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兄妹俩领完花生瓜子,把东西放回屋里,门一锁,兄妹俩就往外走去。
何雨柱很怕麻烦,所以有时候就不在院儿里乱掺和。
东家长李家短的,他家可没有上了年龄的妇女下场,雨水还小,他也没打算把雨水养成一个泼辣的姑娘。
有些麻烦是可以避免的,何雨柱一首都知道。
就像他,每天早上六点就出发上班去了,下午下班后去找那群老头下象棋,毕竟在家里也没什么事儿。
雨水也一样,吃过饭就去上学,中午回来自己做一顿,下午回来后就写作业,哥哥有小灶了就去对付一口,没小灶哥哥就会提前把饭做好。
兄妹俩除了星期天,要不都找不到人。
“哥,咱们去哪儿啊?”
雨水抱着何雨柱的胳膊问道,非常的黏人。
“先去逛庙会,去买点儿东西,再去天桥,看看把戏。”
“行。”
雨水兴奋的说道。
今天整个华夏大地注定很热闹,是全国最热闹的时候。
要不是何雨柱的师父们都联系不上了,今天他该去看师父的。
想到此处何雨柱非常伤感,他来到这个时代,变成了现在的自己。
但回首望去,原身什么都没给他留下,当然,也没留下麻烦。
兄妹俩相依为命的时间太久了,举目无亲。
一九五七年,大街上形形色色依然什么都有,穿长袍的也大有人在。
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潮还没有到来,思想什么的还未统一,街上还是有人生百态。
这应该是建国后人们最幸福的时候了,我们的民族在复兴,发展很快,老大哥还一首支援和扶持。
我们从一个农业国家正在向一个工业强国过渡。
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越来越有希望。
虽然是计划经济时期,但也没完全开启,粮站有议价粮,工厂有计划外的物资,农村有自留地。
合作社的兴起让农村的劳动力慢慢解放,他们更有充足的时间来搞大会战兴修水利什么的。
现在农业就差一个种子改良和化肥。
几十年后的农村,依然存在着这些人的劳动硕果,地头边的蓄水池,都是一代人留下的印记。
新中国从一片荒芜到现在的欣欣向荣,都离不开老一辈儿的战天斗地。
后世来的何雨柱知道,这大概是新中国几十年来过得最好的一个年了。
外面的靠不住,老大哥马上就会撤走一切的支援,还留下了一个天文数字的外债。
今年肉票会发行,正式的进入计划经济时代。
当然了,京城是五九年之后才进入的,毕竟是首都,是门面,要把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
雨水嘴里叼着一个糖人,手里拿了许多东西,都是哥哥刚刚给她买的。
她发现哥哥很有败家子的潜力,碰到什么没见过的东西都要买,不管吃的还是用的,
哥哥只说一句,
便宜!
她也没感觉便宜啊!
来到天桥,这里是传统技艺和手艺人的天堂,说书的,说相声的,玩把戏的应有尽有,非常的热闹。
何雨柱最喜欢这里,他那一身北京跤的本事还有下围棋的本事就是出自这里。
民间多高人,何雨柱年少的时候有幸遇到过一位,当时的他死皮赖脸的跟着高人缠着他学了一些东西。
可数年过去了,物是人非,京城虽然不大,但有些人却再也遇不到了。
兄妹俩跑了一上午,很尽兴,这才回到了西合院儿。
“雨水,饿吗?”
何雨柱对雨水问道。
“不饿,光是吃东西都吃饱了,这还有这么多东西呢!”
雨水摇了摇头,手里爆米花,山楂糕。冰糖葫芦什么都有,哥哥手里还提着豌豆糕和柿饼子。
“行吧,那就先休息休息,下午看要不要再出去。”
“好嘞!”
雨水欣然答应。
其实何雨柱最想还是放炮去,但他今年都二十二岁了,他感觉丢不起那人!
院儿里依然飘起了中药味儿,一大妈还在努力。
而后院儿则是非常热闹,刘海中的那几个徒弟来看他了,还带着东西。
老刘让老伴儿弄了几个菜来招待,他们正喝得热烈着呢,那动静,中院儿都能听得到。
何雨柱估摸着老刘是故意显摆的,家里的门都是故意不关的!
其他人家则是没那么热闹,易中海现在一门心思都在捞孩子上,他没有收徒的打算。
贾东旭带着棒梗弄了一鞭小蚂蚱炮,正在中院儿放着。
贾东旭先是看着易中海家,又瞅了瞅后院儿,一脸的羡慕。
易中海迟迟不松口,态度不清晰,他没敢乱上门去。
他不是十五六的小年轻了,有点儿拉不下脸了,他都己经做父亲了,棒梗都三岁多了。
而且还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他媳妇儿又怀了一个。
何雨柱也很羡慕的看着贾东旭和棒梗,他己经想好了。
等到今年开春就买自行车,再去街道办找关系。
羡慕人家是没用的,想要儿子自己生一个!
到时候他也能领着自己儿子在院子里放炮了!
(http://www.shu0xs.com/book/HGFF0D-4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0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