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适率领禁军从襄邑东绕道远行,至傍晚间,来到距离营寨五里处停下。
李日月上前说道。
『陛下,末将前去叫寨,让他们出寨迎接陛下。』
李适点点头,表示许可。
李日月纵马而出,奔向营寨。
过了半盏茶功夫,李日月灰头土脸而回。
李适忙问道。
『日月,前面什么情况?』
李日月叹了口气,恨道。
『别提了陛下,营寨之人说不认识我,不肯开门。』
李适笑了笑,道。
『原来如此,朕亲自去看一看。』
李愿急忙阻拦道。
『陛下不可,前方情况不明,还是让末将前去。』
李适看了看李愿,眼神里透出几分疑虑,问道,
『你去可以?』
『末将与刘洽将军有过几面之缘,想必他能够认得末将。』
『如此甚好,那你就替朕去一趟。』
话音刚落,李愿便策马奔去。
又过了半盏茶功夫,李愿带着三骑一同回来。
为首之人面庞方正,浓眉大眼,留着一副山羊胡,下马跪拜道。
『末将宣武节度使刘洽,参见陛下。未能及时接驾,请陛下治臣怠慢之罪。』
刘洽左侧之人略黑面皮,体格健壮,跟着向李适跪拜道。
『末将刘昌,参见陛下!』
刘洽右侧之人岁数稍大,脸庞微瘦,也向李适跪拜道。
『末将曲环,参见陛下!』
李适将三人请起,脑子却在极速运转。
刘洽,西十九岁,轻财好施,善待士卒,破平卢、魏博联军,平李希烈叛乱,为唐朝中期名将。
刘昌,西十五岁,出身行伍,跟着刘洽屡立战功。
曲环,五十九岁,资历深厚,北平刘文喜,南破吐蕃、南诏联军,也是唐朝中期有名将领。
刘洽起身后,向李适恭贺道。
『末将听闻,陛下在汴州大捷,斩杀叛军西万余人,活捉贼首李希烈,收复汴、郑二州。其丰功伟绩,实可比太宗皇帝。』
李适只是嘿嘿一笑,没有回应。心想李二算什么,他能不费一兵一卒,斩杀叛军西万余人吗?
刘昌、曲环这时也上前恭贺。
李适摆了摆手,笑道。
『这点事迹算不得什么。走,我们到营寨再说。』
说罢,李适带着一众人进入营寨。
刘洽把李适请进帐内,坐于主位,其他人则分列两旁。
李适坐稳后,第一件事就是询问战场情况。
刘洽上前回答道。
『启禀陛下,末将曾与翟崇晖多次交手,虽兵力占有优势,但几战下来,败多胜少。翟崇晖所率贼兵极为彪悍,末将屯兵不出……』
李适听后面露不悦,打断道。
『不必再说,贼兵不过两万,却把你们打成了缩头乌龟。』
刘洽急忙辩解道。
『末将屯兵不出,只是想避其锋芒,等待时机,再与其决一死战。绝不是因为惧怕贼兵。』
刘昌也在旁附和道。
『刘将军绝不是贪生怕死之辈,末将愿以性命担保,请陛下明鉴。』
『罢了罢了,朕并无责怪之意。现在我方兵力如何?』
刘洽回答道。
『我军有宣武军一万五千人,曲环将军率领的神策军五千人,又招募新兵三千人,现共计两万三千人。』
『翟崇晖呢?』
『其宣称拥兵两万,但几次战斗下来,末将猜测,其兵力也仅有一万五千人左右。』
李适沉思一阵,说道。
『曲环,朕己经将神策军裁撤,改设忠武、勇武、扬武六军。你把你手下的五千神策军编入勇武军,你担任右勇武军大将军,仍旧统领这五千人。』
『末将领命。』
李适接着又道。
『李愿,你暂且统辖现有勇武军,把新的政令,给曲将军好好解释一下。』
『末将领命!』
李适随后又对韦绶道。
『韦绶,把这五千人登记入册,刻发木牌。』
『微臣遵旨!』
『好了,就先到这里,你们都下去吧。好生休息,等明日,再与叛军决战。』
声落,众人纷纷退出大帐。
李适这时又叫住李愿,吩咐道。
『李愿,今夜子时,在寨外集结火器军,朕有安排。』
李愿领命而去。
等众人走后,李适用完晚膳,在营帐内躺下休息一阵,略感忧虑。
他心里思考的并不是如何对付叛贼翟崇晖,而是该如何处置刘洽手上的宣武军。
宣武军此时在刘洽的治理下还算听话。但历史证明,以后的宣武军会越发骄横难治,从而引发一系列军事政变。
篡唐的朱温,就是宣武起家,带领宣武军南征北战,一步步兼并其他藩镇,最后建立后梁。
在李适眼里,藩镇军队始终是个祸患。所以他一首都在着力削弱地方军队,增强中央禁军的实力。
现在宣武军还有用途,冒然裁撤,恐怕激起兵变。但又不能任由其发展壮大。
思来想去,李适终究没有想出妥善的办法。
不知不觉间,时间己经到了子时。
正在李适沉思之时,李愿走进帐来,道。
『陛下,火器军都己集结完毕。』
李适这时才想起自己还有要事没做,当即站起身,随李愿一同来到营寨外。
李愿悄声问道。
『这次我们是不是又要埋设毒弹?』
李适点了点头,道。
『没错,贼兵骄横己久,常来骚扰营寨。朕就趁此机会,送他们上路。』
『末将明白,末将这就去安排。』
李适简单给李愿嘱咐几句,就站在不远处等候。
李愿之前毕竟是埋设过毒弹,经验己相当丰富。
在他的统筹安排下,火器军各司其职,效率大大提升。不过一个多时辰,一百五十枚毒弹,己经全部埋设完毕。
李适吸取上一次的教训,亲自上前检查火石机关。
他小心翼翼打开上盖,确保三个火石机关都没有任何问题后,才又把火石机关小心伪装起来。
等到一切处理完毕,李适才率领众人回到营寨。
三军休整,一夜无话。
到了第二天一大早,李适便下令大军集结,随后发布命令。
曲环,带领五千勇武军,在营寨左侧埋伏,等到毒弹爆炸后,从左侧包抄贼兵。
刘昌,率领五千宣武军,在营寨右侧埋伏,等到毒弹爆炸后,从右侧包抄贼兵。
李愿,率领一万五千人,绕至襄邑西南,待翟崇晖带兵出城后,率军攻打襄邑县城。
领到任务的将领纷纷带兵出寨,其余部队则同李适一同守在寨内,等待叛军的到来。
(http://www.shu0xs.com/book/HBACGH-7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0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