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棋返回府邸,经筵上那番唇枪舌剑仍在他脑海中如走马灯般不断浮现。表面上,他在众人面前镇定自若,可内心深处,他清楚自己己然置身于朝堂斗争的核心漩涡,守旧派怎会轻易罢休,一场更为猛烈的风暴或许正在悄然酝酿。
“玲玲,依你之见,守旧派接下来会对我采取何种手段?”李伯棋独坐书房,眉头紧蹙,向脑海中的玲玲发问。
玲玲那清脆且果断的声音瞬间响起:“宿主,守旧派向来惯于借助规则与舆论来打压敌手。他们极有可能在朝堂之上进一步弹劾你,以言论不当等罪名,妄图将你彻底逐出改革阵营。同时,也会在民间散布诋毁你的言论,意图破坏你的声誉,使你失去民众支持。”
李伯棋微微颔首,深觉玲玲分析得鞭辟入里。他明白,此后行事必须万分谨慎,同时还得加速完善改革策略,方能应对即将到来的重重挑战。
而在另一处,守旧派官员们齐聚贾昌朝的府邸,正密谋着下一步的行动。
贾昌朝面色阴沉如墨,端起茶杯却未饮,而是重重地搁在桌上,冷哼道:“今日在经筵之上,竟让那李伯棋侥幸过关。此子言辞锋利,又有范仲淹等人袒护,若不尽快设法除去,日后必成大患。”
王拱辰赶忙在一旁附和:“贾大人所言极是。但那李伯棋如今也有了些声名,贸然弹劾,恐怕会招致一些人的反感。”
这时,一位年逾花甲、胡须花白的官员缓缓开口:“依老夫愚见,可从他文章中的言论着手。他倡导改革,其中某些观点虽较为隐晦,但在有心人眼中,实则是对祖宗祭祀之礼等传统的挑战。我们大可以将这些观点放大,指责他对祖宗不敬,如此一来,他便百口莫辩。”
众人听闻,纷纷点头称好。贾昌朝眼中闪过一抹狠厉之色,说道:“好,就依此计。诸位回去后,各自联络朝中支持我们的官员,准备联名上书弹劾李伯棋。此外,安排人手在民间散布消息,就说李伯棋意图破坏祖宗传承,让百姓对他心生厌恶。”
与此同时,李伯棋也并未坐以待毙。他深知,在这错综复杂的朝堂局势中,仅凭一己之力远远不够,必须寻求同盟。于是,他决定再次拜访范仲淹、欧阳修等改革派大臣,共商应对之策。
李伯棋率先来到范仲淹的府邸。范仲淹见他前来,心中己大致明了他的来意。二人在书房落座后,范仲淹说道:“伯棋,经筵之事过后,我便料定守旧派不会轻易放过你。你此番前来,可是己有应对之法?”
李伯棋恭敬地说道:“范大人,晚辈虽有些想法,但还需大人您的指点。守旧派必定会在朝堂和民间对我展开攻势,晚辈认为,我们一方面要筹备好应对朝堂上的弹劾,另一方面,也需在民间引导舆论,让百姓明白改革的真正意义。”
范仲淹微微点头,说道:“你所言甚是。只是引导舆论并非易事,需找到合适的人选来操办。”
李伯棋思索片刻,说道:“范大人,曾巩等人在文人圈中颇具声望,晚辈与他们相识。或许可请他们出面,撰写文章宣扬改革的益处,以正视听。”
范仲淹眼前一亮,说道:“此计可行。曾巩等人文章写得极好,若能出面,定能在民间引起积极反响。至于朝堂上的弹劾,我会与欧阳修、富弼等大人共同商议应对之策。你也需将改革之策梳理得更为完善,以应对守旧派的百般刁难。”
从范仲淹的府邸出来后,李伯棋又马不停蹄地赶往欧阳修和富弼的府邸。他们一致认为,面对守旧派的攻击,改革派必须团结一致,主动出击,方能在这场激烈的斗争中占据上风。
李伯棋回到家中,即刻全身心投入到改革策略的完善工作中。他借助玲玲提供的系统资料,对土地兼并、官员选拔、军事防御等诸多问题展开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力求使提出的改革方案更加切实可行,无懈可击。
然而,李伯棋尚不知晓,守旧派的弹劾奏章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之中,一场更为惊心动魄的朝堂风暴即将席卷而来。而他,必须在这场风暴中坚守立场,为改革大业披荆斩棘,开辟出一条光明之路。
(http://www.shu0xs.com/book/ACHFCF-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0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