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归航。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9章 归航。

 

“大帅,前面就是首沽寨了。”

阮小七放下手中的望远镜,

站在桅杆最上面的吊篮里面大声喊着。

然后很麻溜的从吊篮上面顺着绳索爬了下来。

“速度还是太慢了。”

阮小二对这个七弟一点都不客气,

一下来就用脚踢了他一下。

“落帆停船,放小舟。”

陈彪一声令下,手下们一个个按部就班的忙了起来。

不一会整条风帆训练舰就停到了首沽寨的外海,

随后两艘小艇被放了下来,

阮小七和李三船分别带着几个水手上了小艇,

向着首沽寨的水道逆流而上。

陈彪这时和阮小二站在船头,

拿着望远镜关注着两艘小艇的一举一动。

说起来,这是他们一行人从东营海港出海的第十五天,

而这一艘名为‘破浪号’的风帆训练舰则是系统升级后,

陈彪花费水德值从系统中换出来的,

也是系统中唯一可以换取的海军战舰。

这一次系统升级到2.0版本,

第一个变化就是地图从梁山周边一下子扩大到了渤海湾。

只不过系统地图上面的渤海都是一片灰暗,

只有自己驾船探索后才会把地图打开。

系统的第二个变化就是多了很多海军的设施和海军训练加成。

在原有的基础上,会获得水德30%的建造加速和训练加速。

像阮小七、阮小二这些水军统领,则会获得独有的海军技能加成。

如阮小七获得了视距瞄准加成,阮小二获得了火炮命中率加成。

此外梁山海军的士兵也有10%的海上技能加成。

可以说,系统这一次升级就是为了支撑梁山海军的建立。

而对于陈彪来说,最为开心的则是他终于回到了自己熟悉的赛道。

特别是那一艘风帆训练舰,这可是他前世最喜欢的大玩具。

虽然这一艘风帆训练舰的相比后世真正的‘破浪号’要小,

而且只有风帆动力,可在陈彪看来他己经是这个时代最完美的训练舰。

该船型号为三桅巴克船型,帆面积为2300平方米,

船上载有三层火炮共六十门(10门60磅, 8门30磅,16门18磅,26门9磅)。

舰长90米,宽12米,吃水5米,满载排水量1850吨,

舰员额定66人(其中20名军官),可搭载180名学员。

三千多年前,人们便开始借助风力和帆片赋予船舶动力。

17世纪初,风帆战列舰开始大行其道,成为当时海战的主角。

蒸汽机时代的到来,使风帆战舰渐渐退出海战舞台,

而代之以用蒸汽、内燃机等作为动力的战舰。

但这种巨变,并没有使风帆战舰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它渐渐从昔日的海上“斗士”转变为“教练”,成为风帆训练舰。

因为操作风帆训练舰更容易让初次上舰的官兵,

在亲近海洋中适应海洋的变化。

操作风帆训练舰,这些菜鸟不仅要学会攀爬桅杆、结解缆节、借风用帆,

还要会观天象、识水文,甚至要学会烹饪和海钓。

而在梁山这一艘‘破浪号’风帆训练舰上,

陈彪规定只要气象条件允许,

每周都会定期组织实习学员和水手进行爬桅杆训练。

然后,再进行风帆操纵和收帆操纵训练。

此外对风帆训练舰来说,几十或数百人共同操控一艘船,

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让舰船正常行驶,

在这一过程中,能更好地培养团队精神。

培养出后世那一支红色海军一往无前的精神,

这也是陈彪特别看重的。

要把梁山上的这些渔民、船夫变成一个个合格的海军官兵,

必须付出百分百的努力和汗水。

这也是陈彪亲自带队的原因,

他要手把手的将一个个技能、要领、规矩教会大家。

而大宋这些渔民、船夫、劳工们一点都不笨,

完全没有辜负陈彪的期望,在系统的加持下,

只是不到两周,每个人都己经习惯了海上生活,

掌握了风帆战舰的操作和各种军事技能。

陈彪相信只要再给他们一个月的时间,

这一批人就可以驾驶真正的风帆战列舰出海远航。

陈彪站在船头,假装用望远镜看着那两艘小艇,

可实际上陈彪却是在系统界面查看着,

地图上的灰雾被一格格破开,

同时阮小七他们测量的各种水文数据也都被系统一一记录。

随着两艘小艇沿着内河逐渐向上游而去,

这一片的地图也彻底被打开,

此处可以建设的各种建筑规划点,也都在系统界面准确的展现。

“好了让小七他们回来吧!”

阮小二收到命令转身而去,

不一会一道红色的信号弹被发射了出去,

穿破了海上的迷雾,警醒了原本在这片海滩和内河上的所有人。

一阵大风儿吹过,在这群人的眼中,

一艘满是风帆的大海船赫然出现在他们的眼中。

……

二十天之后,在辽东半岛的最南端,东临黄海,西濒渤海之处。

一艘挂满白色风帆的战舰停靠在外海中。

此时天空碧蓝一片,水面浩瀚无垠,岛屿、礁石挺立海面,气象万千。

陈彪坐在放下来的小艇里面,向着一处海湾划去。

“大帅,这里要是能当做海港可真不错。”

阮小二一边拿着望远镜西处瞭望,一边在笔记本上记录着。

“是呀,这里是最好的海港。”

陈彪淡然的说着,可是在他的内心中却是激动无比。

因为这里后世他曾经待过五年的地方。

不过如今这里却是属于辽国的东京道,

还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苏州!”

陈彪没有等小艇停好就首接跳到了一块礁石上面,

没有理会众人一个人首接爬上了一处山崖。

站在山崖上面向下看去,和记忆中的地方一模一样,

虽然没有了那些个巨舰,码头,可是一千年依然没有改变任何的地貌。

之前是什么样子,现在也是什么样子。

“大帅,我们会在这里建一座军港吗?”

阮小七好半天才跟上大帅的脚步,

来到山崖旁看着这一处风水宝地。

“会的,以后这里就是我们梁山的军港。”

“那大帅,给他起个名字吧,我记录一下。”

“就叫旅顺港好了!”


    (http://www.shu0xs.com/book/HJDF0I-4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0xs.com
书灵小说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