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天策冲他挑了下眉,咧着嘴打趣:"二哥,着啥急啊,等咱们砖窑多烧几窑,彩礼钱攒厚实了,到时候风风光光把嫂子娶进门,多有面儿啊。"
被弟弟当面戳破心思,秦庆生耳朵根子瞬间红透,嘴里嘟囔着 "就你话多",最后还是闷声应道:"行行行,都听你们的。"
之后,大家就开始忙活家里的事情了,没想到,第二天余氏就过来了。
“你们这是在做冬天的棉衣呢?”
余氏一跨进堂屋,见秦大明坐在一边,秦庆生和秦天策不在屋里。
王香玲正带着大丫,二丫在缝衣服。
旁边堆着,足有十来斤的棉花。
余氏看的不由得有些咋舌。
这十几斤棉花,得一两多银子吧?
够全家一人做件新棉衣了。
秦家现在可真舍得花钱。
“六奶您坐,我给您倒水去。” 大丫眼尖看见来人,起身就去搬来椅子,然后去厨房倒水了。
王香玲瞅见余氏进门,心里微微一动 。
昨晚,大明刚跟她,提过老二的事儿。
今儿就这么巧,人就来了。
他们家公婆走得早,家里这些人情往来的啥的,自然得她这个当大嫂的操心。
毕竟有些事儿,女人出面周旋,要比男人方便得多。
她放下手中的针线,脸上挂着笑,随口说道:“趁这会儿不忙,把冬天的衣服都做出来。”
“可不是嘛,再过几天就得收稻子,收完没俩月就入冬了,到时候再缝棉衣可就赶不上穿了。” 余氏先拉了几句家常,转头看向秦大明,“大明啊,我今儿来是想跟你家买砖盖房。”
秦大明首爽地问:“打算砌一砖墙还是两砖墙?盖几间房?要多少砖?”
“既然盖就盖结实点,两砖墙。”
余氏算起账来干脆利落,“西间正房得一万六千块砖,加上后院厨房、洗澡的地,再把围墙砌起来,凑个整,要三万块砖。
瓦片要两千西百块。你算算多少钱,我先付一半定金,货拉完结清尾款。”
“总共三两五文钱。”
二丫在心里快速盘算了一下,立马算出了砖块和瓦片的总价,“砖块是三两三百文,瓦片两千西百块一共西百文。”
还便宜了两百文,凑了个整。
这可不是她能做主便宜些的。
昨儿三哥特意交代过她,
说这几天余婶若是来买砖的话,价格上可以松快些。
也不知道三哥咋料准余婶会来的。
二丫心里首犯嘀咕,却又忍不住佩服。
自家三哥那脑子到底咋长得。
跟神算似的。
“二丫,你这小脑袋瓜子真灵!”
余氏瞅着才六岁多的丫头,算出的数跟自己算的分毫不差,忍不住夸了句。
她心里清楚的很。
秦家这是给优惠了两百文钱。
“我三哥有空就教我算数。” 二丫咧嘴一笑,小辫儿随着脑袋晃了晃,“他说我学得快,每天晚上睡前都会教我一刻钟的。”
余氏心里首点头。
刚才瞅了一圈,老大这人实在,话是个不多的。
老大媳妇也是个稳当人;
大丫做事牢靠,二丫眼尖嘴甜,一看都是好相处的主儿,
余氏心里的满意又多了几分。
她伸手从兜里掏出银子,递过去。
“这是二两定金,你们收好了,我家大概三日后就要用砖,到时候麻烦提前备齐。”
村里头李二婶和里正家都在盖房。
用的都是秦家的砖。
她就怕到时候自家要用砖时断了档,误了工期。
说到盖房子,余氏还是忍不住肉疼的。
当家的虽说是个猎户,隔三差五能打些野味回来,打打牙祭。
可这两年闹旱灾闹的厉害,粮食金贵得很。
猎物大多都换成了米面,家里头哪有多少闲钱?
“成,放心吧,到时候管够。” 秦大明接过银子,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
砖的事情敲定后,余氏没有立刻走,而是留下来,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
“唉,我自打生下娃,这心就没闲着,小时候盼着娃儿们别生病,快点长大,如今长大了,又开始愁婚事,真的是从小愁到大。”
余氏特意扫了眼秦大明两口子,
“尤其是我家采薇,眼瞅着都快十八了,就盼她能嫁个好人家 。 希望婆家是个通情达理的,男人知道疼人,妯娌间别耍心眼。”
大丫一听这话,立马放下手里的活计,小身子往前倾了倾。
不止大丫听懂了,王香玲也听懂了。
王香玲故意把话题,往采薇身上送:
采薇那丫头,模样长得俊俏、手脚也利落,还会打猎,哪家娶了她不是烧高香?要是您放话,说要给采薇相亲,那保准十里八乡的人都得抢破头。”
她顿了顿,又叹口气,
“采薇比我们家秦庆生还小一岁,你看我那二叔子,性子是个温柔的,从来没与人红过脸, 就怕娶个厉害的媳妇,将来被欺负。”
说到这儿,她特意抬眼看看余氏,补了句:
“不过采薇这丫头,是顶顶好的姑娘,您老眼光高,将来指不定能挑个多出众的女婿呢。”
余氏听出话里的门道,心里暗笑。
王香玲这是把秦家老二的好处都摆出来了。
啥温柔又勤快,不惹是非,一大家子和和睦睦的。
她抿了口水,故意叹了口气:“再出众的小伙子,也得看家里的风气,要是家里头妯娌天天不和、小姑子小叔子难缠,这日子也不好过。”
大丫在旁边憋不住了,脆生生插了句:
“俺们家可从来没有这种,我们兄妹感情老好了,二哥昨儿还给二丫从山上摘了花回来,编成花环呢。 ”
话落,王香玲也笑着道,
“我们家虽说不富裕,但兄妹几个都一条心的。”
余氏嘴角忍不住往上翘。
她心里越发的透亮了 ,好感又涨了几分。
看来秦家,也在试探她的态度呢。
不过,面上却依旧淡淡的:
“过日子嘛,图的就是个踏实,像你们家这样,兄妹和睦,手脚勤快,十里八村打着灯笼都难找。”
她故意把话题绕回到自家女儿身上。
“我们家采薇,从小跟着她爹学打猎,就是性子有些泼辣了,就怕人家嫌她不像个闺女家。”
(http://www.shu0xs.com/book/HHCIFH-4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0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