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都应验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2章:都应验了

 

“那些事情都应验了,不管有没有雪灾,咱们家都得提前备着些。”

李大军眉头紧锁,“要是真来场大雪,咱们家有东西,才能扛得过去,

要是什么东西都没准备,雪灾来了怕是要出人命的。”

“娘,您赶紧去仓房清点下咱们家还有多少粮食,至少得囤够全家五个月的口粮,不够的话,让大嫂和二嫂去镇上买,顺带在买些棉花,还有布匹,吃的东西。

对了,药一定要抓,特别是治疗风寒,发热的药,都要多备一些,万一暴雪封了路,到时候想买都没处买。”

李大军语速极快的说着。

朱氏见小儿子难得这么严肃,心里也跟着发紧,连忙起身往仓房跑。

李里正捻着胡子,犹豫片刻,开口问道:

“老三,这雪灾的事儿要不要告诉其他村民,还有邻村的里正?”

“再等一两日。” 李大军想了想,“要是天气还这么热,气温还跟夏天似的,您再跟大伙说。

但千万别提是秦天策做梦梦见的,就说今年天气太反常,又是大旱又是下冰雹的,按老辈人的说法,极热之后必有极寒,让大家赶紧准备过冬的粮食和衣物。”

“成。”李里正点点头。

一连三日。

日头毒辣得,都能把人晒脱皮。

夜里更是一丝风都没有。

李里正坐不住了。

秦天策之前说的事,都件件成真了。

这雪灾,怕是真的要来了。

当晚,酉时刚过。

李里正敲响了村头的铜钟。

秋收刚结束,大家都得了空,听见钟声便三三两两往村头聚。

没一会儿功夫。

空地上,就乌泱泱站满了人,

“叔,敲这么急的钟,莫不是出啥大事儿了?”

人群里,有人笑嘻嘻地打趣。

今年虽说闹过旱灾,可秋收后就来了好消息。

那就是不用交税。

这会儿,谁家仓库没堆满了粮食,那心里叫一个踏实。

心情也自然跟着好了起来。

李里正看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手往下压了压,等嘈杂声渐小才开口,古铜色的脸膛绷得紧实:

“大伙先静一静,咱都活了几十年,前几日那三天冰雹有多稀奇?

我成亲那年下过一回,眨眼二十多年没见过了。

可这雹子刚停,日头就毒得跟六月天似的,你们谁见过冬天穿短褂的?”

他扫了眼交头接耳的村民,神色愈发凝重:

“老辈人常说,天有异象必有灾。依我看,今年冬天怕是不好过,弄不好得大雪封山,叫大伙来,就是让大伙赶紧准备起来。

起码囤个三个月的粮食,砍够过冬的柴火,扯几匹布,买些棉花做厚衣裳棉被。

手头宽裕的,再去药铺买点治风寒、止疼的药备着。”

说话间,李里正猛地提高嗓门,

人群瞬间炸开了锅。

“里正说得在理,我昨儿还热得冒汗呢,明儿让我家小子上山拾柴去。”

“拾啥柴火啊,短时间哪能攒够三个月的量,首接到山上挖煤块。

那东西耐烧不说,还省地儿,幸亏秦家发现了这玩意儿,不然咱们砍柴要砍到啥时候啊。”

有村民提议道。

这边议论声越来越大。

越说心里越慌张。

他们可是从旱灾,蝗灾走过来的,

都被折腾怕了。

谁也不敢不信这事,毕竟这真的,是拿命在赌啊。

第二天,天微亮。

村里男女老少,就齐齐往后山去。

早先,大家伙都嫌挖煤块麻烦,那东西点燃要好半天,不如柴火用的顺手,

所以都没怎么囤。

现在好了。

各个跑的比谁都快。

柴火得天天去砍,

到时候要是真下大雪了,大雪封山,到山上怕是都找不到回去的路。、

村里的大伙,都分开行动。

有的去挖煤,有的去到镇上买粮食,抓药之类的。

一时间,村里热闹的很。

这样严重的事情,李里正自然也不敢耽搁。

脚不停的,去了隔壁几个村。

隔壁几个村的里正,可是吃了上次的教训了。

上次就因为不相信蝗灾,吃了大亏。

被村民们那是指着脊梁骨骂。

这次听了李里正的话,也不管真不真,信不信。

先把消息,第一时间传出去。

很快。

要闹雪灾的消息,瞬间传遍了十里八乡。

各村的老少爷们,都纷纷动了起来。

这天。

秦家里的几个兄妹各自忙开了。

秦大明去了丈母娘家。

秦庆生和大丫,则拿着秦天策给的收据,去镇上拿定做的铁炉子。

顺便把买些番薯,土豆这类能放久的。

最关键是买药。

家里人口越来越多,药必须要备足了。

还有,瓜子,花生啥的。

雪灾是出不去的,就要靠这些东西消磨时间了。

等大哥和二哥、大丫走后,二丫凑到秦天策跟前,脆生生地问:

“三哥,咱家鸭子该出栏了吧?要不要杀几只囤着过冬?”

秦天策挑眉瞅她,故意逗道:“你每天早晚都去喂,舍得下手?”

“养鸭子不就为了吃肉嘛.” 二丫撇撇嘴,

“只要家里人能吃好,我才不心疼呢,再说它们吃了那么多蝗虫,只只肥得跟小山似的,现在不杀还要等到啥时候?”

这批鸭子是七月养的,正好三个月出栏。

闹蝗虫时,鸭子们吃了个肚儿圆,一只只比普通鸭子重了近两斤、

别人家的鸭最多三西斤,

他们家养的足足有五斤多,母鸭都开始下蛋了。

如今,家里顿顿有鸭蛋下饭,吃不完的都腌成了咸蛋。

配着糙米粥,都能吃好几顿,

鸡虽然养得晚些,但也长得快,最多再养一个月,也能宰了。

秦天策笑着弹了下二丫脑门:“我还以为你不舍得呢,要是知道要杀鸭子,会哭鼻子呢!”

“才不会呢。” 二丫蹦蹦跳跳地,去了鸭圈,“我这就挑几只最肥的,等大哥回来就杀,趁着天气好,用盐腌了,能放好久呢。”

没过多久。

老大就把丈母娘吴氏和小姨子王秀儿接回来了。

吴氏手里拎着好几只鸡鸭,王秀儿抱着个陶罐.

秦大明后背上还背着个大麻袋。

秦天策扫了一眼,里面估摸装的是米面。

原本,吴氏是怎么都不想跟着女婿去秦家过冬的。

按照老辈人的讲究,哪有娘家母女,去婆家过年的理儿?


    (http://www.shu0xs.com/book/HHCIFH-5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0xs.com
书灵小说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