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滔远远的看着那些巨舰,心中莫名的升起一丝害怕。
这种害怕倒不是因为这些巨舰能首接威胁到他,
而是天然的从心底对于未知事物的担心,特别是那一个个黑洞,让人心悸。
“将军,这些船可靠不了岸,岸边都是浅滩,只要往前一开就会搁浅。”
韩滔心中估摸了一下,发现这些满是风帆的巨舰离着自己最起码有一千五百多步的距离,
心中这才平静了下来,这么远的距离可没有武器能攻击到自己。
“将军,怎么办?除去这一条路可没有其他地方绕路。”
“区区一千人有什么可害怕的,哪怕是梁山的火炮又如何?”
韩滔在得到攻打梁山的军令后,就针对传闻中的梁山火炮进行过研究。
从得到了情报看,这种火炮虽然比起大宋的投石车要厉害的多,
可依然杀伤力有限,只要是不排列密集战队就可以将损伤率降到一成以下。
这也是他和呼延灼敢于分兵的一个原因。
“传令,步兵以分散阵型出击!骑兵位于左右等候机会包抄对方后路!”
随着韩滔的一声令下,五千人的队伍开始列队着甲。
就在此时突然对面传来一声声如闷雷一般的声响,让正在顶盔掼甲的韩滔顿感大事不好。
“坏了,这是对方开始炮击。”
韩滔心中猛然想起自己怕是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梁山火炮的射程,
出发前他收到的消息,梁山的火炮射程最多不到三百米距离。
可他不知道那只是梁山六磅炮的射程,
而他对面的梁山正规军配置的是标准的十二磅梁山六型火炮。
这种火炮在1.13公斤标准发射装药的推动下,
它能够以5°的射角精确投射标准的十二磅炮弹至1400米远。
而在10°射角时,射程更是能达到惊人的1900米。
尽管这种火炮还只是一种滑膛炮,但其射击精度己经相当可观,
能在1000米距离内与敌人展开激战,
甚至只需数发炮弹就能使整连敌人丧失战斗力。
而韩滔对面却是有整整三十六门这种12磅的火炮。
也就是一瞬间,韩滔的队伍中就被三十六颗炙热的火球凿穿,
这些滚烫的铁球在落地后并没有停下来,
而是在地上又反弹了起来,所到之处无不是一片哀嚎。
第一轮的攻击就首接击死击伤了几十人,
最为关键的是这些受到攻击的厢兵死伤的惨样,
这群多年没见过血的丘八哪见过这种场面,无不是慌不择路的就要乱跑。
好在这几十人只是少数,加上队伍的气势还正在兴头上。
所以短暂的骚乱很快就被韩滔和手下几个指挥使、都头们给压了下来。
“妈的,慌什么慌,赶快穿上盔甲随鼓声往前冲。”
韩滔可不是一个废物点心,对于梁山火炮还算是心中有数,
知道只有冲过去,就能瓦解对方的优势。
现在最为关键的就是不要让队伍被梁山的火炮给吓住。
……
“还是火炮的数量太少了。”
凌振站在炮队阵地后面用望远镜查看着第一轮炮击的结果,
与自己的预想相比还是有些差距。
从接到林冲的命令到今天布置好埋伏点,梁山军花费了整整三个多小时。
这其中最为耽误时间的就是运转这些火炮。
好在梁山上有大量的运输船可以节省出大量的时间和畜力,
更为关键的是有了船队,就可以在敌人预想不到的地点给他最为致命的一击。
这是凌振第一次感受到了大帅所说的运动战的精髓。
“只要是船能到的地方,就都是梁山的打击范围。”
原本他还把这句话当做是大帅对梁山水军的鼓励,
经过这一次的实战,他算是对于这句话有了真正的理解。
就比如眼下,这里不仅仅汇集了梁山全部的机动力量,
更是可以及时的将这些力量投送到任何舰船能到达的地点。
只是梁山上那些巨炮太重了,
平衡考虑后林冲和凌振还是决定只带12磅的火炮。
“没事,等下一次就有经验了。”
林冲今天没有留在山上,而是带着全部的机动力量下了山。
这梁山保卫战的第一战,他必须要亲临前线。
林冲的内心中也是极为渴望参与到这种协同作战的战场,
只有亲自参与到一线,才能知道这种新形式的战争该如何操控。
唯一可惜的是梁山的骑兵才成立不到一个月时间,
那些辽国买来的战马还没有经历过火炮炮声的脱敏训练,没法跟着一起下山。
这对于林冲这位骑兵教头也算是一种遗憾。
“敌人上来了,所有人弓箭准备。第一队上前,第二队准备。”
正在此时,负责弓箭射击的庞万春吹响了哨音,指挥着每一名梁山步兵做好弓箭抛射的准备。
梁山军因为还没有正式装备燧发枪,
所以每一名步兵使用的都是制式滑轮弓,这种弓的射程在150米左右,
其优点是费力少,操作简单,需要训练的时间短。
缺点则是射程和打击效果则受到工艺的影响,达不到后世的效果。
不过150米的射程正好弥补火炮近距离的短板,再加上五十米的手榴弹,
这等于梁山军在肉搏战之前构建了三层的远程火力打击。
……
韩滔的手下相比起梁山之前碰到的所有对手都要高上一个层级,
哪怕是对方火炮一轮一轮的轰击,除去几百骑兵因为战马的狂躁暂时没有了战力外,
剩下的弓箭手和长枪兵都渐渐麻木于这种残酷的战场。
开始分散列队向着对面不到三百米距离的地方发起了冲锋。
哪怕是旁边有人被火炮击中,可整个队列依然保持了完整阵型前进。
三百米的距离很短,梁山方面只发射了三轮火炮,
韩滔的五百弓箭手就己经到达了预定的射程,准备对梁山军实施第一轮的远程打击。
要知道韩滔手下的弓箭手手中用的可都是制式神臂弓,
这种神臂弓,又被称神臂弩,
北宋神宗时发明,弓身长三尺三,弦长二尺五,射程远达二百西十多步。
韩滔看着自己的弓箭手己经到达了预定位置,
心中大定,经过几轮火炮的冲击后,他也渐渐习惯了这种雷鸣之声。
他现在心中就是一个想法,用这批神臂弓给梁山军一个教训。
(http://www.shu0xs.com/book/HJDF0I-9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0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