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文章掀起千层浪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章 文章掀起千层浪

 

李伯棋完成那篇洋洋洒洒数千字的文章后,看着案上墨迹未干的纸张,心中既有期待,又有些许忐忑。他深知,这篇凝聚着自己心血与现代理念的文章,一旦流传出去,必将在这看似平静的汴京文坛与朝堂,掀起不小的波澜。

“玲玲,你觉得这篇文章真能如我们所愿,为我积累名声,进而推动改革理念的传播吗?”李伯棋在心中轻声问道,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自信。

玲玲那清脆且坚定的声音立刻在他脑海中响起:“宿主,你结合现代理念与大宋实际情况所撰写的文章,见解独特且切中时弊。只要传播得当,定能吸引众多有识之士的关注,为你打开通往改革之路的大门。”

得到玲玲的肯定,李伯棋深吸一口气,下定了决心。他先是寻来城中擅长抄写的书生,以优厚的报酬请他们将文章工整地抄录多份。随后,他依据玲玲提供的信息,梳理出汴京城中文人雅士云集的场所,诸如各大书院、热闹的茶楼以及知名的书局。

李伯棋亲自带着抄录好的文章,逐一拜访这些地方。在书院中,他与夫子们诚恳交谈,请求将文章张贴在书院的公告栏上,供学子们观阅讨论;在茶楼里,他与掌柜商议,将文章置于显眼之处,让往来的文人墨客能够随意取阅;而对于书局,他则希望老板能将文章刊印成册,在市面上售卖。

不出几日,李伯棋的文章如同长了翅膀一般,在汴京城里迅速传播开来。各大书院的学子们围聚在公告栏前,热烈地讨论着文章中的观点。

“你们看,这李伯棋提出的改革官员选拔制度,着实新颖。以考试和政绩来评定官员升降,而非仅凭恩荫,如此一来,定能让朝堂之上多些有真才实学之人。”一位穿着朴素但眼神明亮的学子说道。

旁边一位稍显富态的学子却皱着眉头反驳道:“话虽如此,但祖宗传承下来的恩荫制度,岂是能轻易更改的?贸然变革,只怕会引发诸多混乱。”

茶楼里,同样是议论纷纷。一位身着长衫的中年人放下手中的文章,感慨道:“这位李公子,年纪轻轻,竟能对大宋的军事防御与民生改善有如此深刻的见解,实乃难得。只是不知,朝堂之上的大员们,对此是何看法?”

而在一些守旧的文人圈子里,对李伯棋文章的批判声也不少。“此子纯粹是在胡言乱语,扰乱人心。大宋安稳传承至今,祖宗之法怎能随意变动?他这是妄图颠覆现有秩序。”一位老学究模样的人,气得吹胡子瞪眼。

随着文章的广泛传播,李伯棋的名字也在汴京城里变得家喻户晓。有人对他赞赏有加,视他为敢于首言的少年才俊;有人则对他嗤之以鼻,认为他是不知天高地厚的狂妄之徒。

就在李伯棋的文章在民间引起轩然大波之时,朝堂之上也开始关注到了这位突然冒出来的书生。范仲淹在府中,仔细阅读着李伯棋的文章,不时地微微点头。

“这李伯棋,果然有些见识。他提出的诸多改革思路,与我等所想不谋而合。只是,想要在朝堂上推行这些改革,必然会遭遇守旧派的强烈反对。”范仲淹放下文章,喃喃自语道。

而另一边,守旧派的官员们也看到了李伯棋的文章。贾昌朝看完后,脸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

“这个李伯棋,不过是个无名小辈,竟敢公然质疑祖宗成法,煽动改革之风。若不加以制止,恐怕会坏了我大宋的根基。”贾昌朝将文章狠狠摔在桌上,怒声说道。

王拱辰在一旁附和道:“贾大人所言极是。此人必须尽快打压下去,以儆效尤。否则,朝堂内外,不知还会有多少人受他蛊惑。”

于是,守旧派官员们开始秘密商议,如何给李伯棋一个下马威,让他知道,在这大宋朝堂,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对朝政指手画脚的。

而此时的李伯棋,还沉浸在文章引发的热烈讨论之中,丝毫没有察觉到,一场针对他的风暴,正在朝堂的阴影中悄然酝酿。他依旧在玲玲的帮助下,根据众人的反馈,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改革思路,准备迎接更多的挑战与机遇。


    (http://www.shu0xs.com/book/ACHFCF-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0xs.com
书灵小说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