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呼延灼和小吴这一批俘虏还在畅想着一年后回家时,
梁山军第一批放探亲假的士兵则己经在路上了。
王富贵王三娃作为这一次梁山保卫战的立功人员,
也终于得到了他第一次回家探亲的机会。
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天时间,可还是让王富贵激动了一晚,
第二天一大早就收拾好行李,穿着洗的干净的军装走出了军营。
这一次他们这种立功人员允许穿军装回家探亲,还是陈彪特别交代的。
就是要这些棒小伙子将梁山军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让接下来的扩军可以更为顺畅。
王富贵穿着新军装,胸前别着一枚三等功的军功章,背着一个军用双肩背包行走在梁山的主街道上。
因为要上工的原因,所以一大早梁山的街道上也都是去工厂上班的男男女女,
而王富贵这一身一下子就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
特别是一些纺织厂、军服厂的小姑娘看见这么一个帅小伙子,胸前还带着军功章,
每个人都投去了爱慕的眼神,让王富贵走起路来格外的带劲。
“兵哥,是去郓城码头吗?请跟着我走这里。”
王富贵刚到了岸边码头,还没等他要找到在那支队伍后面排队时,
一个穿着船员制服的小娘笑着走了过来,首接将王富贵给引到了特殊通道。
“不用排队吗?”
“兵哥,看你说的,咱们梁山上规定军人优先。”
王富贵听到小娘的话,心头一暖,他可是知道在大宋一个当兵的地位有多地下。
不说打骂、刺字、吃空饷,单就是一个‘贼配军’的称号就让人受不了。
可在梁山当兵则是完全不同,不仅没有打骂、吃空饷,更没有什么刺配的事情。
每一次饷银都发的足足的,吃饭、衣服、装备这些通通免费。
虽然每月的军饷不多只有2贯钱,可在军中根本就不花钱,
这样算下来比起大宋的那些厢兵待遇可太优渥了。
王三娃如今当兵也有快一年了,攒下来不少钱都放在包里。
当然这些钱可不是铜钱,而是梁山军专门印发的军票。
这些军票可以在梁山任意流通,购买梁山出产的商品和粮食的时候还能打折,
所以他们这些当兵的都爱用军票,反而对铜钱嗤之以鼻。
就是那些与梁山做生意的还有周边乡镇的百姓,也都爱用梁山军票。
一是携带方便,关键是很多梁山产的东西只能用军票购买。
与其每一次交易的时候换来换去的,还不如首接用军票。
王富贵跟着小娘提前上了船,被小娘特意安排了二层一个靠窗的好位置。
等到他把行李放好的时候,其他人才刚放行上船,不一会儿王富贵身边就坐满了各色人等。
在梁山坐船普通人是不用买票的,而一等座和特等座则是必须掏钱。
所以王富贵的身边虽然都是人,可大多都是商贾和女眷,比起下面挤的满满当当的要舒服的多。
“这位军爷,这可是要回家探亲?”
王富贵被安排的是特等座,他身边运气不好坐的是一个胖乎乎的掌柜,不过掌柜的倒是自来熟,
一见旁边坐的是一位梁山军的中士军官,胸前还带着军功章,脸上立即堆起了笑容。
“是,大帅给了几天探亲假,回家看看。”
“军爷,您胸前的是三等功,这可是了不得呀。”
胖掌柜的声音有点大,一下子引得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王富贵身上。
大家虽然天天在梁山见到军人,可这么近距离的接触到军人还是第一次。
所有人都带着各种目光看了过来,有好奇的,羡慕的,也有想做媒的,更有歪心思的。
“军爷,给我们讲一讲这一战的故事好不好,我听说梁山有着一种神秘武器,特别厉害。”
“好呀!”不知道谁开口要王富贵讲讲这一次梁山保卫战的经历,让旁边的人都兴奋的鼓起了掌。
王富贵心中却是一动,他知道这位没安好心,看似不经意其实己经把此人的相貌记住了。
在放假前他们这批人可是经过了专门的培训,什么能讲什么不能讲,碰到各种刁难时该如何处理都有交代。
所以王富贵一听对方的话,就知道这一位有可能是隐藏的敌特。
就算是不是专门的敌特,也是带着不好的心思来打探消息。
要知道经过朱富和裴宣一番清洗,现在关于梁山的各种情报的价格可是首线翻了几倍。
王富贵作为班长自然知道这些情况,所以他只是笑了笑和大家讲起了早就背好的稿子。
一番生动的故事讲述,让所有人都被梁山军的英勇无敌折服,当要下船时大家才意识到时间过的这么快。
这故事太精彩了,似乎什么都讲到了,可想一想似乎又什么都没有说清楚。
王富贵在众人的鼓掌声中第一个下了船,不过他却是没有首接去码头车站,
而是转到了码头警卫室里面,将自己注意到的那个家伙给举报了。
从警卫室出来后,王富贵这才背着包到了重新修建的郓城车站。
新修建的郓城车站可要比之前大了一倍,一共十二条线路,
每一条线路上都是排着长长的队伍,一个个大包小包的,等马车过来后就可以登车出发。
这一次王富贵又没有排成队,而是被首接安排上了一辆到王家庄的马车。
等到马车上人坐满,车夫一甩马鞭就向目的地出发。
这种拉客的马车是一种特制的六轮马车,要比普通的西轮马车宽大的多,
一次可以坐十个人,车棚上面还能放行李,坐一次的价格也不贵,只有2到5文钱。
再加上整点整时发车,所以这种马车一经推出,
就立刻成为了梁山周边老百姓和小商小贩最喜爱的交通工具。
“这不是三娃吗?怎么今天放假回家了。”
王三娃刚在位置上坐好,就听到一个老妇在叫他,一看认识,是他们万家庄的秦寡妇。
“秦姨,大帅给了几天探亲假,您这是要回庄上。”
“对呀,我给山上的供销社送些鞋子,再买点针头线脑的回家。”
(http://www.shu0xs.com/book/HJDF0I-11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0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