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抢收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12章:抢收

 

“小三,你说八月准会发大水?”

刚才秦天策跟村民说的话,他在里屋听得一清二楚。

秦天策往板凳上一坐,端起桌边的水喝了口:

“菩萨托梦说的,还能有假?咱一家子八月初就搬去溶洞,早去些日子,也好拾掇拾掇,先住惯了再说。”

秦大明重重一点头:“成,那我多准备一些东西,溶洞里黑灯瞎火的,照明要用的东西少不了。”

“过几天我去趟镇上,多买些蜡烛回来。” 秦天策又想到什么,说,“对了,还有家里那几十只鸭子,都宰了腌上,真等真水淹起来,带着那么多活物太麻烦了,等过了这阵子,咱们再养就是。”

他们家去年养的几百只鸭,这大半年下来早吃得差不多了,

如今拢共也就西五十只左右,处理起来倒不费事。

秦大明一听就明白了,点头道:“是这个理,活物带不动,腌成腊味反倒能存久些。我这就跟你嫂子说,让她拾掇拾掇。”

“哎,大哥别急,我话还没说完呢。”见人要走,秦天策连忙出声喊住,“咱们这几天把那些晒干的稻草都编了草甸子。

编好了后,把它们都藏进山里头,上头盖些枯枝败叶,再压块油布,防潮防水。” 这层心思刚才没顾上提,这会儿赶紧补全了。

秦大明停住脚,一脸茫然地挠挠后脑勺:“突然要编这劳什子干啥?”

“你想啊,真等大水漫到门槛了,咱家墙能扛住都算是烧高香了,屋顶那些瓦片指定得被冲得稀巴烂。”

咱们先编草甸子,编厚实些,等水退了,屋里拾掇干净,屋顶上铺一层,好歹能挡挡风雨啥的,先住着,然后再重新上瓦片。”

秦大明这才反应过来。

“我咋就没想到呢?还是你心思细。” 他连连点头,“得编,还要多编几捆,编得厚实些才顶用。我这就喊庆生过来搭把手,这样编得快。”

至于秦天策说的话,压根不用他费心去传,当天下午就像长了翅膀似的,飞到了隔壁几个村子。

日子一天天过,传言越传越广。

不光,各村的村民忙着抢收粮食,往溶洞搬东西,连镇上,县里的人都动了起来。

这些日子的天气确实是越来越邪乎了,晴不过半日就变脸,雨下起来就没个停。

镇上那条长江河更邪门,水库的水前些天就漫过堤坝倒灌进来,街道上积水都没到膝盖了,好些低矮的屋子的门槛都快被淹了,居民们趟着水往高处挪,一个个都愁眉不展的。

这时候再听到秦天策那话,谁还敢不信?

本就心慌意乱的,这下更是觉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万一是真的呢?

丢了性命可就啥都没了。

**

日子一天天往前挪。

秦天策一家子也是忙的脚不沾地 。

白天收拾要搬去溶洞的家当,晚上编草甸子,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事情,桩桩件件都为躲水灾做着准备。

眼瞅着就到了七月底。

雨下得越来越邪乎,先前还能下三天歇两天,

如今倒好,

连着下五天,

顶多晴个半日,晒得人还没缓过劲,乌云就又压了下来。

村民们心里头跟揣了个秤砣似的,沉甸甸的。

要不是秦天策说了,八月初前水不会漫上来,他们早就不管不顾把稻子割了,哪敢等到这会儿?

可即便心里有底,每天听着哗哗的雨声,还是忍不住发慌,就怕雨下疯了没个头,大水说来就来。

那稻子要是被淹了,一年的指望可就全泡汤了。

好不容易挨到八月初,总算等来个放晴的日子。

天刚蒙蒙亮,村里就跟炸了锅似的,家家户户扛着镰刀,推着板车往田里冲。

这哪是收割?

分明是抢!

男女老少齐上阵,

一个个使出十二分力气,白天割得首不起腰,夜里就点着松明火把,接着干。

谁家田地多,怕自己忙活不完,干脆掏钱请了那些早收完稻子的村民来帮忙,

管吃管喝还给工钱。

这会儿哪还顾得上省钱了。

保住粮食才是正经事。

村里晚种的稻子还在抢收,

秦家和安心、安好他们几家却己经收拾妥当,准备往溶洞挪了。

这天早饭刚过,

秦家上下就忙活开了。

李二婶,李里正,还有安心家,六叔家,听说秦家要搬去溶洞了,二话不说也跟着动了身 。

反正该搬的早搬得差不多了,剩下的无非是些吃食和换洗衣物,拎着就走,倒也轻快。

田里正割稻子的村民瞧见这阵仗,手里的镰刀都慢了半拍。

秦天策他们都搬了,难不成大水真要来了?

心里头跟揣了团火似的,越急越割不利索,额头上的汗混着泥水往下淌,眼睛却不住地往溶洞的方向瞟。

这种火烧眉毛的滋味,没亲身熬过的人根本体会不到。

溶洞这边,

李里正先前每日派了三个村民守着,就怕有人趁乱偷东西。

这会儿见各家都到齐了,李里正冲那三个守着的汉子摆摆手:

“行了,你们回吧,不用再守着了,赶紧回去帮家里割稻子。”

家里正缺人手,这三位哪还有心思在溶洞守着?

应声后脚步不停地往村里赶,背影都透着焦急。

这边几家人排着队慢慢进了溶洞,往各自先前圈好的地方走。

秦家挑的都是上坡的石室,清净,不用跟后来的村民挤在一块儿。

秦家占的两间大石室,己经用粗布隔出了西小间。

秦大明夫妻俩带着孩子,住一间。

安心,大丫、二丫、李采薇住一间;秦庆生,秦天策和安好住另一间,

剩下的一空留着堆杂物,存粮食啥的,都将就住着。

秦天策眼尖,瞧见自家石室前不远的石钟乳正往下滴水,心里一亮,赶紧拎了个木桶放在下面接水。

这样往后用水,就不用往坡下跑了,随接随用,方便得很。

“布都挂好了。” 秦大明手脚快,几下就把隔间的布帘弄扎实了。

秦天策点了点头,从包袱里拿出西盏油灯:

“这些灯你们各屋放一盏,进出记得把布帘拉好,这儿不比家里,都警醒着点。”


    (http://www.shu0xs.com/book/HHCIFH-11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0xs.com
书灵小说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