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山北麓的夜风裹挟着陶土气息,秦异人踩着伪装成荒丘的石板,听着脚下传来的「咚咚」夯土声。
系统界面的「隐蔽工程进度」显示 45%,当黑牙掀开最后一层茅草时,数千平米的地下工坊突然暴露在月光下 ——
成百上千的陶俑坯体整齐排列,在火把照耀下宛如沉睡的军团。
“王上,「流水线」己按您的吩咐布置完毕。”
黑牙的算珠在掌心拨出「工」字,指向工坊深处的八个作业区,“制模、塑形、焙烧、彩绘、装配、调试、编号、入库,每区百人,每日可产陶俑三十具。”
秦异人点头,目光落在正在给陶俑刻编号的工匠身上。
那些指甲盖大小的数字刻在陶俑足底,是用系统兑换的「金刚石刻刀」完成的,每个编号对应着《工匠责任册》上的姓名。
系统提示音轻响,「质量追溯体系」正式启动。
卯时三刻,荆轲的「机关核心实验室」传来金属碰撞声。
这位左手弩大师正用「游标卡尺」测量齿轮间隙,青铜齿轮在她掌心泛着冷光。
系统界面的「机械精度」显示 88%,她忽然皱眉:
“关节活动角度不足,再磨薄零点五毫米。”
工匠铁柱立刻取过砂纸,他袖口的「神火工匠」徽章随着动作晃动。
自从改良弩机扳机后,少年己成为机关术新星。
此刻他正按照荆轲的图纸,将「三段式齿轮组」嵌入陶俑胸腔 ——
第一段控制肩部转动,第二段驱动肘部屈伸,第三段联动手腕张合。
“试试这个。”
秦异人递过一枚「滚珠轴承」模型,“在轴孔里装钢珠,摩擦会更小。”
荆轲眼睛一亮,将模型嵌入陶俑肩关节。
当陶俑手臂顺畅地完成「平举 - 上刺 - 横扫」三连动时,系统界面的「机关灵活度」跃升至 95%。
她转头望向秦异人,眼中闪过一丝钦佩:
“陛下真乃「非人间」的匠人。”
“因为人间需要这样的兵器。”
秦异人摸出陶俑腹腔的「弩箭匣」,里面可容纳二十支短弩箭,“不是为了杀戮,而是为了让真正的士兵少流血。”
午时整,首次「陶俑军团演练」在地下靶场进行。
三百具陶俑分成三列,荆轲站在「指挥塔」上,手中的「青铜遥控器」刻着北斗七星纹路。
她按下「天枢」按钮,第一列陶俑同步举弩,瞄准百步外的靶心;
再按「天璇」,弩箭破空而出,二十八支箭全部命中红心。
黑牙的算珠掉在地上:
“这比「三段式射击」快了三倍!而且无需换弩!”
秦异人示意继续演练,荆轲按下「天玑」按钮。
陶俑们突然变换阵型,前排下蹲举盾,后排半跪持弩,第三排站立装填,形成「立体防御阵」。
系统界面的「战术适应性」显示 92%,当模拟火攻的烟雾散去,陶俑们的动作依然精准无误。
“如果给它们装上「神火喷筒」呢?”
秦异人忽然问。
荆轲会意,取出「石油喷射装置」模型。
当陶俑胸腔的喷口喷出火舌时,系统提示音轰鸣:
「热武器集成成功,威慑值 + 100」。
铁柱在旁看得目瞪口呆,忽然想起临洮工坊的「神火弩」,原来那些改良只是前奏,真正的杀招,藏在这地下深处。
未时三刻,吕不韦悄然来访。
老狐狸的目光扫过排列整齐的陶俑,算珠在掌心拨出「秘」字:
“陛下大费周章,是要打造「不死军团」?”
“不,是要打造「不腐的制度」。”
秦异人示意黑牙展示《陶俑军团管理条例》,“每具陶俑的维护、升级、退役,都有严格规定。它们不是兵器,是大秦制度的「活化石」。”
吕不韦的算珠突然停在「编号 001」陶俑上,那是按照荆轲的体型烧制的,背后刻着「影」字。
他忽然轻笑:
“若六国得知,秦国有支「杀不死、累不垮、忠不二」的军队,怕是要睡不着觉了。”
“所以要让他们永远不知道。”
秦异人摸出「隔音材料」样本,那是用蜂蜡、树脂、麻纤维混合制成的,“工坊顶部的夯土层厚达三丈,外侧覆盖「声波吸收层」。除非地裂山崩,否则无人能发现。”
酉时整,秦异人独自留在工坊,借着火把微光给一尊陶俑彩绘。
他选择了「火狼纹」作为肩甲装饰,那是大秦革新的象征。
系统界面的「文明进度条」跳至 85%,他忽然想起在 21 世纪看过的兵马俑纪录片,那时他从未想过,自己会成为这「地下兵团」的设计者。
“陛下在想什么?”
荆轲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在想,这些陶俑将来会被如何记载。”
秦异人放下画笔,“是「妖术」,还是「神迹」?”
“是「变革」。”
荆轲抚摸着陶俑的「止戈」铭文,“当它们代替活人上战场,当工匠的名字刻在兵器上,当制度的齿轮比人的血肉更可靠 —— 这就是变革。”
系统提示音轻响,「兵马俑军团」正式成军的金光中,秦异人望着排列如林的陶俑,忽然轻笑。
他知道,这场用陶土与齿轮书写的变革,终将在未来的某一天,彻底改变战争的形态。
当六国贵族还在依赖血肉之躯堆砌战功时,秦人己经用制度与科技,铸造了一支永恒的「文明之师」。
暮色漫过骊山,地下工坊的石门缓缓闭合。
黑牙的算珠在《工匠责任册》上记录下最后一个编号,荆轲的遥控器收入「机密木箱」,铁柱的刻刀在新一批陶俑足底留下第一笔划痕。
而秦异人掌心的打火机,此刻正照亮通往地面的石阶,那火苗比任何时候都更明亮,因为它照亮的,不是杀戮的欲望,而是用智慧与理性构建的未来。
这是属于大秦的秘密,也是属于文明的奇迹。
当第一具陶俑在未来的某场战役中举起弩机,当第一缕阳光照亮它们身上的「秦」字铭文,历史终将明白:
真正的征服,从来不是靠武力的堆砌,而是靠制度的超越。
而这支沉默的地下兵团,正是大秦帝国送给旧时代的终章序言。
(http://www.shu0xs.com/book/HAFJCH-6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0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