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洮的天空像块被揉皱的铅板,铁蛋呵着白气碾碎田埂上的冰碴,突然听见身后传来脆响 ——
老猎户家的粟米囤裂开了缝,冻成冰块的粟米滚了一地。
秦异人蹲下身,指尖触到土壤里的冰晶,系统界面弹出「作物冻伤率 85%」的红色警告,而远处的蜂窝煤窑还冒着余温,像这个寒冬里唯一的暖点。
“启动「以工代赈 2.0」。”
他扯下腰间的火狼图腾腰带,在漫天飞雪中展开图纸,“铁柱,去把工坊的废煤渣都运来;黑牙,登记所有流民的手艺 —— 会砌砖的优先。”
未时三刻,第一批村民扛着铁锹聚集在村西。
秦异人用钛合金卡扣在冻土上画出地窖轮廓,每个暖窖深丈二,长宽如三间房,顶部呈弧形 —— 那是他参照现代蔬菜大棚设计的结构。
小环蹲在一旁,用短刀削出冻土样本:
“大人,冻土硬度比去年高两成。”
“所以我们需要「蜂窝煤暖气」。”
他指向工坊的方向,“废煤渣别扔,掺上黏土砌成空心墙,煤窑余温能顺着管道进地窖。”
系统界面显示「现代温室原理应用」,铁柱突然举手:
“我见过城里的暖炉!烟囱通到隔壁屋,能让整间房不冷!”
“没错,这叫「热传导」。”
秦异人将图纸递给铁柱,少年的袖口还沾着昨夜改良模具的煤粉,“你带十个人挖通风口,记住,每个地窖留三个气孔,呈品字形分布。”
申时整,黑牙的「工分券」制作现场挤满了人。
“会砌砖的领青铜券,每日十工分;搬土的发竹券,每日五工分。”
他挥舞着刻有「临洮工署」的青铜印,竹简上的字迹还带着墨香,“工分能换粟米、盐巴,攒够三百分能换户籍!”
老猎户攥着竹券的手首颤:
“换了户籍,我孙子能去咸阳学写字?”
“能。”
秦异人将一枚青铜券塞进他掌心,券面刻着小小的「工」字,“等暖窖建好,你们种出的菜能卖去咸阳,换回来的钱还能入股工坊。”
系统界面的民心值从 85 缓缓升至 95,他知道,在这个冻死人的冬天,比粮食更重要的是希望。
小环在一旁发放工具,忽然瞥见人群中有个少年偷偷藏起两枚竹券。
她按住对方手腕,却发现少年袖口露出半截「夜枭」刺青 —— 那是三个月前归顺的流民。
“下次再偷,剁手。”
她低声警告,却在少年惊恐的眼神中松开手,“但你若能搬够五百块砖,我替你隐瞒。”
戌时三刻,第一座暖窖点火。
秦异人将蜂窝煤余烬铲进空心墙的管道,浓烟顺着陶制烟囱排出,系统界面的「温度监测」显示地窖内升至 12℃。
铁柱抱着粟米种籽跳进地窖,种子落在松软的熟土上,发出细碎的响。
“记住,土层要松三寸,种子间距五寸。”
秦异人用木棍画出种植线,“等苗长到两指高,再移栽到露天田 —— 那时候霜灾早过了。”
老猎户蹲在一旁,忽然哽咽:
“我这辈子,从没见过冬天能种菜。”
他的胡须上挂着冰晶,却在看见铁柱用废煤渣铺地时笑了 ——
那些曾被丢弃的残渣,此刻成了救命的宝贝。
系统界面弹出「农业革新者」称号,民心值突破 100,解锁「中级民生政策」。
黑牙的账册里,「工分券流通量」一列写得密密麻麻,而远处的流民队伍还在扩大,有人甚至从百里外的赵国赶来。
子时整,临时搭建的工棚里亮起烛光。
秦异人用炭条在木板上画「 citizenship 积分」示意图,圆圈代表暖窖,三角代表工坊,线条连接着农田与城市。
小环倚着门框,看着他鼻尖的煤灰忽然笑了 —— 这个总在火光中的男人,此刻像在雕刻一个国家的雏形。
“大人,” 黑牙抱着新刻的积分木牌走来,“铁柱的积分够换户籍了,他想把名字刻在暖窖墙上。”
“让他刻。”
秦异人摸出打火机,火苗照亮木牌上的「铁」字,“以后每个暖窖都要刻建造者的名字,就像咸阳宫的砖石 —— 这是他们的勋章。”
小环忽然想起自己藏在祭坛下的陶罐,里面装着她所有的工分券。
那些竹片上的划痕,不是死士的杀人记录,而是她作为「环儿」活过的证明。
系统提示音在寒夜里格外清晰,「中级民生政策」解锁的金光中,秦异人看见老猎户正在教孙子辨认工分券上的文字,铁柱用积分换的种子正在暖窖里发芽,而远处的烽火台,正用蜂窝煤的余温,煨着这个时代最温暖的希望。
霜灾还在继续,但临洮的地下,无数暖窖正在冻土下呼吸。
当第一株菜苗顶开土层时,秦异人知道,这个冬天夺走的,终将以另一种方式还回来 ——
不是靠神力,而是靠每个握过铁锹、赚过工分、刻下名字的凡人,用双手在冰天雪地里,挖出一个春天。
(http://www.shu0xs.com/book/HAFJCH-2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0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