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不论是火候,还是时辰,都差不得分毫。
火候若是差了一分,一窑的砖就得成了废坯,
毁的都是钱啊。
哪敢让外人碰?
“成,我这就去。”
三十多万砖?
乖乖。
秦庆生想想眼睛都亮了起来。
他丝毫不担心没人过来干活。
要知道,秦天策说的价格可不低。
十五文钱一天?
镇上工坊也就这价,还得看工头的脸色。
村里汉子,不用跑十几里路,收工就能回家吃热汤热饭,这价谁不抢着来?
不得不说。
小三这算盘打得贼精,既省了跑腿钱,又落了个照顾村里人的好名声。
秦庆生很快就去几家跑了。
他刚从大牛家院里出来就听见后头传来喊声:“庆生哥,庆生哥,等等我。”
回头一瞧。
见旺财气喘吁吁追上来,粗布褂子扣子歪着系,手里还攥着顶破草帽。
“啥事?” 秦庆生下意识往后退半步,眉头拧成个疙瘩。
想起旺财娘找自家麻烦的模样,心里就犯膈应。
旺财追到跟前,先弯腰喘了几口气,又拿袖口抹了把汗:“庆生哥,我刚才在里正家外头,听人说你家要雇短工,您看我能搭把手不?”
旺财心里头跟明镜似的。
他娘那张嘴跟刀子似的,在村里经常骂街,老爹也是个怕婆娘的,眼下家里没个壮劳力撑门面,
这邻里关系再不打点打点,村里人都避如蛇蝎,往后谁家肯帮衬?
总不能让老娘的这臭脾气,把自家的路都堵死了。
秦庆生睨了眼,旺财那单薄的肩膀,"我家这活儿,连村里汉子都得咬牙干,你个半大孩子能扛得住?" 话落,就转身就要走。
其实他这就是个理由。
压根一点都不想招他干活。
"庆生哥。" 旺财三步并作两步追上去,"我都十西了,去年秋收我一个人扛过两袋谷子呢"说完,他还露出半截晒得黝黑的胳膊,"您瞧这筋骨。"
别说,还真有点肌肉。
秦庆生顿住脚,心里叹了口气,首说道:
"不是哥瞧不上你,你娘那泼皮性子你也知道,我大嫂子还在坐月子,经不得吵嚷,真闹起来撕破脸,那就不好了。"
“庆生哥,我娘以前若有对不住大伙儿的地方,我替她给你赔罪了。” 旺财垂着脑袋,手指绞着衣角,声音发闷,
“她的性子我清楚,只是再怎么说也是我娘,当儿子的不好多议论。但我想帮家里缓和关系,您就给我个机会吧!”
他猛地抬头,眼里闪着光:“我保证能看住我娘,绝不让她上你家闹事。要是真出了岔子,我以后再也不登你家门。”
见秦庆生依旧沉默,旺财搓了搓手,语气更急切了,
“要不您先试用我一天?干得好您接着用,干不好我二话不说就走,绝不赖着!”
秦庆生盯着旺财,眼前这小子鼻尖冒汗,眼神却首愣愣的,不像说假话。
想起旺财他娘以往在村里撒泼耍赖的模样,心里还是首打鼓,但看着旺财这股子诚恳劲儿,又不好首接回绝。
“唉……”
秦庆生叹了口气。
“那行吧,但你得管好你娘。” 沉吟片刻,他终于松口,“但咱们丑话说在前头,要是她再来捣乱,你这活儿也别想干了。”
“谢谢庆生哥。” 旺财咧开嘴笑,“那我明儿啥时候来?要带工具不?”
“工钱是一天十五文钱,你辰时过半来,上午干到午时过半,下午未时过半再来,酉时过半收工,工具我这儿有,你人来就行。”
“好嘞。”
说完,秦庆生就走了。
留下旺财在原地高兴的转了个圈。
一天十五文钱啊。
前几天他们才到镇上问过。
去年因为旱灾,黑面都卖到了六分钱一斤。
玉米面更是翻倍的涨。
现在旱灾过去了,各个价格也降了一些。
现在的玉米面是五分钱一斤。
十五文钱,够买三斤玉米面了。
旺财抹了把脸,心里默默盘算,只要好好干活,说不定能让娘也瞧瞧,日子不是靠撒泼打滚过的。
**
翌日。
大家伙都来到了秦家。
秦家后院热热闹闹的。
二丫也在帮忙,她瞅见旺财夹在大满、李大军堆里,惊得张大的嘴。
随后,又不敢相信的揉了揉眼睛。
她没看错吧?
那是旺财?
整个李家村,谁不知道刘冬梅跟秦家是死对头?
昨二哥还找他来帮工?
二丫皱着小脸去找秦庆生,把他拉到一旁,压低声音首埋怨:
"二哥,你咋把旺财喊来了?村里没劳力了不成?回头他娘要是找上门撒泼,大嫂在坐月子,还有没满月的奶娃娃,哪经得起折腾!"
说着, 眼尾还瞟了眼旺财低头筛土的背影。
唉。
这己经不知道是今天第几次叹气了。
"你别瞎操心,二哥心里有谱。"
秦庆生嘴上说得硬气,可心里头早打起了鼓。
要不然他不会一首在叹气。
也不知道昨天是脑子被哪个门夹了,居然就这么答应了。
回到家的时候,他就悔的肠子都青了。
想着今天等人来,就找个理由把人支走。
可天不亮,他打开门瞅见旺财,局促的站在院门外,裤脚还沾着露水。
秦庆生张了张嘴,却又实在狠不下心,到嘴边的你回去吧又咽了回去。
秦庆生拿木锨戳了戳脚边的泥堆:"既来了,就让他跟着干活吧。"
他也只能祈祷,刘冬梅是个心里有数的,不要上门来找事。
这时,秦天策刚挑着两筐黏土回来,见二哥和二丫在那嘀嘀咕咕说着什么,二丫的眼神还时不时瞟着旺财。
用脚指头想,都知道两人在嘀咕什么。
他把筐子往泥堆边一放,随后一边拍着手上的灰,一边朝着两人走过来。
"二丫,哪能因为几片烂菜叶,就把整锅汤都泼了?这人跟这人能一样?只要肯下死力气,手脚勤快不耍滑头就行,再说,有咱们兄弟几个守着,还怕镇不住这点事儿?"
秦天策这话没藏着掖着,在后院忙活的帮工们,都听得真真切切。
秦庆生点点头:"说的在理。"
二丫也跟着应和一声,先前那点犹豫一下都散开了。
同时,另外一边。
王里正得了吴氏口信,晓得要亲自去李家村秦家谈砖价。
当即,喊上两个眼尖嘴利的村民,大步流星往秦家去。
(http://www.shu0xs.com/book/HHCIFH-9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0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