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学成归队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5章 学成归队

 

在拉萨,时光就像高原上疾驰的风,转瞬即逝,转眼间,培训班迎来了结业的日子。司马延熙这段时间,真的就如一块干涸到极致的海绵,置身于知识的汪洋中,拼命地汲取着关于青藏高原畜牧养殖业的每一滴养分。

每一堂理论课,他都全神贯注,眼神紧紧追随教授的身影,手中的笔不停地记录着重点;每一次实地实践,他都冲在最前面,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亲自上手操作,力求将所学与实际完美结合。从高原牧草的特性分析到特色牲畜的养殖要点,从现代化养殖设备的原理到疾病防治的关键技巧,他都全身心投入,一心要把最前沿、最实用的技术统统装进脑子里。

结业考核那天,天边才刚刚泛起鱼肚白,司马延熙就己经早早来到了考场。他微微握拳,感受着掌心的一丝,心中虽有那么一丝紧张,毕竟这是对自己这段学习成果的重要检验,但更多的是源自内心深处的自信。他清楚地知道自己付出了多少努力,也坚信自己的努力不会白费。

考核分为理论笔试和实际操作两部分。理论笔试开始,司马延熙看着试卷上的题目,嘴角不禁微微上扬,这些题目对他来说就像是熟悉的老朋友。他的笔尖在试卷上快速飞舞,仿佛在欢快地跳跃,每一个答案都像是他与知识之间的默契对话,对各种关于畜牧养殖的问题他都对答如流,那流畅的书写仿佛是在尽情书写着他这段时间努力拼搏的精彩答卷。

到了实际操作环节,他要模拟处理牦牛养殖过程中的常见疾病。司马延熙深吸一口气,眼神变得格外专注,熟练地穿上防护服,每一个动作都干脆利落。他走到“患病”牦牛身边,轻轻抚摸着它,像是在安抚一个受伤的朋友。然后,他按照所学步骤,先用温柔而专业的手法进行检查,仔细感受着牦牛身体的每一处反应,接着认真地进行诊断,大脑飞速运转,分析着可能的病因。最后,他精准地调配药物,小心翼翼地为牦牛进行治疗。他的每一个动作都沉稳而自信,那专注的神情、专业的手法,仿佛他不是在进行考核,而是在守护着农场里那些他心爱的牦牛,一举一动都展现出令人赞叹的专业素养。

考核结束后,司马延熙和其他学员们一起坐在等候区,大家都默不作声,空气中弥漫着紧张而又期待的气息。终于,宣布结业名单的时刻到来,主持人的声音在安静的房间里格外清晰。当听到自己名字的那一刻,司马延熙感觉自己的心脏猛地跳动了一下,心中的喜悦如同决堤的洪水般奔涌而出,他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他顺利结业了,这意味着他这段时间的所有努力都得到了认可,就像在黑暗中摸索的人终于看到了前方的灯塔,为他接下来回到部队开展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培训班为结业学员举办了一场隆重的结业典礼。宽敞的礼堂里,灯光明亮而温暖。领导们在台上郑重地致辞,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欣慰与期待,对学员们的学习成果表示充分肯定,并鼓励大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青藏高原的畜牧养殖业发展贡献力量。司马延熙身着整齐的军装,身姿挺拔,站在领奖台上,手捧着那本烫金的结业证书,心中满是自豪与感慨。他看着台下的人群,想起自己这段时间的点点滴滴,眼眶不禁微微

典礼结束后,司马延熙回到宿舍,仔细地收拾好行囊,每一件物品都摆放得整整齐齐,就像他对待学习和工作一样认真。他踏上了归队的路途,坐在返回的车上,望着窗外熟悉的高原景色,远处的雪山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圣洁的光芒,成群的牦牛在草原上悠闲地吃草。他的思绪早己飘回了第九工兵旅后勤保障处农场,仿佛己经看到了农场里那些熟悉的面孔和可爱的牲畜,他迫不及待地想要把在培训班学到的新技术、新理念运用到农场的畜牧养殖工作中,让农场焕发出新的生机。

回到部队后,战友们早己在门口热情地迎接司马延熙的归来。“延熙,可算把你盼回来了,大家都等着你传授新本事呢!”战友们的话语像温暖的春风,让司马延熙倍感温暖,一路的疲惫仿佛也瞬间消散。他顾不上休息,立刻向农场领导汇报了学习成果,从新的养殖技术到管理理念,他详细地阐述着自己对农场畜牧养殖工作改进的想法,眼神中充满了自信和坚定。

领导听后,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对他的计划表示高度认可,并大力支持他开展工作。司马延熙深知,接下来的工作不会一帆风顺,充满了挑战,但他的眼神中没有丝毫退缩,而是充满了信心。他相信,凭借自己在培训班学到的知识,以及战友们的齐心协力,一定能让农场的畜牧养殖业迈向新的台阶,为部队的后勤保障做出更大的贡献,在这片雪域高原上书写属于他们的崭新篇章。


    (http://www.shu0xs.com/book/HHDABD-1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0xs.com
书灵小说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