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纸页间的七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十四章 纸页间的七年

 

顾若安关掉手机的瞬间,手指还在微微发抖。上海到苏州的高铁上,她盯着窗外飞驰而过的江南水乡,眼前却不断闪回雨夜中陆瑾泽苍白的脸。

平江路旁的民宿古色古香,推开雕花木窗就能看见小桥流水。顾若安把手机锁进床头柜,翻出随身携带的《傲慢与偏见》——这是大学时陆瑾泽送她的第一本书,扉页上还留着他清瘦的字迹:"真理往往在偏见消融处显现"。

三天里,她漫步在拙政园的廊桥,在虎丘塔下听评弹,去寒山寺抄写佛经。第西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雕花窗棂照进房间,顾若安终于打开了抽屉。手机开机后,涌入42条未读消息和11个未接来电,全部来自陆瑾泽。

最新一条是凌晨三点发的:"我在你家门口留了东西。无论你做什么决定,我都理解。"

回上海的高铁上,顾若安反复着手机边缘,心跳随着列车加速。公寓门口放着一个牛皮纸袋,摸上去厚实沉重,表面还带着晨露的湿气。

纸袋里是一本手工装订的剪报集,封面用深蓝色皮革包裹,烫金标题"拾光集:2013-2020"在晨光中闪烁。翻开扉页,一行钢笔字映入眼帘:

"这些年来,我唯一擅作主张的事,就是收集你的每一个文字。因为它们让我觉得,从未真正失去你。"

顾若安的指尖轻轻抚过那些字迹,墨色己经有些褪色,落款日期是2014年春天。剪报集按主题分类,每一篇她发表过的文章都被精心剪下,旁边标注着详细批注。有些页面边缘己经起毛,显然被翻阅过无数次。

2015年那篇《江南雨》旁边,有人用铅笔写着:"她写雨声像'琉璃落玉盘',却不知自己的笑声更清脆";

2017年的《编辑手记》下方标注:"今天在咖啡馆见到她了,瘦了,但眼神依然明亮";

2019年获得行业大奖的报道上,贴着一张泛黄的便签:"一首都知道她会发光"。

翻到最后几页,顾若安呼吸一滞——这里收录的竟是她学生时代的习作,包括几篇校报废弃的草稿。其中一篇《论理性与感性》的底稿上,还有当年陆瑾泽用红笔批注的痕迹:"第三段引用有误,建议参考休谟《人性论》第二卷"。

最后一页粘着一张崭新的便签:"今晚7点,老地方等你。如果你不来,我会明白。"

顾若安看了眼手表,己经下午五点。她冲进浴室,热水冲走了连日来的疲惫,却冲不散胸腔里那股暖流。吹头发时,她发现镜中的自己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六点三十分,她站在衣柜前犹豫许久,最终选了一条墨绿色的旗袍——这是陆瑾泽说过最像西湖的颜色。六点五十五分,她来到他们常去的那家本帮菜馆,透过雕花玻璃窗,看到陆瑾泽己经坐在靠窗的老位置。他穿着他们重逢时那件深灰大衣,正紧张地看着手表,左手无意识地转着那枚尾戒。

推门而入的瞬间,陆瑾泽几乎是跳了起来。他眼下的青黑显示这几天也没睡好,下巴上还有没刮干净的胡茬,但眼睛却亮得像是盛满了星光。

"对不起。"两人异口同声地说,然后都愣住了。

陆瑾泽先笑了,眼角泛起细纹:"我先说。那份提案是我的错,但我发誓'人事建议'那栏不是我写的。"他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文件,"今早我己经让法务修改了所有相关条款,完全尊重'字里行间'的编辑独立性。"

顾若安接过文件,发现不仅人事建议被删除,连投资比例都从30%降到了25%。陆瑾泽又掏出一枚钥匙放在桌上:"这是我办公室和家门的钥匙,所有文件柜、电脑密码你都可以随时查看。没有秘密,没有隐瞒。"

服务员送上他们常点的蟹粉豆腐和腌笃鲜,香气弥漫在两人之间。顾若安望着对面这个小心翼翼的男人,突然想起大学时他陪她熬夜赶稿的样子——也是这样专注,这样认真。

"我也该道歉。"她轻声说,"我太敏感了,因为..."她深吸一口气,指尖无意识地着剪报集的边缘,"因为我害怕再次被你推开。"

陆瑾泽绕过桌子,单膝跪在她身边。这个动作引得邻桌客人好奇张望,但他浑然不觉。他从口袋里取出一个檀木小盒,打开后里面不是戒指,而是一把古旧的黄铜钥匙。

"这是我老宅的书房钥匙。"他的声音有些抖,"里面收藏着这七年来所有与你有关的东西。不是求婚,只是一个承诺。从此我的过去、现在、未来,都对你完全敞开。"

顾若安的眼眶瞬间发热。她接过钥匙,发现上面刻着两个字母:"R&L"。

"顾若安,"陆瑾泽握住她的手,掌心有一层薄茧,"我花了七年时间走到你面前。这一次,我绝不会再放手。"

餐厅的灯光温柔地笼罩着他们,窗外的外滩华灯初上。顾若安看着这个为她收集了七年文字的男人,突然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等待——不是强求,不是占有,而是在各自成长的道路上,始终为对方保留一个归处。

"我也有东西给你。"她从包里拿出一个信封,"《字里行间》的项目计划书,我主动申请负责文化IP开发,正好需要科技公司的技术支持。"

陆瑾泽的眼睛亮了起来,但他很快摇头:"你不必..."

"不是因为你。"顾若安打断他,嘴角微微上扬,"当然,如果合作方CEO恰好愿意当我男朋友,那就更好了。"

陆瑾泽大笑起来,眼角的纹路在灯光下格外迷人。他回到座位,给两人各倒了一杯绍兴花雕。

"敬重逢。"他举杯。

"敬成长。"顾若安轻轻碰了碰他的杯子。

酒过三巡,陆瑾泽突然想起什么:"对了,剪报集最后一页你翻过去了吗?"

顾若安翻到最后一页,发现背面还粘着一个牛皮纸信封。拆开后,里面是一沓泛黄的车票和登机牌——上海到杭州,北京到广州,深圳到成都...时间跨度七年,目的地都是她曾经驻留过的城市。

"每次出差,我都会绕道去你生活的城市。"陆瑾泽轻声解释,"站在你常去的书店外,想象你会不会突然从转角出现。"

顾若安数了数,整整107张票根。这个发现让她喉咙发紧:"为什么不去见我?"

"前三年,我要收拾父亲留下的烂摊子。"陆瑾泽的目光落在远处的某个点上,"后来...我看到你在《归途》里写:'有些路必须独自走过,才能真正成长'。我想你应该有了新的人生。"

"笨蛋。"顾若安的声音哽咽,"我那篇文章最后一句是'但终点始终是你'。"

夜色渐深,他们并肩走出餐厅。陆瑾泽自然地牵起她的手,十指相扣。五月的晚风带着栀子花香,吹散了最后一丝隔阂。

"周末去看房子吧。"陆瑾泽突然说,"找一间带落地窗的,可以放下你的书和我的服务器。"

顾若安捏了捏他的手心:"还要有个露台,可以看星星。"

路灯下,两个身影渐渐融为一体。他们身后,那本厚重的剪报集静静躺在餐桌上,扉页的留言在灯光下清晰可见:

"给我最亮的星——即使乌云蔽日,我也记得你全部的光芒。"


    (http://www.shu0xs.com/book/HJC0AA-1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0xs.com
书灵小说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