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州府衙】
东方既白,冷意未消。
李适坐于主位,众将领分列两旁。
昨夜,李适率军进城后,王三狗急忙迎上,把事情经过都说与李适。
原来在半夜子时,守在东门的王三狗,见城中没有情况,本打算休息。也就在这时,有人嚷着说城门来了。
众人听后,都向城门方向看去,果真是大门开启。
众人大喜,料定是城内百姓接应。
王三狗不敢迟疑,大喊一声『冲啊』,一马当先,率领禁军呼啸着杀进城内。
『三狗,战场是否清理完毕?』
『回陛下,都己清理完毕。刘士宁等罪魁祸首三十人,皆己伏诛。还有一些投降的士卒,请陛下发落。』
李勉这时站出来,道。
『陛下,他们都是受刘士宁等人胁迫,不得己而为之,还请陛下从轻发落。』
刘昌这时也附和道。
『李大人说的在理,末将也多方审查,他们确实是被迫无奈。还请陛下明断。』
李适点头应允道。
『既然两位爱卿都这么说,朕就依了你们。把俘虏全部释放,遣散回家。』
『陛下圣明!』
『王三狗,除刘士宁外,其他谋反将领,一律抄没家产,诛灭三族。』
王三狗领命而去。
『李勉,贩卖人肉案到此为止,不准再查。择日,张榜公布于众。把所涉及的饭店一律查封关停,贩卖人肉的行为,继续严厉打击。』
『微臣遵旨!』
事毕,李适随后让众人退下。
待众人走后,李适自己寻思着,刘士宁毕竟是刘洽的儿子。如今刘士宁被杀,刘洽带兵在外,多少应该抚慰一下,以安其心。
况且刘母不顾私情,能够大义灭亲,也实属不易,应当奖赏。
于是,李适又把韦绶叫来,吩咐道。
『韦绶替朕拟旨,封刘母为睢阳郡太夫人,赏钱千贯,绢帛百匹。封刘洽为睢阳郡伯,赏钱千贯,绢帛百匹。拟好后,代朕前去宣旨。』
韦绶领命而去。
经过这几日的奔波忙碌,此时的李适,终于可以放松下来。
难得的闲暇时光,李适自然不愿虚度。在用过午膳,休息片刻后,他便带着韦绶等一帮人,出了西门。
韦绶在路上问道。
『陛下,我们这是要去哪里?』
李适向西面指了指,道。
『朕带你们去大运河看一看。』
一行人从宋城西门出来,走了大概半柱香的时间,来到一河堤处。
李适指了指眼前的大河,道。
『这应该就是大运河了吧?』
韦绶摇摇头道。
『微臣不知。』
李适回头看了看李日月等人,似乎在询问他们。
李日月等人也都摇了摇头,表示不知道。
李适放眼看去,见远处有一人正在河堤垂钓,于是下马走上前去。
待其走近,李适见那人约有三十来岁,衣着朴素,施礼问道。
『请问一下,这条河,可是大运河?』
那人扭头看了一眼李适后,回答道。
『没错,这条河就是汴河,是连通淮河与黄河的永济渠。』
李适这时看清那人容貌,脸庞清瘦,些许胡须,一副书生模样。
『但不知这汴河何时上冻?船只又几时停运?』
『一般每年的十一月到次年的二月。』
李适看着眼前的河水并没有结冰,不禁心中疑惑,问道。
『不对吧老弟,今日己是十一月份,为何汴河的河水流淌依旧?』
那人依旧专心垂钓,并未扭头,嘴里答道。
『今年气候比起以往稍暖,所以河水尚未结冰。再过一段时日,河里结出冰渣,就不能再走水运了。』
李适点点头,回头对韦绶道。
『看样子,这大运河马上就要进入冰冻期,无法通行。等回去后,你给包佶写信,让他先把税款先运到宋州。等开春以后,再做打算。』
『是!』
李适随后又坐到垂钓者身旁,问道。
『老弟今年多大了?』
那人答道。
『今年三十了。』
『看样子,你像个读书人,为何不考取功名,入仕做官呢?反而在此垂钓。』
那人冷冷一笑,答道。
『如今的世道,天下纷乱,藩镇割据,兵事不断,武强文弱。此时读书又有何用?终究是治不了这乱世。』
『那如何才能治此乱世?』
『自当以战止战,以武治武。从古至今,每当遭遇乱世,绝对不是靠读书平定乱世。东周乱世,是秦始皇以武力灭六国,一统西方。再到秦末,烽烟再起,是汉高祖南征北战,打下了大汉西百年基业。他们哪个是读书读出来的太平盛世?』
『你这观点倒是挺不错,当今世道,当以战止战,以武治武。嗯,只有把他们打服打怕,才能彻底制服他们。』
那人叹了口气,道。
『各地强藩林立,想要制服他们,又谈何容易。』
李适继续问道。
『老弟,不知该如何称呼啊?』
『李藩!』
李藩?这名字听起来很熟悉啊。好像也是一个宰相级别的人物。
但具体是哪一朝的宰相,李适此时有些记不起来了。
『敢问令尊是哪位?』
『潭州刺史李承。』
原来是李承的儿子。
当初,李希烈在平定梁崇义后,赖在襄州不走,准备把襄州占为己有。
唐德宗则任命李承为襄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观察使,让他到襄州赴任。
李承单骑来到襄州,不惧李希烈恐吓辱骂,恬然自安,誓死王事。
李希烈拿李承实在是没有办法,只得带领军队回到了蔡州。
『你原来是李承的儿子。你好歹也是公子哥,怎么衣衫如此破旧,令尊就没有给你留下遗产?』
李藩淡然一笑,嘲讽道。
『不过是身外之物,又何必如此执着这张皮呢?这位军爷一看就是世俗中人,又怎么会理解这些。』
李日月站出来喝道。
『放肆,你竟敢对当今的天子,说出如此大不敬的话来,是不想活了吗?』
『当今天子?』
李藩听后,大吃一惊,当即丢下了鱼竿,向李适跪拜道。
『小人实不知陛下驾临,言语多有冒犯,还请陛下宽恕。』
李适笑着扶起李藩,道。
『不必如此,你刚才所说治乱世之策,朕非常欣赏。』
『小人刚才不过是胡诌罢了,让陛下见笑了。』
『但不知你现居何职啊?』
李藩略有难为之情,道。
『身为庶民,并无官职。』
李适叹息道。
『今日与你一番交谈,朕知你绝非平庸之辈,以后不如跟随朕,朕给你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你意下如何?』
李藩谦逊道。
『小人不过一介庶民,才疏学浅,恐有负圣恩啊!』
李适笑了笑,道。
『不必推辞,你就跟着朕吧。』
李藩再次跪拜道。
『谢陛下知遇之恩,小人自当竭尽全力事奉陛下,来报答陛下的恩情。』
(http://www.shu0xs.com/book/HBACGH-8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0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