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来到徐州后,他通过他的人脉,己经打听到有关李适的一些信息。
包括李适利用一种神秘武器,先灭李希烈,再杀高承宗。乱成一锅粥的中原地区,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被李适以势如破竹之态,轻松搞定。
『陛下,,您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什么?』
『你先别管朕的目的,你就说这个方法可行不?』
包佶想了想,道。
『可以是可以,只是这些商人该如何去获得凭证呢?』
李适嘿嘿一笑,道。
『你这算是问到点子上了。盐商获得凭证,自然是有条件的。
包佶急切问道。
『什么条件?』
『条件就是,他们必须给边境运送粮草及其他生活物资。』
哦……
包佶好似明白了,道。
『陛下是想利用这张凭证,让盐商给边境地区输送粮草辎重。这样一来,朝廷就能省去很多运输费用。』
李适欣慰一笑,道。
『你说的没错。你觉得朕这个方法如何?』
『方法是的好方法,只是微臣还有一点小疑问。』
『你有什么疑问,尽管说说出来。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陛下刚才说,只用一张凭证,就可以从盐场领出食盐。这么大的利润,有些人必定会铤而走险,臣担心凭证会伪造成风。』
李适自然知道伪造盐引的事,因为在宋明时期,不光有伪造的盐引,还有伪造的宝钞。
不过在宋明时期,制造盐引、宝钞时,会加入防伪标识。通过防伪标识,来确定真伪。
『伪造凭证确实是不可避免。不过也不必过分担心。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朕有一些办法,说给你听听。』
『陛下请讲。』
『首先,通过图案辨伪。聘请上等的刺绣师,在凭证上面绣制固定的图案。』
『其次,通过材质辨伪。制作凭证所用的材料,必须选用上等的绢帛。』
『再者,通过编号辨伪。在每一张凭证上面,都要手写编号,便于户部与盐场核对。至于用什么样的编号,可以再商讨。』
『最后,通过印章辨伪。在每一张凭证上面,都必须要盖上印章。』
包佶仔细聆听,并且频频点头,深以为然。
李适问道。
『朕的这些方法,你觉得如何?』
包佶赞同道。
『都是很好的办法。尤其是设置编号,微臣觉得最妙。微臣觉得,应该详细登记商人信息,每月核对编号,确保有迹可查。还可以设置举报措施,只要举报者举报属实,就可以获得制造伪钞者的一半家产。』
李适兴奋地摸了摸胡子,笑道。
『呵呵……你还把汉武帝的告缗令整出来了。不过这个也是个不错的方法。』
『谢陛下夸奖。』
『那这么说,你是认同朕的这个想法了?』
『微臣暂时还没有发现别的问题。望陛下容微臣下去后,再好好思索一下。』
李适点头道。
『如此也好。这件事,朕就交给你了。你下去好好考虑一下,等考虑好以后,给朕上个奏折。详细说一下具体细则。』
包佶拱手道。
『这个自然。微臣一定竭力把这件事做好。只是不知,以后该如何称呼这个凭证?总不能以凭证相称吧?』
话音刚落,李适便脱口而出道。
『就叫它盐引!』
『盐引?微臣明白了。』
李适打了个长长的哈欠,随后摆了摆手道。
『今夜你我君臣畅聊,时间不知不觉过得好快。你这还有什么事情要说吗?没有的话,就退下吧。真有点困啦。』
包佶起身候在旁边,一副欲说还休的样子。
李适看到后,问道。
『怎么?还有什么事情吗?』
包佶犹犹豫豫,最后还是说道。
『微臣还有一事,想要请示陛下的意思?』
李适看了一眼包佶,道。
『有什么事,你说就是。朕听着。』
『这件事是这样的。微臣从扬州那边过来的时候,有一个富商找到微臣。他给微臣说,他愿意资助朝廷军饷十万缗。』
李适冷笑一声,道。
『一个商人,愿意出钱十万缗来资助朕,恐怕是别有所图吧!』
包佶表现的有些难为情,应道。
『此人确实还有个请求。』
『哼,朕就说嘛。他有什么请求?』
『他请求陛下能够封他个官儿做做。』
『放肆!』
李适脸色突变,拍案而起,怒道。
『他以为朕这里是什么?是生意场吗?还想要从朕这里买官做。他做梦!他一个商人,永远都别想踏入官场。』
包佶急忙跪下,劝慰道。
『陛下息怒。都是微臣处理不当,惹到了陛下。请陛下治罪。』
李适深吸一口气,但怒气还在,厉声道。
『包佶,你给朕听好了。士农工商,商人就是商人,地位永远是最后那个,他绝不可以做官。现在不可以,以后也不可以。』
包佶连忙回应道。
『微臣明白。此事微臣以后绝不再提。』
……
李适努力平复好自己情绪,怒意渐消,随即让包佶起身。
包佶起身,小心翼翼的站在一旁。
李适斜眼看了下包佶,道。
『朕刚才发怒,并不是因为你,你不要放在心上。』
包佶欠身道。
『微臣知道。只是微臣不明白,陛下为何如此反感商人做官。他们若是肯出钱,陛下可以给他们个无关紧要的官当当,这也没什么要紧。』
李适抬手道。
『这个头不能开。他们现在可以不要求官职,但以后就说不定了。如果有一天,他们的影响力,可以左右朝堂的政策,那还了得?你要记住,商人是趋利的,他们会真心在乎这个国家,会在乎这个国家的百姓吗?』
包佶先是点头,随后又摇头道。
『陛下说的极对。商人眼中只有利益,又怎会关心国家和百姓。他们若掌权,绝对误国。』
『所以,商人就干好商人的事,其他事情,他们就别操心了。』
说罢,李适坐在案边,随手拿起书来看。
经包佶这么一闹,此时的李适,早己是睡意全无。
包佶则站在一旁,手足无措。坐也不是,站也不是,走也不是。
过了一会儿,李适抬眼瞅了下包佶,随后放下书,道。
『好了,今天就到此为止。你远途至此,想必也累了,早点回去休息。江南那边的盐税,还要你去收缴。』
包佶向李适深深作了一揖,然后转身走出营帐。
这一夜,君臣二人对坐畅聊,茶换西次,柴舔两遭。基本上,把关于食盐的事情讨论完毕。
待包佶走后,李适的困意再次涌了上来,也懒得看书,倒下便睡着了。
(http://www.shu0xs.com/book/HBACGH-9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0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