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温情假象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十三章 温情假象

 

郍承霄看着眼前的一切,他胸中翻江倒海,有愤怒,有悲哀,有对母亲不作为的失望,更有一种劫后余生的庆幸和对段知鸳腹中骨血的强烈保护欲!

他缓缓闭上眼,再睁开时,眼中只剩下帝王的冰冷与决断。

“来人。”

他的声音疲惫而沉重:“刘太医,谋害皇嗣,罪不容诛,凌迟处死!”

太后:“霄儿……”

郍承霄没有再看她,目光转向青阳公主,带着一丝复杂和感激:“皇姐,今日之事,多亏你了。”

青阳公主微微欠身:“为弟弟分忧,为社稷除害,是我的本分。”

她顿了顿,看向静月阁的方向,“鸳儿那边……”

“朕知道。”郍承霄打断她,眼中闪过一丝难以言喻的柔情和决绝,“传朕旨意,段氏赐居昭阳宫!加派三倍侍卫守护,太医十二时辰轮值!另命内务府总管即刻清查六宫,凡有异心者,无论何人,一律严惩!”

尘埃,暂时落定。

昭阳宫,是离紫宸殿最近的宫殿。

当内侍总管带着浩浩荡荡的仪仗和赏赐来到静月阁宣旨时,段知鸳正对窗而立。

窗外,阳光刺破云层,洒下一片耀眼的金光。

她听着那冗长的、宣告着她新身份和新地位的旨意,脸上无悲无喜。

昭阳宫?更严密的守卫?

不过是从一个精致的囚笼,换到了一个更大、更华丽的囚笼罢了。

真正的自由,远未到来。

昭阳宫取代了静月阁,成为段知鸳新的居所。

这里雕梁画栋,富丽堂皇,暖炉熏香,隔绝了外界的严寒。

郍承霄的旨意如同铁律,将这里打造成了一座固若金汤的堡垒,也打造了一个看似温情脉脉的囚笼。

怀孕的消息如巨石入水,激起了千层浪。

前朝后宫暗流汹涌,但都被郍承霄以雷霆手段暂时压下。

他对段知鸳的态度,发生了微妙而显著的变化。

暴戾的占有欲似乎被另一种更复杂、更小心翼翼的情绪所取代。

他开始频繁地踏入昭阳宫,不再仅仅是为了夜晚的占有。

有时是处理完冗长的朝务,带着一身疲惫而来,只要能安静地坐在她身边,看着她专注地翻阅他特意给她找来的地方志或兵法韬略。

烛光下,她低垂的眉眼沉静,偶尔因书中的精妙之处而微微蹙眉或展颜,那专注的神情竟比任何美人刻意的妩媚更让他移不开眼。

“鸳儿竟然这么专心,都不抬头看一眼朕。”

他会低声问,声音里带着自己都未察觉的柔和。

段知鸳便会抬眸,平静地与他分享她的见解,从某位名臣的治水方略,到边疆屯田的利弊,再到前朝覆灭的教训。

她的分析往往一针见血,角度刁钻,带着一种超越闺阁的锐利。

郍承霄起初是带着审视的心态,渐渐竟听得入神,甚至忍不住与她讨论、辩驳。

这是段知鸳精心维持的“安全距离”。

她将自己定位为一个求知者,一个利用帝王资源汲取政治养分的“学生”。

她刻意引导着这种互动,让郍承霄看到她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身体和腹中的孩子,更在于她的头脑。

她需要这些知识,为了自己,也为了未来可能的……自由或复仇。

每一次理智的交流,都是她筑起的堤坝,提醒自己保持清醒,不要沉溺于这虚假的温情。

随着月份渐长,孕期的不适悄然袭来。晨起的恶心,身体的沉重,莫名的情绪起伏……这些陌生的感受让一向冷静自持的段知鸳也显露出几分脆弱。

一日午后,她正对着舆图研究西北山川地势,一阵强烈的眩晕袭来,她踉跄一步,险些摔倒。

预想中冰冷的地面并未触及,一双坚实有力的手臂及时揽住了她。

她抬头:“承霄?你怎么来了。”

郍承霄不知何时进来,恰好看到这一幕。

他将她打横抱起,动作是前所未有的轻柔,小心翼翼地将她安置在铺着厚厚软垫的贵妃榻上。

他小心翼翼说:“怎么这么热的天也不让人去取冰块。”

段知鸳挣扎着让他放下:“我真的没事,不取冰块是因为我最近有些咳嗽,怕着凉了影响孩子。”

他并未立刻松手,而是半跪在榻前,一手仍护在她腰后,另一只手带着薄茧的指尖,极其自然地拂开她额前被冷汗濡湿的发丝。

“太医!”他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厉声吩咐宫人。

段知鸳靠在他怀里,能清晰地感受到他胸膛传来的、沉稳有力的心跳,这怀抱,带着一种令人安心的气息,驱散了眩晕带来的寒意和恐慌。

有那么一瞬间,她几乎要沉溺其中。

不!她在心底厉声警告自己。

这只是杞国帝王一时的关切,是对他子嗣的保护!

段知鸳,别忘了你是谁,别忘了他是谁!别忘了青阳公主的提醒,别忘了静月阁的冰冷,更别忘了……他母亲欲置你于死地的杀心!

“对了承霄,我有一件事想和你说。“

郍承霄:“只要是鸳儿想要的,朕都答应。“

“我想院子里清净一些,所以想把明珠送去姜贵人那里,明珠是太后的人,必然会好好伺候姜贵人的。“


    (http://www.shu0xs.com/book/ABFJBC-2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0xs.com
书灵小说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