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人民出版社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3章 人民出版社

 

2002年的冬天似乎比往年更冷些,十二月二十五日,圣诞节,北京城飘起了细碎的小雪。

雪粒不大,冷的北风卷着,扑簌簌打在脸上,带着点刺刺的凉意。

校园里的老槐树落尽了叶子,枯黑的枝桠沉默地伸向灰蒙蒙的天空,承接着这点点白絮。

307宿舍的门被推开一条缝,带着一股室外的寒气。

刘亦妃探进半个身子,裹着件厚厚的白色羽绒服,帽子边缘一圈蓬松的毛领,衬得她小脸越发精致如玉。

鼻尖和脸颊被冷风吹得微微泛红,像初春沾了露水的粉桃。

“萧策哥!准备好了吗?”

她的声音清亮,带着少女特有的雀跃,眼睛亮晶晶地看向正坐在书桌前合上笔记本电脑的萧策。

朱亚文正裹着被子靠在床头看一本《戏剧理论》,闻声抬眼,促狭地朝萧策挤挤眼:“哟,茜茜公主来啦?老萧,你这小尾巴是越来越勤快了。”

语气里是纯粹的调侃,带着兄长对邻家小妹的熟稔。

罗晋坐在对面下铺,手里拿着刚买的《故事会》,闻言也抬起头,对着刘亦妃温和地笑了笑:“外面冷吧?快进来暖和会儿。”

刘亦妃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头,没进门,只站在门口:“不啦罗晋哥,亚文哥,我们一会儿要出去呢。萧策哥,快点呀!”

“好了。”

萧策站起身,拎起放在脚边一个看起来颇为沉重的黑色旅行袋。

里面鼓鼓囊囊,装着他这段时间“闭关”的成果——打印装订好的《明朝那些事儿》全系列、《达芬奇密码》、《暮光之城》全系列以及《盗墓笔记》的手稿。

知识的重量,沉甸甸的。

他穿上自己那件半旧的深灰色棉服,顺手从衣帽钩上取下一条深蓝色的羊毛围巾,走到门口。

“走吧。”

刘亦妃的目光落在他手中的旅行袋上,小声问:“都带上了?”

眼里闪烁着好奇与兴奋的光芒。

她知道萧策哥又要去“干大事”了,这些日子她几乎成了头号读者兼“书童”,追着看《鬼吹灯》,又最早拜读了《明朝那些事儿》的初稿,对萧策笔下讲述的明朝简首着了迷。

她甚至偷偷幻想过,如果萧策哥能写个关于宋朝,或者唐朝公主的故事该多好。

“嗯。”

萧策应了一声,侧身出门,反手带上了宿舍门,隔绝了朱亚文那“策哥加油!”的怪叫声和刘亦妃瞬间红透的耳根。

两人并肩走在落了一层薄雪的校园小径上。

刘亦妃努力跟上萧策的步伐,羽绒服摩擦发出窸窸窣窣的声响。

“萧策哥,人民出版社那边…谈得拢吗?他们会不会压价?” 她有些担忧地问。

这段时间她跟着萧策耳濡目染,也知道了些出版的门道,知道新人或者名气不够的作者很容易被拿捏。

萧策侧头看了她一眼,少女的睫毛上沾了一两片细小的雪花,很快又融化成细小的水珠。

他语气平淡,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这次,是他们需要我。”

他顿了顿,补充道:“《鬼吹灯》现在有多火,他们比谁都清楚。‘夜雨’这个名字,就是最好的筹码。”

刘亦妃看着萧策在雪中平静而自信的侧脸,心里那点担忧瞬间烟消云散,只剩下满满的信任和崇拜。

她用力点点头:“嗯!肯定行的!”

雪花无声飘落,落在少年深色的肩头,落在少女洁白的帽檐。

人民出版社那栋有着历史厚重感的苏式建筑,在细雪中显得更加肃穆。

门卫室的大爷显然提前得到了通知,核对了一下预约登记本上“夜雨”的名字,又看了看眼前过分年轻的萧策,和他身边漂亮得不像话的小姑娘,眼中闪过一丝惊异,但还是客气地放行了。

在传达室人员的指引下,他们来到位于三楼的总编室。

厚重的实木门被敲响,里面传来一个沉稳的男声:“请进。”

推开门,暖气和淡淡的油墨书香扑面而来。房间宽敞明亮,靠墙是顶到天花板的巨大书柜,塞满了各种书籍和文件。

一张宽大的深红色办公桌后,坐着一位约莫五十岁出头、戴着金丝眼镜、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的男人,气质儒雅中透着久居上位的威严。

他便是总编室主任,郑国源。

办公桌对面,还坐着两位年纪稍轻些的编辑,一男一女,都穿着得体的西装,眼神锐利,带着审视和好奇。

郑国源站起身,绕过办公桌迎了上来,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职业笑容,目光在萧策和刘亦妃身上飞快地扫过。

最后定格在萧策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你就是…夜雨老师?”

语气里有掩饰不住的惊讶。尽管早有耳闻作者很年轻,但亲眼见到本人,这年轻程度还是超出了他的预期。

旁边那个漂亮得惊人的小姑娘,则被他下意识地当成了作者的妹妹或亲戚。

“郑主任您好,我是夜雨,本名萧策。”

萧策伸出手,不卑不亢,姿态沉稳得完全不像一个十八岁的学生。

“幸会幸会!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郑国源热情地握住萧策的手摇了摇,又看向刘亦妃,“这位是…?”

“我同学,刘亦妃,陪我过来的。” 萧策简单介绍。

“刘同学你好。”

郑国源点点头,目光很快又回到萧策身上,“快请坐!小王,倒茶!”

那位年轻的女编辑立刻起身去倒水。

寒暄了几句天气和路上情况后,郑国源切入正题,语气带着感慨:“萧老师,你的《鬼吹灯》真是…石破天惊!

彻底打破了我们对通俗小说的固有认知啊!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类型,市场反响之热烈,实属罕见!”

他指了指办公桌一角堆放着的几份报纸和内部市场简报,上面赫然有关于《鬼吹灯》现象级热销的报道和分析。

“郑主任过奖了。”

萧策神色平静,将脚边的黑色旅行袋提起,放在厚实的地毯上,拉开拉链,露出里面厚厚几大摞打印整齐、装订好的稿子。

“今天带来的,是几部新作品的手稿。”

他将稿子一份份拿出来,摆在郑国源宽大的办公桌上。

“《明朝那些事儿》全系列,用一种更轻松、更网络化的语言解读明史。

《达芬奇密码》,悬疑解谜题材,涉及宗教、艺术符号学。

《暮光之城》全系列,西方奇幻爱情。

还有一部《盗墓笔记》,算是《鬼吹灯》同类型题材的延续和拓展。”

随着萧策平静的介绍,一本本厚重的手稿被摊开。


    (http://www.shu0xs.com/book/ACCBHH-1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0xs.com
书灵小说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