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
“李承乾这脾气,朕倒是颇为中意。”
汉武帝瞟着天幕,哈哈笑出声来。
尽管李世民被李承乾怼得话也说不出来。
但刘彻却对李承乾那股不屈之气尤为赞赏!
果决凌厉,性格如刀!
如此,方为储君之资!
“据儿,你在这方面,需得向李承乾看齐。”
他指着天幕教导道。
随即,又似乎想到李世民被怼得无语的模样。
立马转口:“但子待父,还需守礼,忤逆之言切忌再犯。”
“以后你可不准这般放肆。”
武帝稍稍设身处地一想,便觉得内息翻涌难平。
实在太顶!
绝不能让刘据也走上这条路!
此时。
刘彻见秦始皇己表态安抚李世民,自己也跟着发出一则弹幕。
汉武帝:
【世民公务缠身,对子疏忽,实属常情。】
【此子果烈,朕心甚喜。】
【倘若世民能借此反省父子之道,重修情谊,日后大唐或将因这储君而愈发光辉,传世千秋,可成美谈一章!】
大明。
原本偷乐的老朱,也顿住笑意,发弹幕为李世民撑场。
【太宗切勿过分悲伤。】
【吾亦知此种苦楚,倘若将来吾子犯错,数十载苦心栽培瞬间崩毁,更牵动国本,焉能不痛?】
【幸好尚有转机,父与子之间,本无鸿沟难跨。】
见李世民在画面中频频破防,老朱不由暗叹。
世间变化实在令人咂舌。
史书中那位所向披靡、开创盛治的唐太宗李世民,竟会被亲子逼得几近晕厥。
真有趣!
这天幕,越来越有意思。
“不知下一位储君将是何人……”
“唐宗之后,大约轮到宋室吧。”
“不过我记得,宋祖赵匡胤貌似并未立太子,帝位最后落到了胞弟赵光义手中。”
“………”
老朱心中暗自猜测下一段视频将展现谁的意难平。
天幕似乎是按各朝代先后顺序依次播出。
继秦、汉、唐之后,不正是大宋么?
再往下,才轮到我朱家天下。
“这一代传位于标儿,肯定是稳妥妥的,不会出什么篓子。”
“可后头那几辈子孙,恐怕在储君这档子事上,难保不会出点妖风邪气。”
朱元璋心中暗自琢磨。
……
永乐时期。
朱棣轻抚胡须,心里盘算自家的事。
这一点,他倒不至于步唐太宗的后尘。
目前身子骨尚可,那仨小子一时半会还不敢翻天。
但等他百年之后,情况就很难说了。
若想杜绝第二场靖难,他必须提前布下退路。
“储位不可随意动摇。”
“况且高炽在朝中威望颇高,百官皆推戴。”
朱棣默默在心里念着。
他没张口去安慰李世民。
因为朱棣自己也没想好该怎么对老朱表态。
他可不能学那李承乾,一通火力输出把亲爹整不会了吧?
“父皇,不是我想坐那把龙椅。”
“实在是太子哥他不让我活路啊!”
“………”
朱棣忍不住一声长叹。
他是真没种那样回嘴老朱。
朱棣对李承乾的敬意,是一天比一天多。
败得彻底,却仍有胆量在太极殿内顶撞父皇、质疑天子!
若不是心志刚强,怎能走到这一步?
是个血性男儿。
只可惜命数实在是太薄了。
……
太极宫中。
李世民神情凝重,许久没有作声。
方才“李承乾”的言语,每一句都仿佛千钧巨石,重重压在他心上。
令他几欲透不过气!
在长孙无忌等人劝解之后,他才稍觉轻松。
他望向天幕中浮动的弹幕,沉思数秒后,才回应道:
【子不教,父之过,诸位见谅。】
【承蒙安慰,感激不尽。】
此刻的李世民,不仅因儿子的行为而震怒,还倍感颜面扫地。
若需用寥寥词汇来概括他此时的局面与内心。
当众出丑。
社会性的死亡!
在诸多古往来今的帝王面前,被自己亲儿子说道到神伤……
这等场景,换作凡人也难堪。
何况他乃九五之尊!
再者,李世民向来心高气傲,如何咽得下这口气?!
可形势己成事实。
就算他再无法接受,也无可奈何。
“等会应该还会有另一个承乾现身……”
李世民心底默默思忖。
按照之前所见,天幕之中通常会现出两位太子。
首位是未来所发生之事。
其后者,是经天幕修订之后的版本。
想来,第二位“承乾”应当不至做出如此之举。
“那个承乾,或许才是我父慈子孝的好儿郎。”
念及此处,李世民才稍觉心安。
他巴不得快些进入下一段视频。
此刻每时每刻都如坐荆棘,坐立不宁。
不过,眼下的视频尚未终止,李世民唯有强自镇定。
他稍作整理情绪,再次把视线投向天幕。
……
画面中。
李承乾自太极宫离去后,天幕上便不再见其人影。
紧接着画面一转。
只见李世民与几位朝臣齐聚殿内。
他们正商讨如何处置那些参与叛乱者。
龙椅上的李世民,泪水不止地滑落。
“侯君集有功在身,是否……可免其一死?”
李世民语气中略带试探。
侯君集曾屡建军功,亦随他发动玄武门事变,是凌烟阁二十西功臣之一。
李世民心中确实难下杀令!
尽管侯君集牵连太子之谋反,他仍不忍动杀机。
但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却毫不留情地反驳。
“侯君集虽有功,然反意昭昭,应依法处死。”
“若赦其死,李元昌等亦应宽恕,此例一开,将乱纲常。”
“日后功臣倘若效仿,又当如何收拾残局?!”
听闻群臣所言,李世民眼中泪水更甚。
他知道,侯君集命难保啊。
“君集啊……”
“此地便是你我诀别之所。”
“再欲相见,唯有梦中凌烟。”
带着泪光,李世民终究宣下死判。
而侯君集之后,还有一众待处者。
李世民神色愈发凄然。
“杜荷,是如晦之子。”
“赵节,是我亲姐所出。”
“提起每一个,心中都如刀绞。”
“………”
参与叛乱者还包括李元昌、李安俨等人。
李世民皆感不舍。
可法律如山!
谋逆大罪,唯有一死!
若律法不公,岂不让天下动荡不安?!
(http://www.shu0xs.com/book/HJIIAJ-3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0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