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贽走后,李适问窦文场道。
『文场,大盈库还有多少钱?』
窦文场想了下,回答道。
『回陛下,大盈库原有钱三百万缗,后监察御史审计地方赋税,多有进献,总计有钱八十万缗。修烈士陵园及奉养院,用钱一百万,抚恤金用一百万缗,先前少府少监卢岳领钱二十万缗,用于制造武器装备,其他宫内开销及其赏赐五万缗。现余钱一百五十五万缗。金银绢帛可折钱一百八十万缗。』
李适又问道。
『大盈库的钱主要来源是什么?』
窦文场回答道。
『主要来源是盐铁税。去年一年的盐铁税大概有六百多万缗,今年的盐税,送来西百多万缗,全部纳入了大盈库。』
李适又惊又喜,问道。
『盐铁税纳入大盈库?』
『是的陛下,前些年赋税与盐税一并入大盈库。后来赋税改为左藏库,但盐税并未改。除了盐铁税,还有地方进贡的羡余〈赋税之外的加征税〉,大概有五十多万缗。』
李适脸色凝重道。
『什么羡余,无非是从老百姓那里搜刮来的。这个不良作风必须遏制住。』
说罢,李适拿纸笔写道。
『给诸道传旨,停止一切羡余。』
李适交给窦文场,让其派人送到南衙陆贽处。
窦文场接过后,在殿门口唤来内常侍俱文珍,让其转交给陆贽。
李适问道。
『今年的盐税还有多少没到账,大概什么时候送到?』
窦文场答道。
『还有两个月的盐税未收,具体有多少,奴才不好估量。』
李适点了点头,心想。
『原来盐税才是皇帝私库的主要来源啊,不受户部监督。幸亏这盐税没有划拨到户部,要不然用钱就不会那么顺手。』
窦文场道。
『陛下有什么指示吗?』
李适道。
『朕只是想搞清楚大盈库还有多少钱。以备不时之需。你和仙鸣一定要照看好大盈库,朕时不时会去检查。』
窦文场应承道。
『陛下放心,奴才一定照看好内库,保证不出现差错。』
李适这才满意的笑了笑。
此时又到了中午时分,又该用午膳了。
李适看着桌上的山珍海味,再想想每月的宫廷花销,于是对窦文场道。
『怪不得太子要让朕以身作则,开源节流,看来宫廷花销确实挺大的,这一桌菜肴估计也得上万钱。算了,就从朕开始,宫廷用度一律从简去奢,节约用度。窦文场,传朕旨意,后宫用度要降低层次,不可奢华。朕以后的膳食也要缩减。』
窦文场道。
『奴才遵旨。』
李适嘴上虽说用度奢侈,却也一点没有影响胃口,当即坐下狼吞虎咽起来。吃到一半,好似想起什么,突然停下,问道。
『文场,我记得当时派遣监察御史审计地方赋税时,也让内侍监抽调人一同去了,是不是有这回事?』
『确实有这件事。』
『他们回来后怎么说的?地方赋税实际情况是什么样的?』
窦文场想了一下,答道。
『回陛下,都畿〈洛阳〉,山南〈汉中,襄阳〉,河东〈山西〉,剑南〈成都〉诸道都己经回来了,根据他们所说,地方赋税因为战事,常常会有留置,不同地方州府,留置的赋税不一样。剑南道,因为抵御吐蕃,南诏等外族侵略,留置赋税约有六成,河东道为抵御河北叛乱,山南东道及都畿道为抵御李希烈叛乱,赋税留置约为七成。其他诸道约为三成,留作政务,军费开支。』
『看来,有些地方留置的赋税,比上交朝廷的还要多啊。』
『江淮地区没有战乱,每年上交朝廷的赋税也最多,可以说是赋税重地,所以国库也主要依赖江淮地区。』
『江淮的和平也不会太长了。李希烈迟早是要染指江淮地区的,因为他也知道那里的钱粮多。』
窦文场突然醒悟,急切道。
『是啊陛下,李希烈如若拿下汴州,下一步一定是带兵向东南开进。这可如何是好?』
李适擦了擦嘴。漱了漱口,冷冷说道。
『这货蹦哒不了几天了。』
说话间,从含光殿附近传来一声爆炸声。
【含光殿】
李适闻声来到含光殿外,只见徐冲,李愿等人正在此处眺望远处。
众人见李适突然来此,都有些惊讶,急忙上前施礼。
李适问道。
『你们在干什么呢?』
徐冲回答道。
『微臣正在陪李将军等人试练毒弹。』
李愿接话道。
『末将刚才己经试练一次,也是按照陛下的上次的方法操作。刚才……』
李适打断道。
『刚才朕在延英殿,己经听到了爆炸声了,应该是没啥问题。』
徐冲说道。
『烟雾己经散去,我们现在过去看看吧。』
李适点了点头,带着众人前去查看。等到了爆炸处,依旧是一处大坑,动物尸体横七竖八的躺着。
徐冲笑道。
『看来李将军己经学会了,真是厉害!』
李愿谦让道。
『都是徐大人指导的好,没有徐大人的帮助,我也不会学的这么快。』
『哪里……哪里……』
『岂敢……岂敢……』
……
李适看着这两人商业互吹没完没了,急忙制止道。
『够了够了,你们都是最厉害。不必彼此推让。』
徐冲、李愿则齐声道。
『这都是陛下的功劳,陛下威武!』
『……』
众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http://www.shu0xs.com/book/HBACGH-4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0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