治环境。不如来一场大换血。』

『微臣明白了。微臣这就去办!』

说罢,韦绶转身退下。

过了一盏茶的功夫,韦绶回来复旨,正好又有人来报说,有宣武节度使刘洽的书信。

李适便让一旁的韦绶看信。

韦绶看过书信后,道。

『刘将军在信里面说,逆子刘士宁是因为他管教无方,才酿成今日祸端。他才是罪魁祸首,请求陛下能够降罪责罚。至于封赏他及他的母亲的爵位、钱财,他们万万不能接受。』

这刘洽可真会处理事情。怪不得人家可以成为中期名将。

『韦绶,你给刘洽回信,就说朕给他和他的母亲的封爵,他们必须收下。至于钱财,他如果不想要,那就免了吧。反正现在正是缺钱的时候。』

『微臣明白!』

二人又谈论一些事情后,便又散去。

……

李适在徐州一连待了五日。

这期间,他去了徐州周围很多地方考察,了解当地百姓的生活情况。重新确定夏秋两税,免去其他一切苛捐杂税,大大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徐州的暂时管理者,右勇武军大将军曲环全程陪同李适。李适当面向他交代了许多事情。

李适之所以选择曲环,是因为史书中记载,曲环轻徭薄赋、休养生息,是个体恤百姓的好官。

正史中,在平定李希烈叛乱后,曲环官至陈许节度使,封晋昌郡王。

之后他劝课农桑、宽刑减赋,使陈、许二州的民生经济得以复苏。

除了减轻赋税,李适又去安抚了那些先前战死沙场的将士的家属。

虽说他们都是叛军,但李适还是出于人道主义关怀,给他们每户发钱一贯,粮食一斛。

这两项举措一出,徐州百姓瞬间欢呼雀跃,发自内心的去拥戴李适——这位难得的好皇帝。

从此,徐州百姓心中再次燃起希望之火。

最后,李适花费了很多时间,去对包括刘昌的宣武军在内的全体官兵,进行思想教育和纪律整顿。

他多次申明军纪,并且把红军的三大纪律和八项注意照搬过来。

三大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切缴获要归公。

八项注意: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不打人骂人、不损坏庄稼、不调戏妇女、不虐待俘虏。

宣传教育完后,李适挑了几个典型案例,当众进行处罚,以达到警示作用。


    (http://www.shu0xs.com/book/HBACGH-8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0xs.com
书灵小说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