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迁,你小子又偷懒了不是。”
“二郎,哪有,我就是腰有点酸站起来活动一下。”
“男人可不能说自己的腰不好,你这是找打呀。”
武松上前对着时迁就是一脚,却是被时迁轻巧的躲了过去。
“二郎,你咋说动手就动手呀。我又不是不干活。”
时迁见武松是生气了,也只好拿起手中的镰刀,
开始老老实实的收割稻子。
如今正值七月下旬,为了保证周边百姓能及时收粮,
他们这两千刚从新兵营出来的新兵蛋子,
全部被分派到了梁山周围各个乡镇的稻田里,
帮着老乡们收稻子。
眼看着天上乌云密布,说不定马上就会有一场暴雨将至,
所以大家都狠命的在挥着镰刀。
武松作为这几百人的队长,刚一抬头就看见时迁这家伙还敢伸懒腰,
于是气不打一处,上去就要给这个平常总爱搞小聪明的时迁来上一脚。
当然武松也不是真踢,就是要时刻提醒时迁不能忘了那一根弦。
好在他们将村里全部水稻田收割完毕时,
天上也没有落下一滴雨,让武松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不过武松却是一点都没有清闲,
而是招呼手下把所有稻子捆好,拉到村里的打谷场进行脱粒。
由于现在每个村都有梁山免费分发的脚踏打谷机,
所以当天快要黑的时候,这几百亩地的水稻就全部脱落完毕,
只等着明天有个好天气可以拉出来晾晒。
“娃,喝口绿豆汤。”
村里的大娘老嫂子看见武松、时迁他们都忙完了,
连忙端过来几大桶的绿豆汤,用碗盛好后一个个送到这些梁山子弟兵的手上。
“大娘,这绿豆汤真甜。”
武松光着膀子,身上晒的黢黑油亮,
可那两块线条分明的胸大肌,却是无时无刻吸引着姑娘和小媳妇的目光。
时迁看了看自己的搓板又看了看远处那些女人的目光,只能干生气,
谁让他怎么吃怎么练还是一副排骨身板。
“娃,甜你就多喝几碗,管够。”
“好的大娘,我自己来。”
武松又喝了一碗绿豆汤,招呼大家都穿好了衣服后,
才对着旁边的司号手说道:“吹集合号!集合!”。
“滴滴滴,滴滴答!”随着急促的集合号在村子上空响起,
很快在王家村的两百人队伍就在打谷场上快速集合了起来。
“报数,1,2,3,4……”
“武队长这就要走吗?不留下来吃饭,馒头都蒸好了。”
“大娘这是我们梁山的纪律,我们不能占老百姓一丝一毫的便宜。”
“这是谁定的规矩,吃一顿饭咋了,我们都是心甘情愿的。”
旁边的村长一听武松他们要走,一下子就不愿意了。
“老村长,这是我们大帅定下了的规矩。
我们每一个梁山士兵都要遵守。”
“天王定的也不行,武队长大家不能就这样走,
让你们走了我这是要被乡亲们戳脊梁骨的。”
武松笑着躲开了老村长的挽留,一挥手带着队伍向村外走去。
而那些个大姑娘小媳妇此时却也是着急,
一个个从墙后面跑出来,将篮子里的煮鸡蛋拼命的塞到战士们的口袋里面。
甚至还有几个战士胸前的口袋里面被塞了香囊。
当然武松武二郎收到的香囊最多,让在他身后的时迁更是郁闷无比。
很快队伍就出了村口,当武松回头看去,那些个乡亲们却是一个都没有走,
而是站在村口挥着手依依不舍,
甚至有几个老人却是跪在那里,
对着梁山的方向不住的磕头。
队伍出了村子没有多久,就与其他几个小队在大道上汇合,
一面面梁山的红色军旗在夕阳下迎风飘扬。
武松大步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心中满是自豪,
那是一种他从未体验过的感觉,可他也说不出来这是什么感觉。
就觉得心中暖暖的,仿佛有一个太阳一首在心中指引着自己前进。
时迁心中也是如此,他从来就没有体验过这种被百姓热情包围的场面。
可如今到了哪里,只要是百姓看见他们身上的军装,还有那一面红色的大旗,
所有人都会把他们当做亲人一般,送上各种好吃的。
这种亲情的滋润让一首都是自诩孤家寡人的时迁,
每次想起都有一种要流泪的冲动。
“焦挺,把大旗给我举的再高点。”
“好的队长!”
“石勇,你起个头带大家一起唱支歌。”
“队长,唱哪一首?”
“就从打靶归来开始好了。”
石勇得了武松的吩咐,转过头对着身后的战士喊道:
“我起个头大家跟着我一起唱:
日落西山红霞飞,
战士打靶把营归把营归!唱!”
很快五百人的队伍上空就响起了嘹亮的歌声,
每一名战士放声高歌,愉快的心情随风飞扬。
引得路上的商旅和归家的老农、学生都驻足观看,
眼中全是像是看自家子弟一般的温情。
而很多人也跟着这歌声哼唱了起来:
“胸前红花映彩霞,
愉快的歌声满天飞,
Mi so la mi so,
La so mi do re,
愉快的歌声满天飞,
一二三西。”
……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内,梁山周边的各个村庄里面,
到处都是在帮助老乡抢收水稻的子弟兵们。
为了赶在暴雨来临之前把水稻收完,
梁山甚至只留下了最低的防卫力量,
全部官兵都被派了下去。
让周边几万亩稻田上到处都能见到梁山的红旗飞扬,
一支支支农小队忙碌在田间地头,村口打谷场上,
而各个村庄里面,一出出鱼水情的画面也感动着大家。
水稻熟了几千年,可这样的队伍他们还是第一次碰到。
帮忙收稻不算,还帮着干各种农活,打扫院落,修房打水。
特别是那些孤寡老人更是被照顾的无微不至。
老百姓们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的心意,
一时之间陈彪的生祠和牌位就遍布在梁山周围大大小小的村落里。
很多老人每天第一件事就是给陈彪的牌位上一炷香。
他们不求别的,就是祈求这样的队伍能一首在这片土地保护着他们。
(http://www.shu0xs.com/book/HJDF0I-7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0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