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书屋里的新世界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3章 书屋里的新世界

 

李川。

这个名字像一枚滚烫的烙印,无声地烫在林晓燕的心底。自从父亲林振华那道不容置疑的禁令落下——“以后不准再去那个公园”——这两个字就沉甸甸地坠在她胸腔里,每一次心跳都带着沉闷的回响。

庄园里的日子依旧奢华,阳光穿过巨大的落地窗,在光洁如镜的大理石地面上投下菱形的光斑。空气里飘着佣人刚刚更换的百合幽香,甜腻得几乎让人窒息。林晓燕穿着柔软的纯棉小裙子,坐在宽大得能把她整个人陷进去的丝绒沙发里,手里捧着一本摊开的彩图版《安徒生童话》。拇指姑娘在巨大的睡莲花瓣上哭泣,精致的插画色彩斑斓,可她一个字也没看进去。

指尖无意识地捻着书页光滑的边缘,几乎要把它揉皱。公园里李川那双怯生生、带着恐惧的眼睛,被那个满身酒气的男人粗暴拽走的瘦小背影,还有父亲冰冷坚决的话语……这些画面在她脑海里反复冲撞,搅得她心烦意乱。

首接接触李川的路,被父亲用名为“安全”和“身份”的巨石彻底堵死了。棉花糖大叔和张阿姨侄女传回来的零星消息,像透过门缝窥见的一缕微光,只能让她知道李川还活着,还在城南小学的附属幼儿园里,没有被毒打,仅此而己。这远远不够。王淑芬的懦弱像一层薄冰,李建军那座随时会喷发的活火山依旧压在李川头顶。杯水车薪的匿名资助,脆弱的“笔友”联系……这些太被动,太无力了。

一股强烈的烦躁涌上来,她猛地合上厚厚的童话书,硬邦邦的书脊撞在膝盖上,发出“啪”的一声闷响。声音在过分安静的大客厅里显得有些突兀。不远处的保姆张阿姨立刻放下手里的针线活,关切地看过来:“晓燕小姐?怎么了?是哪里不舒服吗?”

“没有,张阿姨,”林晓燕迅速收敛起脸上不该属于七岁孩童的沉重,挤出一个甜甜的、带着点无聊的表情,“故事看完了,不好玩。我想去别的地方待会儿。”

“那……去游戏房?你新到的那个会说话的洋娃娃还没拆呢。”张阿姨试探着问。

“不要洋娃娃,”林晓燕摇头,长长的睫毛垂下,掩住眼底一闪而过的精光,语气带着孩子气的任性,“我想去爸爸的书房看看!爸爸的书房里有好多好大好厚的书,我想看看那些书里有没有更好玩的故事!”

张阿姨脸上掠过一丝为难:“这……小姐,董事长的书房,没有他的允许,我们不好……”

“我就看看!不乱动爸爸的东西!”林晓燕立刻保证,小嘴微微,带着点委屈,“我就坐在里面看看图画嘛,张阿姨你陪着我,好不好?我保证乖乖的!”她伸出小拇指,做出拉钩的姿势,大眼睛水汪汪地望着张阿姨。

这招对张阿姨向来有效。她看着小主人那副可怜兮兮又信誓旦旦的模样,心软了。想着书房里除了书就是文件,小姐年纪小也看不懂,自己全程在旁边看着应该不会出什么岔子。最终,她无奈地叹了口气,牵起林晓燕的小手:“好吧好吧,小姐可要说话算话,只能看,不能乱翻乱动哦。看一会儿我们就出来。”

“嗯!张阿姨最好啦!”林晓燕用力点头,脸上瞬间绽开明媚的笑容,仿佛刚才的烦闷从未存在过。

厚重的红木书房门被无声地推开,一股混合着上好雪茄烟丝、陈旧纸张和真皮家具的独特气息扑面而来,深沉、内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感。午后的阳光被厚重的天鹅绒窗帘过滤了大半,只剩下几缕斜斜地投射进来,在深棕色的地毯上切割出几块朦胧的光斑,照亮空气中缓慢浮动的微尘。

书房极大,顶天立地的巨大书柜沿着三面墙壁延伸,像沉默的巨人守卫着知识的堡垒。书柜里塞满了密密麻麻的书籍,精装封面在幽暗的光线下泛着哑光,书脊上的烫金文字大多是英文和一些她勉强能认出的繁体中文,显得高深莫测。巨大的红木书桌像一艘停泊在房间中央的旗舰,上面整齐地摆放着黄铜地球仪、几份摊开的文件和一个线条冷硬的黑色电话机。

林晓燕的心跳,在踏入这个空间的瞬间,悄然加速。不是敬畏,而是一种近乎饥渴的兴奋。她不动声色地挣脱张阿姨的手,像一尾灵活的小鱼,轻快地“游”向那些沉默的书架。张阿姨则亦步亦趋地跟在她身后,目光紧紧追随着那个小小的身影。

她的目标清晰而明确——书柜靠窗一侧的下层。那里摆放的书相对没那么厚重,颜色也更鲜亮一些,夹杂在那些深奥的大部头里,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她踮起脚尖,的小手努力向上够着。指尖终于触碰到一本深蓝色硬壳封面的大书。书很沉,她不得不微微侧身,用上一点巧劲,才费力地将它抽了出来。封面上的烫金英文书名映入眼帘——*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for Children*(儿童大英百科全书)。

她抱着这本几乎有她半个身子大的书,脚步有些踉跄地走到书桌旁一张宽大的单人沙发边。沙发对她来说太高了,她手脚并用地爬上去,小小的身子立刻陷进了柔软的真皮里,只露出一个脑袋和抱着书本的手臂。

她装模作样地翻开硬壳封面,里面是色彩鲜艳的插图和简洁的英文介绍。恐龙、海洋、金字塔……内容对她而言自然幼稚无比。她看得“很认真”,小手指点着彩图上的霸王龙,口中还念念有词,模仿着幼儿的惊奇:“哇,大怪兽!牙齿好尖!” 张阿姨看她确实只是安静地看图,便稍微放松了些,在稍远一点的另一张椅子上坐下,拿起带来的毛线继续织起来,只是时不时抬眼确认一下。

林晓燕的眼角余光却像雷达一样扫视着周围的书架。她的目标在更上面一层。那几本书的封面或书脊上,印着一些她前世曾无比熟悉的词语:*puter Basics*(计算机基础)、*Introdu tramming*(编程导论)、*works and unications*(网络与通信)……这些书名在幽暗的光线下,对她散发着致命的诱惑力。

耐心等待了几分钟,她轻轻放下那本沉重的儿童百科,滑下沙发。她假装被旁边矮几上一个造型奇特的黄铜镇纸吸引,走过去拿起来好奇地摆弄。借着转身的机会,她再次靠近了那个目标书架。这一次,她看准了书架旁边一个装饰用的、敦实的小矮凳。

她吃力地将那个矮凳拖到书架前。凳子很沉,她搬动时发出一点细微的摩擦声。张阿姨立刻抬起头:“小姐?”

“张阿姨,这个凳子好漂亮,我想站上去看看上面有没有更好看的书!”林晓燕仰起脸,指着书架高处,眼神充满“天真”的探索欲。

“哎哟,我的小祖宗,可别摔着!”张阿姨放下毛线,赶紧走过来扶住凳子,“要看哪本?阿姨帮你拿。”

“不用不用!我自己来!我能行!”林晓燕坚持着,在张阿姨紧张的护卫下,小心翼翼地踩上了矮凳。高度刚刚好,她终于能够到那一层了。

指尖划过书脊。*puter Basics*……*works*……她的心跳得更快了。最后,她选定了一本封面相对不那么晦涩、书名中带有“入门”字样的书——*Uanding Your First puter: A Beginner's Guide*(理解你的第一台电脑:新手指南)。这本书的封面画着一台老式的台式电脑和一只握着鼠标的手,线条简洁。

她费力地将它抽出来。书的分量比儿童百科轻不少,但对她的小手来说依然有些大。她抱着书,在张阿姨的搀扶下跳下矮凳,又爬回了那张高背沙发里。

这一次,她翻开了书页。映入眼帘的,不再是五彩斑斓的恐龙和城堡,而是密密麻麻的文字、图表、电路板图片、二进制代码示例……那些0和1的序列,那些逻辑门符号,那些DOS命令行……前世作为李川时接触过的、早己蒙尘的知识碎片,如同被投入石子的平静湖面,骤然泛起激烈的涟漪!一股强烈的、混杂着亲切感和归属感的电流瞬间窜遍她的全身。

她贪婪地盯着书页,指尖无意识地划过那些印刷体的字符和示意图。CPU架构、内存原理、存储设备……这些枯燥的文字在她眼中跳跃着,闪耀着名为“力量”的光芒。这才是她需要的武器!一种超越时空、超越身份鸿沟的真正力量!有了它,或许就能编织出更坚韧、更无形的网,去守护那个被困在城南旧区泥沼里的孩子。

她看得太投入,太忘我了。小小的眉头时而紧蹙,似乎在努力理解某个复杂的概念;时而又微微舒展,嘴角不自觉地向上弯起一点不易察觉的弧度,那是灵魂深处的程序员在代码世界里找到共鸣时的本能反应。她完全沉浸在那由硅晶片和逻辑电路构筑的奇妙世界里,浑然忘却了自己此刻只是一个七岁的女童,也忽略了时间的流逝。

书房的门被无声地推开。林振华结束了下午的电话会议,习惯性地回到这个能让他静心的空间。他一眼就看到了沙发里那个小小的身影。女儿蜷缩在宽大的沙发里,抱着一本与她体型极不相称的厚书,看得那么专注。午后的阳光温柔地勾勒着她的侧脸轮廓,长长的睫毛在脸颊上投下扇形的阴影。

这一幕让林振华心头一软。他放轻脚步走过去,目光落在女儿手中那本书深蓝色的封面上——《理解你的第一台电脑:新手指南》。

一丝惊讶掠过他的眼底。这不是童话书,甚至不是普通的科普读物。他走到沙发旁,高大的身影投下一片阴影。

“晓燕?”他低沉的声音打破了书房的宁静。

林晓燕像是受惊的小鹿,猛地一颤,手里的书差点掉下去。她慌乱地抬起头,看到父亲正俯视着自己,目光落在她手中的书上。糟了!被抓包了!她心里警铃大作,但脸上迅速切换回懵懂孩童的模式,大眼睛里瞬间蒙上一层无辜的水雾。

“爸爸!”她怯生生地叫了一声,下意识地把那本“罪证”往身后藏了藏,动作笨拙又欲盖弥彰。

“在看什么呢?这么入神?”林振华在她旁边的沙发扶手上坐下,语气平和,听不出情绪。他伸出手,示意她把书给他看看。

林晓燕犹豫了一下,还是慢吞吞地把那本《新手指南》递了过去,小脑袋垂得低低的,像做错了事。张阿姨站在一旁,紧张得大气不敢出。

林振华接过书,随手翻了翻。书页停留在讲解中央处理器(CPU)工作原理的那一页,上面画着复杂的内部结构简图和密密麻麻的说明文字。他抬眼,看着女儿低垂的、毛茸茸的发顶,心中疑窦丛生。一个七岁的小女孩,会对这种东西感兴趣?这实在超出了他对“早慧”的理解范畴。

“晓燕,”他合上书,声音放得更温和了些,带着探究,“告诉爸爸,你看得懂这些?”他指了指书上那些宛如天书的电路图和术语,“这些……弯弯曲曲的线?还有这些字?”他特意用了“弯弯曲曲的线”这种极其幼稚的描述。

来了!关键问题!林晓燕的心脏在胸腔里咚咚狂跳,几乎要撞破肋骨。她强迫自己冷静,小脑袋飞速运转。否认?太假了。承认?那会立刻被当成怪物。唯一的出路,是半真半假,利用孩童视角的模糊性。

她抬起小脸,努力让眼神看起来既困惑又充满纯粹的好奇。她伸出短短的手指,小心翼翼地戳了戳书上那幅CPU结构简图,用最天真、最稚嫩的童音回答,语速刻意放慢,带着点不确定的黏糊:“爸爸的书……好奇怪哦。这些线线,”她的小手指沿着简图里的线路描摹,“扭来扭去的,好像……好像好多小虫子在爬!还有这些方方块块,像……像积木搭的小房子?里面住了会算数的小精灵吗?”她歪着头,大大的眼睛里盛满了“求知”的光芒,仿佛真的在想象那些“小虫子”和“小精灵”在书本里开运动会。

为了增加可信度,她又翻了几页,指着另一张网络拓扑图,上面画着服务器、终端和连接线,继续她的“童言童语”:“还有这个!像蜘蛛网!好多好多线,连在一起……爸爸,是不是大蜘蛛躲在书里,偷偷织网呀?”她说着,还配合地缩了缩脖子,做了个怕怕的表情。

林振华愣住了。他看着女儿那张粉雕玉琢、写满纯真幻想的小脸,听着她那些充满童趣却完全不着边际的“解读”,紧绷的嘴角线条一点点松弛下来,最后终于忍不住,低沉的笑声从胸腔里滚出,越来越大,爽朗的笑声在安静的书房里回荡。

“哈哈哈!小虫子?蜘蛛网?小精灵?”他笑得眼角都沁出了泪花,伸手揉了揉女儿柔软的头发,“我的晓燕啊,你这小脑袋瓜里,装的都是些什么稀奇古怪的想法?”刚才那一瞬间升起的、关于女儿“妖孽”的疑虑,被这充满童趣的解读冲得烟消云散。是啊,再聪明,她也只是个七岁的孩子,看到的只是图案的轮廓,怎么可能理解深奥的原理?是自己多心了。孩子只是对陌生的图形感到好奇罢了。

林晓燕暗暗松了口气,后背的冷汗仿佛瞬间蒸发。她赌对了。成年人的思维盲区,孩童视角的天然保护伞。她顺势扑进父亲怀里,小脸在他昂贵的西装上蹭了蹭,趁机掩饰自己狂跳的心和微微发抖的小手,撒娇道:“爸爸不许笑!就是像嘛!那……那里面到底有没有小精灵呀?”

林振华止住笑,但眼里的愉悦还未散去。他抱着女儿软软的小身子,感觉心都化了。“没有小精灵,傻丫头。”他拿起书,指着封面上的电脑图片,“这个叫电脑,是……嗯,一种很厉害的工具。像爸爸公司里那些叔叔阿姨用的那种。”他尽量用孩子能理解的词汇解释。

“工具?”林晓燕眨巴着大眼睛,长长的睫毛像小扇子,“比我的洋娃娃还厉害吗?它能做什么呀?”她努力扮演着一个对“大玩具”产生浓厚兴趣的好奇宝宝。

“它能做很多事情,”林振华耐心地说,“能算很多很多数,能存很多很多故事,还能……嗯,画出很漂亮的画。”他想起女儿喜欢画画。

“画画?”林晓燕的眼睛瞬间亮了,这次是真实的渴望在闪烁,“爸爸!我也想要画画!用这个‘电脑’画!我的画笔太小了,画不出大城堡!”她指着书上的图片,小手抓住父亲的衣袖轻轻摇晃,带着点耍赖的娇憨,“爸爸的书房里有电脑吗?晓燕想看看嘛!就看看!晓燕保证不动它!”她竖起三根手指,做出发誓的样子,小脸绷得无比认真。

林振华看着女儿亮晶晶、充满期盼的眼神,又瞥了一眼那本《新手指南》。孩子对图形感兴趣,想用新奇的工具画画,这要求再正常不过了。书房角落那台淘汰下来的旧电脑,配置早就落伍,除了占地方也没什么用,还特意断开了网络连接,绝对安全。让她玩玩那些简单的儿童绘图软件,似乎……也无妨?还能培养点“科技感”?毕竟是自己林振华的女儿。

“好吧,”他最终松了口,抱着女儿站起身,走向书房角落一个不起眼的置物架,“爸爸这里有一台旧的,可以给你看看。不过要记住,”他放下林晓燕,表情变得严肃,“只能在张阿姨看着的时候玩,只能玩爸爸指定的软件,绝对不能乱动里面的其他东西,更不能弄坏,知道吗?”

“嗯嗯!知道知道!谢谢爸爸!爸爸最好啦!”林晓燕的小脑袋点得像小鸡啄米,脸上绽放出巨大的、纯粹的喜悦笑容,用力地抱了一下父亲的大腿。这亲昵的举动让林振华心头又是一暖。

林振华弯腰,从置物架下方搬出一个笨重的米白色机箱,上面落了一层薄灰。又翻找出同样老旧的球形鼠标、厚重的CRT显示器和键盘,动作有些生疏地将它们连接起来。插上电源,按下机箱上那个硕大的电源按钮。

“嗡——”

沉闷的启动声响起,像一头老迈的野兽在喘息。显示器屏幕先是漆黑一片,接着闪烁了几下,亮起一片刺眼的深蓝色背景。一行行白色的英文字符如同瀑布般飞速滚过屏幕,那是DOS系统的自检信息,充满了古早的科技感。林振华显然很久没用这台机器了,皱着眉看着那些快速滚动的字符。

林晓燕屏住呼吸,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那闪烁的屏幕。这声音,这画面……瞬间将她拉回前世纪之交那些在烟雾缭绕的昏暗网吧里,用笨重的机器艰难学习编程的青葱岁月。心脏在胸腔里鼓噪,血液奔流的声音在耳畔轰鸣。来了!通向未来的第一扇窗!

林振华没注意女儿眼中一闪而过的狂热,他费力地回忆着操作。终于,在字符停止滚动后,他笨拙地在键盘上敲入几个命令,又插入一张早己准备好的软盘(上面贴着“儿童益智”的标签)。经过一阵缓慢的磁盘读取声,单调的蓝色DOS界面终于被一个色彩稍显丰富的图形界面取代。界面上是几个像素风的卡通图标:涂色本、简易钢琴、拼图、迷宫……

“喏,只能玩这些,”林振华指着屏幕上那几个简陋的图标,对女儿和张阿姨交代,“张姐,你看着点。每次最多玩一个小时,时间到了就带晓燕出来休息眼睛。”他又转向女儿,语气温和但带着不容置疑,“记住了?”

“记住啦爸爸!”林晓燕乖巧无比地应道,所有的注意力却早己被那台嗡嗡作响的老旧机器牢牢吸住。

林振华满意地点点头,拍了拍女儿的小脑袋,转身回到他那张巨大的红木书桌后,拿起一份文件看了起来,显然没再把女儿玩电脑这件事放在心上。

张阿姨搬来一张高脚椅,小心地把林晓燕抱上去坐好,高度刚好能让她的手够到键盘和鼠标。屏幕的光映在她小小的、努力绷得“天真无邪”的脸上。

“晓燕小姐想玩哪个呀?涂颜色好不好?”张阿姨凑在旁边,指着那个画笔图标问。

“嗯!要画画!”林晓燕用力点头,伸出小手,笨拙地操控着那个沉重、需要很大力气才能移动的球形鼠标。光标在屏幕上颤颤巍巍、极其缓慢地挪动着,像一个醉汉在蹒跚学步。好不容易对准了那个画笔图标,她的小手掌握不好力度,食指用力一按鼠标左键——“啪嗒”——声音很响。屏幕上的绘图软件终于打开了。

一个极其简陋的界面:左侧是几条粗细不同的黑色线条,右侧是几个色块有限的颜料桶,中间一片空白就是画布。

“哎呀,点开啦!小姐真聪明!”张阿姨在一旁笑着夸奖。

林晓燕没说话,全部的“演技”都用在了控制自己的手上。她努力模仿着孩童的笨拙,用最粗的黑色线条,在白色的画布上歪歪扭扭地画着。一个圆圈不像圆圈,方块不像方块的“房子”轮廓渐渐出现,线条歪斜,连接处断开,充满了稚嫩的涂鸦感。张阿姨看得津津有味,不时指点:“这里加个窗户……屋顶再加一笔……”

林晓燕的“作品”在张阿姨看来充满童趣,然而只有她自己知道,每一次落笔,每一次移动光标,她都在和这具身体的本能做艰苦的斗争。成年人的思维指挥着,想要流畅的线条,想要精准的定位,但七岁孩童尚未发育完全的小手肌肉和神经协调能力,却成了最大的阻碍。这强烈的反差感让她心头憋着一股无处发泄的急躁,只能死死压住。

她耐着性子,用粗黑线条画完了那栋惨不忍睹的“房子”,又胡乱选了几个刺眼的颜色,在房子旁边“涂”了几棵同样歪歪扭扭的树。张阿姨在一旁拍手鼓励:“画得真好!真漂亮!”

林晓燕终于“画”够了。她停下鼠标,小手在键盘上悬空,似乎在犹豫下一步做什么。张阿姨以为她画累了,刚想开口询问。

就在这时,林晓燕的小手指试探性地、轻轻敲下了键盘上一个键。不是字母区,而是最上面一排的功能键——ESC键。

“嘀。”

一声轻微的蜂鸣。屏幕上简陋的儿童绘图界面瞬间消失,重新回到了那个单调的、布满白色字符的深蓝色DOS系统界面!黑色的光标在屏幕左上角闪烁着,像一个沉默的邀请。

“呀!怎么没了?”张阿姨吓了一跳,紧张地看向书桌后的林振华。

林振华闻声抬头,看了一眼屏幕,不以为意地摆摆手:“没事,按错键退出来了。张姐,你帮晓燕重新进一下画画那个就行。”他完全没当回事,低头继续看文件。

“哦哦,好的。”张阿姨松了口气,俯身要去拿鼠标。

“张阿姨,等一下!”林晓燕的声音响起,带着一种刻意压制的、小小的兴奋和好奇,“这个……黑黑的,一闪一闪的小棍子(光标)是什么呀?它……它好像在等我说话?”她的手指,仿佛不经意地悬停在键盘上方,小脸上满是发现新玩具般的“新奇”。

张阿姨的手顿住了。她看着屏幕上跳动的光标和那些天书般的字符,一脸茫然:“这……阿姨也不知道啊。大概是电脑睡着了吧?”

林晓燕没有看张阿姨,她的全部心神都凝聚在那片深蓝的屏幕上,凝聚在那个闪烁的光标上。就是现在!

在张阿姨犹豫要不要首接帮她重新启动绘图软件的空隙,在那不到一秒的宝贵时间里,林晓燕的手指动了。不是随意的敲击,而是带着前世记忆烙印的精准位置感——她的小手艰难地、却无比准确地按下了几个键:

C:>cd

C:>dir /p

“嗒…嗒…嗒嗒…”

清脆的键盘敲击声在安静的书房里响起,带着孩童特有的、力量不均的节奏感。屏幕上,白色的字符随着她的输入,一行行飞快地出现、执行。

第一行命令:`cd` —— 快速返回根目录。

第二行命令:`dir /p` —— 列出根目录下所有文件和文件夹,并分页显示。

哗啦啦——

大量的英文目录名和文件名如同被惊飞的鸟群,瞬间占满了整个屏幕!Program Files, Windows, Autoexec.bat, fig.sys……这些对张阿姨来说宛如外星文字的字符串,在林晓燕眼中,却像久别重逢的老友,瞬间点燃了她灵魂深处的火焰!

她的心脏在胸腔里疯狂擂动,血液奔涌的声音盖过了机箱风扇的嗡鸣。就是这种感觉!这种掌控感!这种用逻辑和指令与冰冷机器对话的力量感!尽管身体是孩童,尽管这台机器老旧缓慢,尽管环境受限,但这一刻,前世的李川——那个在代码世界里寻找存在感的灵魂——在七岁的林晓燕身体里,彻底苏醒!

她的小手放在粗糙的塑料键盘上,指尖感受着那熟悉的、略带弹性的键程。屏幕上滚动的字符在她眼中不再是冰冷的符号,而是一条条通往未来的路径,一块块构筑无形堡垒的基石。

知识就是力量。她无比清晰地再次确认了这一点。这台嗡嗡作响的老旧机器,这台只能运行DOS的“废铁”,就是她磨砺武器的第一块砺石。她要在这里,一点一点,找回并锻造属于她的力量。为了那个在城南旧区里,此刻也许正惶恐不安的男孩——李川。

屏幕的幽蓝光芒映在她小小的瞳孔深处,那里跳动着的不再是孩童的天真,而是一种近乎虔诚的、属于成年灵魂的专注与渴望。书房里,只有机箱风扇持续的低沉嗡鸣,和那偶尔响起的、带着孩童特有节奏的、小心翼翼的键盘敲击声。


    (http://www.shu0xs.com/book/HAAGIC-3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0xs.com
书灵小说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