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如果他废了承乾,长孙在九泉之下,会不会因此寒心?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9章 如果他废了承乾,长孙在九泉之下,会不会因此寒心?

 

此刻。

苏文欢喜地向刘彻报告:

“太子藏匿在泉鸠!”

“地方官己开始追捕。”

刘彻冷冷地望向苏文!

这几日来,刘彻逐渐恢复了清醒。

听见苏文如此详细地报告太子的情况,心中不禁生出疑虑。

几天后。

刘彻得知太子自缢的消息时,瞬间呆立不动!!

失去儿子,是人生最大的悲剧。

然而,汉武帝不仅失去了儿子,还失去了妻子、女儿和孙子!

在这场血腥的动乱中,更多的皇亲国戚也被牵扯其中。

不久,刘据的尸体被送回了长安城。

长安百姓自发夹道送迎太子尸体。

当刘据的尸体进入皇城,汉武帝心中充满愧疚与不安!

他回忆起自己的父亲景帝。

当年景帝为了确保他顺利登基——

曾不惜清除一切威胁。

但如今,躺在他面前的,却是儿子和孙子的尸体。

年老的帝王凝视着眼前的遗体,默默流下了眼泪。

天幕影像逐渐黯淡。

【太子刘据的鲜血,染红了未央宫的青砖。】

【这位亲手培养的继承人,在巫蛊之祸的火焰中,彻底化为灰烬。】

【数万冤魂随之而去,卫氏一族满门抄斩,长安的烟火不再是炊烟,而是焦土和符咒的气味。】

【昭帝年仅八岁登基。那一夜,钩弋夫人用绫罗扼住了最后一丝帝王温情。】

【自此,天下不再属于刘姓,而成了权臣的棋盘。】

【江充的党羽在火焰中化为焦土,武帝的罪己诏也无法恢复太子受冤的目光。】

【这场血腥的悲剧,终使强汉步入衰败的开端。】

【而盛世的序曲,在未央宫废墟中悄然奏响。】

【………】

随着旁白的结束,这段影像逐渐消失,未央宫里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刘彻坐在龙椅上,眼神空洞,目光呆滞地凝视着屏幕中黑暗的天幕。

皇后卫子夫临终时的绝决。

太子刘据的果断选择。

以及长安百姓的无辜死亡。

这一切在刘彻的心头激起了无尽的波澜!

他一度认为自己是雄才伟业的代表。

在他的治下,汉朝彻底改变了对匈奴的战略,打破了以往的僵局。

扩展疆土,版图增加了一倍。

实行推恩令,巧妙消除了藩王的威胁。

废除了百家学说,独尊儒术,极大地增强了中央集权!

他确信,历史将铭记他这一代英明的帝王,定会给予他千古一帝的称号。

然而,刘彻从未想过,自己的晚年会如此凄惨!

是的,凄惨!!

曾经的雄主,在暮年竟被权臣蒙蔽,害死了自己的皇后、儿子、女儿和孙子!

更让大汉从巅峰走向衰弱!

更为可怕的是,这一切为大汉的外戚干政埋下了隐患!

刘彻的内心充满了无尽的愤怒,同时也掩不住深深的羞愧。

他低头看向站在一旁的太子刘据。

看完天幕影像的刘据,似乎发生了某种变化。

他默默站在父亲身前,言语己然消失。

刘彻看着沉默不语的儿子,张了张嘴,却始终没有发出声音。

……

大秦。

“这武帝,确实是个雄才大略之主。”

“却在晚年被奸佞之人玩弄,真是可惜。”

“………”

始皇突然感到一丝安慰。

自己同样被誉为千古一帝,亦是遭遇了奸人挑拨,令朝政动荡。

但他至少在活着的时候,赵高、李斯等人未敢造次。

即便有些不满,也只能藏在心底,不敢明言。

而武帝却被苏文、江充这些人玩弄得团团转,最终逼死了自己的皇后与儿子。

始皇突然觉得没那么失落了。

看来,千古一帝在太子之事上未能妥善处理的,远不止他一个人!

……

大唐。

李世民静静地回忆着天幕中刘彻晚年那悲伤的面容。

突然间,心中涌起一阵痛楚。

他想到了承乾。

如果当年他废掉了承乾的太子之位,

那承乾会做出怎样的反应?

会不会愤怒过激?

青雀是否会放过他?

李世民不想重蹈刘彻的覆辙!

他无法忍受再度逼死自己的儿子!

卫子夫的死,也让他想起了己故的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临终时,依旧忧心承乾的未来。

如果他废了承乾,长孙在九泉之下,会不会因此寒心?

“唉………”

李世民深深叹息。

秦始皇、汉武帝都是赫赫有名的帝王。

可在处理太子之事时,却都未能妥善应对。

他自己,绝不能重蹈覆辙!

……

唐太宗时期。

东宫之内。

李承乾抬头望向天空,紧握双拳,目光中满是凝重。

“失败了……”

刘据的自缢之死,令李承乾的内心笼罩上一层沉重的阴影!

尽管他早己知晓戾太子刘据的结局,心里依然不免泛起阵阵波澜。

目睹刘据的起义失败——

最终以自缢告终,心中不禁升起一股难言的感触。

起义失败,这几乎是唯一的结局。

如果自己也走上这条路,最终的下场,不也会与刘据无异?

“接下来该如何做……”

李承乾的脸上浮现出几分犹豫和忧虑。

他若想逆转局面,唯一的选择就是发动叛乱。

然而,叛乱真的是一条容易的路吗?

刘据的惨痛经历便是警示。

如果无法迅速掌控全局,结局注定只有失败。

更何况,父皇李世民的深不可测,岂是易与之争锋的?

李承乾的心中逐渐升起一股不安,情绪也开始变得混乱。

深吸一口气,李承乾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

天幕上,刘据的历史一幕幕再度上演,应该还会再放一次。

或许,这一次,刘据能成功。

他可以从刘据的失败中汲取一些成功的经验教训。

……

洪武时期。

朱元璋目送刘据兵败自杀,长叹一声。

“何苦至此……”

“父与子,怎能闹成这般地步!”

接着,他的目光转向身旁的儿子朱标。

“若有一日,我送你去世,白发人送黑发人,恐怕比起武帝更加伤心。”

朱标是朱元璋一生心血的结晶,是他亲手培养出来的继承人。

如果朱标英年早逝,朱元璋无法想象自己会陷入怎样的痛苦。

“但标儿放心,父皇绝不会像武帝那样,和自己的儿子闹到这种境地!”

朱元璋笑着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自信。

他笃定自己不会走武帝的老路!


    (http://www.shu0xs.com/book/HJIIAJ-1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0xs.com
书灵小说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