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
秦始皇嬴政虽然吞并六国,雄才盖世。
但他擅长的是驭人之术,并非亲上战场。
始皇素来认为,帝王无需亲征。
只需指令一下,自有猛将攻城掠地。
帝王依靠的不是刀枪,而是权谋和布局!
如今蒙恬远驻上郡,领守边疆。
始皇便召集咸阳城中将帅,集思广益,为燕王破局之法出谋献策。
一众将领围观战局图,见到双方兵力悬殊,皆露难色。
燕王不过数万兵马,而朝廷则坐拥数十万大军!
资源、地盘、兵员、粮草……朝廷方面全面占优。
单论战略纵深与补给线,燕军根本无从抗衡。
将军们不禁喃喃:
“这等仗,就算武安君复生,也未必能赢得下来吧……”
始皇虽非行伍出身——
但见属下将军们一个个面露难色,也不难猜出这仗打起来有多吃力。
“既然无计可施,便看看那朱棣是怎么下的棋。”
他语气淡然,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势。
如今六合归一,本应休养生息,兵锋入鞘。
但自从和刘彻、李世民等人一番推演后——
始皇才惊觉,大秦的疆域在历代王朝中竟然称不上辽阔。
这让一向雄心勃勃的秦始皇如何能忍?
所谓千秋万载,岂能局限于疆土?
“朕的大秦,还远未至巅峰啊!”
……
大汉!
汉武帝刘彻目光紧锁天幕中的战图。
就如同他曾注视着北击匈奴的形势图一般凝重。
刘彻原想召人共议,但思及卫青、霍去病等尚未归来,只得摇头叹息。
幸好他本身精通兵法,心思缜密。
才一眼望去,他就挑眉轻咦。
“这两方的实力对比,竟悬殊至此。”
“纵使朱棣再神勇,也难敌如此庞大的朝廷军力。”
“按常理说,这一战应是朱允炆胜券在握才对。”
刘彻神情微愕,眼中满是疑问。
从后勤到兵员,朝廷方面几乎处于碾压地位。
他沉吟半晌,脑海里却蹦出一个令人无语的想法——
朱允炆,是怎么输的?
……
大唐!
李世民身为马上皇帝,历经无数战阵,自然对这种大战充满了兴趣。
他目光紧盯天幕之上,不由得热血翻涌!
论排兵布阵、纵横捭阖——
他自诩不输古今任何一位雄主。
尽管他因为魔改视频气得几乎破防!
但这并不妨碍他继续深入剖析靖难之役的局势。
“颇有些看头。”
李世民一眼看穿了双方的实力悬殊。
想赢下这一战,几乎是登天之难!
“北平虽只一隅之地,却是燕王的根基所在,必须死守。”
“守得住,尚有转机。”
“而守不住,便大势己去。”
“换做我是朱棣……”
“得迅速扩军!”
李世民手指一划,指向了大宁——
那还有几万精兵,未归朝廷也未入燕营。
“命人死守北平!”
“夺得大宁兵权,再图后计。”长孙无忌开口:“但即使如此,形势仍不乐观。”
“孤城北平,要坚守下去......实属艰难。”
“………”
房玄龄也补充道:“北平乃朱棣根本之地。”
“一旦失陷,败局便几成定数。”
北平,就是朱棣的命脉所在。
失去老巢,何谈抵抗?
妻儿、将领亲眷尽为人质,还怎么打?
即便朱棣仍有斗志,部下也必然人心惶惶。
“哪怕北平守住,局势依然被动。”
“朝廷尚有数十万兵马压境。”
“该如何一战制胜?”
身为天策上将的李世民,也不由得陷入深思。
若换作他亲自领兵,或许还能拼一拼。
但若站在朱棣的立场,这仗几近无望。
“朱棣……难不成他确实有奇计,胜我一筹?”
李世民默默沉思着。
……
在几位皇帝眼中,朱允炆自登基以来,步步误判。
其一,是活生生逼死了无害的湘王朱柏,使得宗室尽寒,靖难祸根由此而生;
其二,是轻率放归朝中质子,令朱棣无所忌惮举兵叛乱;
其三,则是临战易帅,罢免了经验丰富、老成持重的耿炳文。
但纵然朱允炆多有过失,朝廷仍占据明显上风。
在李世民看来,朱棣的胜率怕是不足三成!
就算换他自己亲征,胜算也不过西成左右。
因此,接下来靖难战役的发展,引得众多皇帝格外关注。
他们都想知道——
朱棣究竟使出什么神来之笔,竟逆转乾坤!
或许,这将成为战争史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章!
……
天幕画面仍然在继续。
此时朝廷只有两条路——攻,或守。
由于明太祖杀尽开国功臣,旧将寥寥;
而朱棣久镇北地,兵精将勇,朝廷难与之抗衡。
李景隆接替帅印后,自然选择了主动进攻。
而在此前朱棣与耿炳文对峙期间,宁王手下的劲旅则成了关键变量——
成为朝廷与燕军争夺的对象。
宁王态度暧昧,既未助燕,也未抗命朝廷。
可藩王之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燕王若败,下一个就轮到宁王!
宁王麾下拥兵不弱,自然格外引人注目……
此时,三朝老臣齐泰再次发力。
他顾虑辽王与宁王可能助燕,于是建议朱允炆下诏召诸王入京。
朱允炆依计而行,派人送诏。
辽王接旨之后,从海道赴京。
宁王却以各种理由拖延,拒不动身。
朱允炆一怒之下,削去了宁王的护卫权!
而此刻朱棣也未闲着。
他决定亲自南下奔袭大宁——
交由长子朱高炽坐镇北平。
而自己则挥军夺取永平之后首入大宁。
进入大宁后,朱棣迅速控制住了宁王,将其精锐“三卫军”尽数掌握。
宁王朱权被逼无奈,只能被迫倒戈!
其实他根本没有选择余地!
若站在朝廷一边,最理想的结果是平定叛乱,但事后也难逃削藩命运;
最坏的情况则是燕王胜出,届时与其为敌的宁王也难逃厄运。
两种结局差不了多少!
若投靠朱棣,虽有失败被杀的风险。
但若成功,或能保全藩位。
朱允炆一纸圣旨召其南下,他拒绝了。
再加上朝廷拔掉他的护卫,这一切摆明了是在逼他走投无路!
于是,在朱棣布局和朝廷逼迫下,宁王最终站入了燕军阵营——!
(http://www.shu0xs.com/book/HJIIAJ-7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0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