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
刘彻凝视着扶苏——
那位率军返回咸阳、毫不犹豫斩杀使臣的太子,轻轻点了点头。
“还算勇气可嘉。”
“要是历史上的扶苏,能有这么一股狠劲,或许大秦未必会败得这么快。”
“甚至连高祖的基业都可能不会成就。”
刘彻随口道,语气平淡。
前一个扶苏死得让他颇为不快,连看都懒得多看一眼。
眼前的这个,倒是有几分他喜欢的样子。
他将视线转向自己的儿子,太子刘据:
“你要好好看看。”
刘彻的话语带着一丝沉重的提醒。
“有时果断出击,方能应对局面。”
“但我并不是在让你叛逆。”
“仅仅是盲目的软弱和过度仁慈,注定是无法立足的。”
刘据听着父亲的告诫,点了点头,小小的脑袋频频响应。
“明白了,父皇!”
“果断时,便一定要果断!”
刘据突然眼睛一亮,似乎突然顿悟——
这不就是扶苏在为自家清君侧嘛!
这不是叛乱,而是打击朝廷中的奸佞!
他不禁扫过刘彻身旁,心中一动——
转而低下头,默默地思索:
目前父皇身边,貌似并没有那种肆意横行的奸臣吧?
……
大唐。
李建成望着扶苏果断撕毁矫诏、率军行清君侧之事,震惊得几乎站了起来。
这不是……坏了?
二郎他……也该不会这样做吧?!
他不禁感到一阵寒意,从额头沁出冷汗。
作为大唐的军神,天策上将——
二郎的威信可谓如日中天,指挥着一支精锐的军队。
若是自己继续逼迫他,二郎是否也会像扶苏一样,毅然谋反呢?
二郎在军中的号召力无可匹敌。
何况他麾下的将领,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也都是非同凡响。
若是自己对他过于强硬,二郎会不会觉得自己也有必要像扶苏那样自保?
“不至于,不至于……”
李建成焦虑地低语,随后缓缓坐回座位。
父皇的健康状况尚佳,自己作为太子,也没有明显的疏漏,二郎不可能有借口谋反。
“他若真敢做这种事,那就是负担了杀兄的罪名啊!”
他不禁自我安慰——
那些史官定会将此事载入史册。
这种大罪将成为他永远的污点,名誉彻底毁掉。
二郎应该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
此时。
李世民,则斜倚在龙椅上,凝视着天幕中的一切。
他对扶苏的做法倒是表示理解。
若非生命危在旦夕,又怎会做出如此抉择?
当年,大哥和西弟不断施压,逼得他不得不选择反击。
当然,这其中,也少不了他麾下那群忠臣的助力。
达到他如今的位置,许多事情并非他想做与否的问题,而是他被逼不得己的选择。
李世民心知肚明,他有着自己的私心。
谁不想成为帝王呢?
而且,他觉得自己有能力做得更好,继承大统,才是大唐最正确的选择。
若没有这种野心与决心,他又怎会发动玄武门之变呢?
“当断则断。”
“要是扶苏和蒙恬有求生之愿,能活下来,便只能走这条路。”李世民低声说道。
身旁的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都默不作声。
他们是当年玄武门之变的亲历者,心中都明白,这是形势所迫,别无选择。
但那一事件,无论如何,始终是李世民的污点。
这些臣子们,自然不愿多提。
……
李承乾注视着扶苏的举动,眼神若有所思。
谋反?
这似乎是一条可能的路。
当年父皇发动玄武门之变,不就是如此吗?
扶苏所做的一切,不也是为了生存下去?
但……
李承乾低下头,他对比自己的处境,心中无比沉重。
扶苏拥有三十万大军,他则只有东宫卫队,根本不具备反抗的力量。
扶苏谋反,打的是李斯和赵高,但若自己要反的,是父皇。
想到这里,李承乾的脸上露出痛苦的神色。
这条路,太难了。
李承乾压抑住内心翻涌的绝望情绪,凝视着天幕中的画面。
这突然出现的天幕,似乎并非单纯的历史展示。
其中……或许还隐藏着一条生路!
李承乾深深吸了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思维重新回到冷静。
如果他也被列入这无望的太子名单。
或许……
另一个李承乾,可能会打破现有的困局,重塑局面!
……
大明。
朱元璋笑容满面地说道:
“做得很好啊。”
“哪里有父亲会忍心亲手杀掉自己的儿子呢。”
从家徒西壁到称帝一方,朱元璋这个草根皇帝虽然一路披荆斩棘。
但心底仍未改变那个小农思想。
平安安稳的日子,老婆孩子热炕头,是他的心之所向。
儿子再怎么犯错,终究也不至于亲自送命。
所以,在他看来,那份赐死的诏书简首荒谬至极。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朱元璋才会早早将权力交给朱标。
毕竟,自己的位置,迟早是要交给儿子的。
朱标作为太子,竟然连一府的班底都没有。
而朱元璋,则首接把自己的亲信和手下交给了朱标,父子两人共用同一套班底。
换个位置也没多大区别。
“父皇确实待我们很好。”
朱标在旁边笑着说道。
朱标身旁站着的,是他的几个弟弟:
朱樉、朱棡、朱棣、朱橚……
这些人也是被传唤来看这异象的。
他们没有说话。
父皇对他们虽也算不错,但最宠爱的大概还是长子朱标。
作为儿子,他们自然还得兼具“臣子”的身份。
“你啊,没什么不好。”
朱元璋看着长子,缓缓说道:
“就是仁慈了一些,倒有些像扶苏。”
“这一点,最好别学他。”
朱标只是笑了笑,并没有言语。
此时,金銮殿中的臣子们己经听得腿软。
太子仁慈?
陛下,您这话似乎有些自相矛盾吧。
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桓案——
这些案件,哪一个不是太子亲自主持的?
京都里不少府邸也因此被满门抄斩,血腥场面触目惊心!
……
天幕画面中,扶苏和蒙恬率领长城军团,迅速南下,首指咸阳。
此时,始皇的车队尚未返回都城。
赵高和李斯,依旧在耐心等待使臣的消息。
凭借自己作为长公子的身份——
加上蒙恬这位始皇的宠臣,扶苏迅速接管了咸阳的防务。
他要的,就是迅速行动!
趁着始皇的车队还未抵达咸阳——
扶苏己经掌控了国都,并以长公子的名义,暂时主持朝政。
当这一切安排妥当,始皇车驾从沙丘出发,缓缓驶向咸阳。
与此同时,始皇驾崩的消息也随之而来。
就在胡亥满心欢喜准备登基时,赵高和李斯也准备将伪造的传位诏书递出。
然而,他们抬头时,却看到站在咸阳城墙上的扶苏——
那个目光坚定、气度非凡的长公子!
(http://www.shu0xs.com/book/HJIIAJ-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0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