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贵兄弟,你来的正好,随我去地里看一看,
陶兄弟今天正测试新的曲辕犁呢。”
陈彪带着阮小七刚要出门,
就看见朱贵带着一个,与他长相有些相似的男人一起走了过来。
“头领,这是俺弟弟朱富,我前一段书信让他上山入伙,
他今天刚上山,这不带来给头领瞧一瞧。”
还没等陈彪开口,朱贵指着身后那名胖乎乎笑眯眯的男子介绍道。
“好呀,这以后都是自己兄弟。”
对于朱富陈彪自然不意外,他知道此人为人和善,笑口常开,
但心思缜密,机智多谋,人送外号笑面虎。
如今看来这个人比起书中的描述更有感染力,
是一个看起来就让人感觉人畜无害之人。
“头领,还请安排一下俺兄弟的去处。
他之前在县城开酒店,对于制作吃食可是拿手。”
“好呀,现在山上正缺这样的大才。”
陈彪一见朱富心中就有了主意,
这样一个有着体察人心特长的人物,
自然是不会放过。
他准备在对朱富考察之后,让他负责山上的内卫,
组建山上的反间谍组织。
梁山最近招兵买马,又是各种工匠和农户,
陆陆续续的有五百多人上山。
内卫工作己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
陈彪不用看都知道最近上山的人中,肯定藏了各种眼线,
只不过现在梁山初创,各种事项都还没有就位,如果贸然动手有些不妥。
而朱富的到来正好可以将这件事提上日程。
“这样好了,朱富兄弟先待在山上,负责食堂和后勤一块。
等熟悉后,我再安排朱富兄弟一个特殊的事宜。”
“多谢头领,这食堂和后勤俺干起来正好顺手。”
朱富连忙对着陈彪拱手施礼。
“小七,你帮着朱富兄弟安排一下山上的住宿。
再带他熟悉一下食堂和后勤,做好交接。”
陈彪对着身边的阮小七吩咐道。
“得令!”
阮小七高兴的接了命令,最近一段时间他作为陈彪的亲兵队长,
可是忙坏了,因为山上缺人,
后勤那一摊子的上传下达都放到了阮小七的身上。
虽然食堂里面有自家老娘和二嫂的帮衬打理,
可是这还是让他忙得如无头苍蝇一般。
关键是阮小七大字不识一个,夜校也才读了一个月,
各种粮草的采买和计数都让他头大。
如今见到有人接手这一摊事情,
阮小七可算是解脱了,自然喜出望外,
连忙引着朱富去向后院,
他迫切的要把手上的烦恼事情交给对方。
看见阮小七兴高采烈的和朱富走了,
陈彪才转过身对朱贵说道:
“朱贵兄弟随我去陶宗旺那里看一下,
有什么事情我们路上说。”
陈彪知道朱贵上山肯定不只是因为朱富的事情,
一定是有什么重大的情报要给他汇报。
两人一起出了别院,一路向山下的水田走去。
“头领,郓城那边传来消息,县令时文彬和县丞李鹏驰,
因为我们扣押私盐的事情达成了合作,
准备近期对我们梁山动手。”
“消息可靠?”
“可靠,我们己经打通了郓城押司张文远的关系。
郓城里面有何一举一动我们都会知道的一清二楚。”
“张文远?那个宋江如何?我们能搭上关系吗?”
听到张文远的三个字,陈彪隐隐记忆中似乎听过这个名字,
可是又想不起来是在水浒传中哪里看到过。
不过他更好奇朱贵为何不去找宋江这个郓城的积年老吏。
“宋江宋公明,江湖人送外号及时雨,仗义疏财。
可我观这黑厮腹黑狡诈,不可深交,否则必受反噬。”
“真不愧是旱地忽律,看人就是这么毒!”
陈彪听到朱贵对于宋江的评价,不得不叹服朱贵识人之准。
只是可惜书中的他却是被卷入这一趟浑水中,
最终和自家弟弟一起死在异乡。
不过如今一切都己改变,
朱贵也不会再在梁山泊边的酒店里蹉跎一生。
陈彪想着又听到朱贵接着说道。
“反观那张文远,志大才疏,攀花问柳正是好拿捏之人。”
“你观如果郓城要对我梁山动手,该如何下手?”
“没法下手,郓城就那些个厢兵,不用说剿灭了,
就是能不能上到梁山都是个问题。
除非他们请动州府里面的官兵,要不一切都是妄想。”
“那也不能掉以轻心,要随时注意周边各县的兵马动作。”
“请头领放心,我会时刻关注各方动向。”
陈彪心中对于郓城对于梁山的行动,并没有太多的担心,
不仅仅是因为梁山上现在兵马己有一定实力,
更是因为他在系统中可以随时随地的探查到相关信息。
虽然这样要扣除掉许多水德值,
可是这却是他保命的杀手锏。
两人一边说着情报工作的事宜,
一边向山上那五百亩良田走去。
还没有到田边,就看见一群山上的农夫围着一人一牛,
时不时发出连天的赞叹声。
“走,我们去看一看。”
陈彪看见这么多农人聚集在一起,
也一下子来了兴致,大步走了过去。
“天王你来了。”“天王好呀。”“天王你吃了吗?”
一群老农看见陈彪走了过去,
没有慌张和害怕,反而一个个笑着跟他打着招呼,说着家常。
而陈彪也笑呵呵的与这群朴素的梁山农夫们一一点头示意,时不时聊上两句。
“好好好,大家都好。怎么样,这个新的曲辕犁感觉如何?”
“回天王,这铁犁可太好用了,
不仅犁地深而且比原来快上了好几倍时间。”
一群人围着陈彪七嘴八舌的说着,
一点都不遮掩那种发自心底的喜悦,
和对于陈彪的亲近。
而正在田里使用新曲辕犁试耕的陶宗旺,看见陈彪过来了,
连忙将手中的犁交给手下,一深一浅的从田里走了过来。
“头领,你怎么来了。”
“我过来看一下,这个犁用的怎么样?”
“比第一次改进的效率更提高了一倍。”
“不错呀,来,给我说说你怎么改进的。”
“头领你看,我们首先是把木头换成了锻铁,
再省去原有的犁箭,又在犁梢中部挖了一个孔槽,
用木楔来固定铁辕和调节深浅,
这样就可以使犁身结构简化而又不影响耕地功效,
也可使耕犁更加耐用。
如此既延长了曲辕犁的使用时间,
又可以省下大量的成本。
总体算下来效率提高了五倍多。”
“好,陶兄弟你这可是立了大功。
等这新犁定型后,抓紧生产,可别耽误了农时。”
(http://www.shu0xs.com/book/HJDF0I-2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0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