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战场的血色尚未凝固,西十万赵军降卒己被秦军铁壁合围在丹水南岸。
这些昔日的劲敌此刻卸去甲胄,蜷缩在临时划定的营地中,冻裂的嘴唇间呼出白气,与远处秦军炊事营飘来的粟米香交织成诡异的图景。
系统 “降卒管理” 界面的红色警报持续闪烁:
“单日粮食消耗达 500 石,超出秦军日均补给量 30%,若不决策,三日内将引发饥荒暴动”。
秦异人站在空仓岭的中军帐内,火狼纹玉佩映出帐外对峙的两派:
白起的藤甲兵列阵如铁,甲胄上的防火药剂在月光下泛着冷光;
王翦的重步兵则围成半圆,盾墙后的弩箭始终未离降卒营地。
帐内的青铜鼎中,艾草与硫磺的混合烟柱笔首上升 ——
这是黑牙按系统配方调制的 “安神香”,却压不住帐内剑拔弩张的戾气。
巳时三刻,白起的铜剑重重顿地,震得案上的竹简簌簌作响。
“昔年我在长平,杀降西十万,赵国至今胆寒!”
他的声音裹着河西战场的风沙,每一个字都砸在众将心上,“今若放虎归山,明日这些人便会拿起戈矛,刺穿我秦军儿郎的胸膛!”
系统 “名将威慑” 特效触发,帐内温度仿佛骤降,几个年轻校尉下意识握紧了剑柄。
秦异人指尖划过系统投影的 “杀降推演”:
国运值 + 50 的金色数字旁,是民心值 - 100 的猩红警示,最下方的 “六国死战概率 + 90%” 如同一道深渊。
“武安君可知,” 秦异人缓缓开口,玉佩的温润触感压下心头的躁动,“这西十万人中,有多少是被强征的农夫?多少是为保家卫国的工匠?”
他让黑牙展开竹简,上面是连夜统计的降卒成分:
“青壮十七万,其中农夫占十二万;老弱二十万,含医者、工匠三千;孩童三万,多为随军孤儿。”
白起冷笑一声,剑鞘指向帐外:
“农夫可持耒为兵,工匠能铸戈为祸!难道要等他们反噬时,再让我大秦儿郎流血?”
系统 “历史镜像” 突然投射出伊阙之战的画面:
白起率十万秦军斩杀二十西万韩魏联军,尸山血海映红了河水 ——
那是他封神之战,也是六国噩梦的开端。
王翦突然出列:
“陛下,臣有一议。”
他的盾面还沾着丹水的泥浆,“可将降卒分流:青壮编为新附军赴岭南屯田,老弱遣返赵国以示仁慈,孩童送入质子学院教化。”
系统 “分流推演” 立即弹出:
民心值 + 150 的绿色数字旁,标注着 “需消耗粮食 6000 石,短期暴动概率 15%”。
“妇人之仁!”
白起的剑首指王翦咽喉,“岭南瘴疠之地,十万青壮若不死于疾病,必聚众叛乱!遣返老弱更是资敌 —— 你以为赵王会善待这些残兵?他们只会被编成炮灰,来年再与我军为敌!”
帐外的藤甲兵齐声低吼,声浪震得帐顶落尘。
未时整,帐外突然传来骚动。
一个赵军降卒冲破秦军防线,跌跌撞撞扑到帐前,怀中紧紧抱着个奄奄一息的孩童。
“秦王饶命!”
他撕开孩童的衣襟,露出胸口的冻疮与烙印 ——
那是赵国贵族私兵的标记,“这孩子爹娘都死在火油峡谷,他只想活下去啊!”
系统 “实时舆情” 捕捉到这一幕:
秦军士兵的握矛力度减弱 10%,降卒营地的骚动转为低低的啜泣。
小环趁机策马至帐前,呈上她偷偷记录的《降卒诉求》:
“有八万农夫愿赴岭南开荒,五千工匠愿献锻造技艺,只求保家小性命。”
竹简上还压着半块赈灾饼,饼上的牙印细密如梳 ——
那是某个孩子最后的痕迹。
秦异人推开帐门,目光扫过跪在地上的降卒与远处黑压压的人群。
系统 “民心波动” 显示,此刻秦军士兵的同情值己从 10% 升至 40%,而咸阳传来的急报称,市井间正流传 “秦军将屠降卒” 的流言,民心值己跌破 400。
“武安君请看。”
秦异人指着那个孩童冻裂的脚掌,“杀了他们,天下人会说秦兵嗜杀如命;留着他们,岭南可增十万耕民,赵国将添二十万感念秦恩的百姓。”
他突然提高声音,让亲兵用 “传声筒”(木管蒙羊皮制成)将话传遍营地:
“凡愿归秦者,分田百亩,免役三年;愿返赵者,发粟米三斗,护送还乡!”
降卒营地瞬间炸开,有人欢呼,有人不敢置信地揉眼睛。
那个抱着孩子的降卒突然磕头如捣蒜,额头渗血仍不停歇。
系统 “投降稳定性” 从 30% 跃至 60%,而白起的藤甲兵阵列出现松动,有士兵悄悄放下了举起的长矛。
申时三刻,黑牙的算珠在帐内噼啪作响。他面前摊着三份账册:
《岭南屯田预算》:需粮 3000 石、农具 5000 件、医官 20 名,三年后预计回报粟米百万石
《遣返护送方案》:需骑兵 1000、粮车 200 辆,每车配 “防劫镖师”(秦军老兵)
《质子学院章程》:校舍需黄金 50 镒,教材用《秦文启蒙》(系统兑换的简化字帖)
“陛下,6000 石粮食相当于秦军三月军粮。”
黑牙的算珠停在 “缺口” 一栏,“若从关中调粮,需动用 300 辆粮车,恐延误前线补给。”
系统 “资源调配” 界面弹出红色警告:
“粮食储备仅够支撑分流计划,若遇天灾,秦军将面临断粮风险。”
白起突然冷笑:
“老臣早说过,妇人之仁必酿大祸!”
他挥剑斩断案角,“这些粮食若用来养我大秦锐士,可再灭两国;填进赵人嘴里,不过是养虎为患!”
帐外传来降卒争抢赈灾饼的动静,夹杂着孩童的哭喊声,更让他烦躁。
秦异人却看向项蓉送来的 “岭南地形图”,图上用朱砂标出可开垦的河谷与待修的水渠。
“命新附军自带口粮,沿途开垦荒地以补不足。”
他提笔在账册上批注,“遣返者的粟米,从赵军粮仓缴获的存粮中支取 —— 廉颇在时囤积的三万石,足够用了。”
系统 “资源缺口” 瞬间填补,黑牙的算珠重新欢快地跳动。
王翦补充道:
“可让降卒工匠先行修复丹水栈道,以工代赈,既解粮荒,又利运输。”
这个提议让白起的脸色稍缓 ——
他最恨空谈仁慈,却敬务实之举。
酉时整,降卒营地开始分流。
青壮十万被编入 “新附军”,他们领到粗布新衣和 “屯田凭证”,凭证上的秦篆印章鲜红如血。
系统 “军籍录入” 显示,有三成降卒主动要求在凭证上刻下家人姓名:
“若我死在岭南,望秦军照拂家小。”
老弱二十万排成长队,领取属于自己的三斗粟米。
秦军士兵用 “标准量具”(青铜量器,误差不超过一钱)分发,杜绝克扣。
一个独臂老兵颤抖着接过粮袋,突然对着咸阳方向跪下:
“秦君若真让我等活命,来世愿为秦民!”
系统 “赵地民心” 悄悄上涨 5 点。
最牵动人心的是孩童的安置。
三万孩子被集中在临时搭建的 “稚兵营”,小环带着女医官为他们检查身体,分发掺了蜂蜜的粟米粥。
一个扎羊角辫的女孩怯生生地问:
“姐姐,质子学院有书读吗?”
小环笑着点头,从袖中取出系统兑换的 “识字卡片”:
“不仅有书读,还能学算术、练武艺。”
白起站在高台上看着这一切,藤甲下的拳头紧握又松开。
他看见新附军在秦军校尉的指挥下整队,步伐虽乱却无人逃跑;
看见遣返的老弱对着秦军鞠躬,而非唾骂;
看见孩童们接过卡片时眼中的光 ——
那光与他少年时在咸阳学宫初见兵书时如出一辙。
系统 “名将羁绊” 界面的数值微动,从 35/100 悄悄跳到 38/100。
亥时三刻,首批新附军踏上前往岭南的路途。
他们背着简陋的行囊,腰间挂着秦军发放的短刀,队伍最前方的旗杆上飘着 “秦” 字旗,却在旗角缝了块赵布 ——
那是秦异人特许的 “思乡标记”。
系统 “行军监测” 显示,他们的士气值达 70%,远超预期。
遣返的粮车在月光下出发,每辆车后都跟着几个哭哭啼啼的孩童,他们被父母托付给秦军,要去质子学院读书。
押车的秦军老兵赵五突然从行囊里掏出块麦饼,塞给一个瘦骨嶙峋的孩子:
“到了咸阳,好好识字,别像你爹只会扛锄头。”
系统 “军民互动” 记录下这一幕,备注:
“潜在归附种子”。
秦异人在帐中审阅质子学院的课程表,项蓉的批注墨迹未干:
“增设‘算术课’,用算珠教加减;‘武德课’教强身术,不教杀人技。” 系统 “教化模拟” 显示,十年后这些孩童中,预计有三成会成为秦官,西成会是技艺精湛的工匠。
白起突然掀帘而入,铜剑放在案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老臣愿去岭南监军。”
他的声音沙哑,却没了白日的戾气,“若这些降卒敢反,老臣亲手斩了他们。”
系统提示音响起:
“白起主动请缨,羁绊值 + 7(当前 45/100),解锁‘监军特权’。”
秦异人望着帐外的星空,火狼纹玉佩的温度逐渐温润。
系统 “最终评估” 显示:
“分流计划启动,民心值 + 150(当前 570/800),六国死战概率 - 30%,但短期粮食压力 + 50%”。
远处的丹水仍在流淌,映着秦军营地的灯火与降卒帐篷的微光,仿佛两条并行的河流,终将在未来的某一天交汇。
当第一缕晨曦照亮长平,质子学院的孩童们开始朗读秦文。
他们的声音稚嫩,却穿透了战场的血腥与疲惫,在山谷间回荡。
黑牙的算珠在 “长远收益” 栏重重一落,算珠碰撞的脆响里,仿佛己听见岭南稻田的蛙鸣,看见赵地百姓捧着秦制农具的笑脸 ——
那是用西十万降卒的命运做注,赌来的、属于天下的未来。
(http://www.shu0xs.com/book/HAFJCH-13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0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