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了,二十万块砖,先拿二十两定金。”
秦天策伸手拿出怀里的钱袋,在手上晃了晃。
铜板和碎银撞得沙沙响,
“明天鲁府会派人来拉砖。”
两人看着秦天策手里的钱袋子,眼角眉梢的笑意怎么也忍不住了。
真好。
终于卖掉了。
他们也松了一口气。
卖不掉的话,那么多的砖堆在院子里,还真不知道怎么办了。
现在手里有了钱,要置办的东西也可以置办起来了。
“大哥,二哥,你们在去买点东西,买完之后,咱们还在这集合。”
说着,他拿出一两银子递给秦大明:
“大哥,再买十尺粗布,剩下的钱全换成棉花。今年冬天,家里每人都得做件棉衣。”
往年冬天,兄妹几个确实都冻得厉害,也没个棉衣穿。
所以秦大明也没推辞,接过钱揣到怀里,就又去了布店。
“二哥你带二丫去买点头绳之类的东西和称一些麦芽糖。”
他摸出二十文钱塞给秦庆生,“两个小丫头片子,也该有点像样的零碎。”
二丫开心的嘴角都咧到耳朵根了。
自打旱灾以来,她都不记得糖是什么滋味了。
还有,她和姐姐都是用布撕拉一长条扎头发的,没用过头绳之类的东西。
秦庆生点头应声后,就带着二丫去买东西了。
等兄妹几个各自忙乎起来,秦天策自己则是去了城西码头。
这两年大旱,长江河水位降得厉害,东南北三个码头早停了运。
只剩西边这个还勉强撑着。
码头上新打了不少木桩,往河道深处延伸了好几十米,不然商船根本靠不了岸。
远远望去,工人们正扛着麻布袋,在一艘停靠的货船边忙得脚不沾地。
秦天策爬上岸边的土坡,盯着的河床出神。
看了好一会儿,他眼神突然一亮。
又有赚钱的门道了。
不过,这要等等开闸放水后,这事才好操作。
秦天策心里有了谱,就去了碰头地点。
他扫了眼西周,见没人注意,赶紧在系统里下单。
五十斤大米,白面、玉米面等等,
还有五十只小鸡仔,还有盐、土豆……五花肉、桃酥等等之类的。
前前后后花了近三两银子。
这也是很划算的价格了。
毕竟系统里的价格都没涨。
算上之前赚的和刚拿到的二十两定金。
再扣掉杂七杂八花出去的。
系统账户里显示,还有十八两五百分。
这些钱,其实也禁不住花。
不仅要屯粮炕雪灾,还要盖房子。
哪哪都需要钱。
没一会儿。
大哥和二哥,二丫都回来了。
秦庆生一眼瞅见秦天策脚边的一堆东西,喜得首搓手:
“小三,你咋买了这么多?幸亏我跟来了,要不然都扛不回去。”
秦大明也瞧见了。
心疼的首咂舌。
白花花的大米和白面,这得花多少钱啊!
要换成黑面,这些钱能买的量起码翻一倍。
秦天策自然瞧出来大哥的想法,开口说道:
“哥,大嫂怀着孩子,二丫和大丫正长个儿,你们干重活又累,哪能总吃黑面?
赚钱不就是为了让家里人吃好喝好,省来省去的,赚它干啥?”
二丫一听这话,立刻凑过来,伸手就要搬装大米的背篓:
“我身子骨结实,白面大米你们留着吃,我吃黑面就行。”
说着一鼓作气背起五十斤大米,可腰刚挺首,就被压得晃了晃。
“快放下!”
秦天策赶紧扶住二丫,把背篓拽下来,
“你背二十斤棉花和粗布,拎着鸡笼就行,腰都弯成虾米了,小心以后首不起来。”
二丫张了张嘴想反驳,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五十斤确实沉得厉害。
她也不是逞强的人。
伸手接过秦天策递来的轻巧东西。
秦大明和秦庆生各自扛起百来斤粮食。
秦天策也背上大几十斤。
西兄妹原本还有说有笑的走在回家路上,走半截就说不动话了。
天气热的很,是又累又渴。
村口的大槐树下,一群人坐在那纳凉。
“哟,秦家西兄妹去镇上啦,瞧瞧这背的扛的,买了不少好东西吧?”
“各个都累的满脸通红,满头大汗,是买的啥宝贝啊累成这样,快让我们瞅瞅。”
扎堆唠嗑的村民见他们回来,七嘴八舌地打招呼。
有人凑上去,想看看他们买了什么。
还有人伸手要帮忙提东西。
全被秦天策笑着挡了回去,开口道:
“前阵子鲁员外定了砖,今儿把钱结了,就买了些棉花和粮食,
你们谁要盖砖房,找我买砖,价钱好商量!”
说实话,接下来灾难连连,现在住的房子压根撑不住一轮又一轮的灾害。
最好是住上砖房。
这样还能抗一抗。
“唉,饭都快吃不上了,哪还有功夫盖房?房子盖好了,怕都不是给人住的。”
张婶儿叹了口气。
“要不让我家那口子去你家帮忙烧砖,不要工钱,回头给几车砖就行。”
“快别扯那些没用的,净想着占便宜。”
李二婶正在纳鞋底呢,听到这话没忍住翻了个白眼。
“咋就净想着占便宜了,我们这不也是用劳动力换吗,不给工钱给砖,怎么说也是他们赚了。”
今早刘冬梅没打到水,心里一首窝着火,立刻阴阳怪气的开口。
“帮工抵砖?”
李二婶切了一声,“就那点小心思,明眼人谁看不明白?
说的好听,其实就是想学烧砖的手艺,这可是技术活,哪里能白学?
秦家的,你们也累着了,赶紧回家吧,别跟他们废话。”
说着,她站起身,就拉着二丫走了。
一群人被呛得没话说,眼睁睁看着秦家兄妹跟着李二婶走了。
刘冬梅啐了口唾沫,嘀咕着装什么装。
旁边张叔听不过去,怼了回去:
“人家肯便宜卖砖给咱们,就够仁义了,你要是眼红就自己去烧。”
这天晚上,李家村晒谷场。
村民们都聚集在这里。
李里正站在石碾子旁,清了清嗓子说:
“其他几个村的里正我都联系好了,明个辰时西刻,我们就去县衙,到时候在县衙门口集合。”
(http://www.shu0xs.com/book/HHCIFH-2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0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