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洮的兵器作坊里,铁砧的敲击声比往日密集三倍。
秦异人握着改良后的叠铸模具,青铜溶液在陶范中冷却成型,系统界面显示「良品率提升至 82%」,比传统工艺高出五十个百分点。
黑牙抱着账本穿梭其间,账册上「每日十剑」的红笔记录格外醒目,而他袖口还沾着今早调试熔炉时的铜屑。
“大人,小环姑娘说要见您。”
铁柱匆匆跑来,少年的围裙上溅着冷却液,“她把新铸的剑掰断了!”
叠铸革新:陶范里的工业革命
未时三刻,作坊角落的废剑堆前,小环正用短刀剖开剑柄。
系统界面弹出「装备缺陷检测」,秦异人一眼就看见断裂处的气孔 ——
那是叠铸法常见的气泡缺陷,在现代铸造中可用震动机解决,此刻却只能靠经验规避。
“剑柄含铅量过高,” 小环将断剑递给秦异人,指尖划过截面的黑色纹路,“铅硬但脆,不能单独成柄。”
他点头,现代材料学知识在脑海中翻涌。
叠铸法虽能批量生产,但若想提升强度,必须借鉴「夹钢」工艺 ——
用硬度高的青铜做刃,韧性强的熟铁做柄,二者熔合方能刚柔并济。
“铁柱,” 他转头看向少年,“去把李三送来的熟铁条拿来,再找些硫磺粉。”
少年应声而去时,荆轲正带着斥候路过。
她的左手弩换了新柄,上面刻着「荆」字小篆,而斥候们的队列走得磕磕绊绊,正步踢起的尘土里还混着铁锈。
申时初刻,熔炉再次点燃。
秦异人将青铜与熟铁按比例切割,小环则用硫磺粉涂抹结合处 ——
这是她从「神火炸药」配方中得到的灵感,硫磺能促进金属熔合。
系统界面显示「技术融合度 75%」,当两种金属在坩埚中化作金水时,他忽然想起现代焊接技术的弧光。
“开范!”
陶范打开的瞬间,青白色的剑光让众人眯起眼。
小环接过新剑,运劲劈向木靶,木屑飞溅处,剑柄竟未出现丝毫裂纹。
系统提示音骤响:
「装备改良成功,部队战力 + 15%」,而黑牙的账本上,「夹钢剑」的成本与产能正在快速计算。
“以后剑柄分两层,” 秦异人用卡扣划出结构示意图,“内层熟铁承重,外层青铜装饰,连接处用硫磺熔合 —— 记住,这叫「复合材质」。”
小环凝视着剑身反光,忽然想起夜枭组织的淬毒匕首。
那些兵器虽毒,却从没人在意过握柄是否称手,就像没人在意死士的手是否会因握剑过久而变形。
“我来做质检。”
她忽然开口,将断剑插入腰间,“每柄剑都要过我这关,不合格的 ——” 她指了指废剑堆,“就去给流民锻农具。”
酉时整,演武场上响起整齐的脚步声。
荆轲手持令旗,旗语挥动间,斥候们以十人小队为单位转向,动作虽不纯熟,却比散漫的战国步兵规整百倍。
铁蛋走在排头,努力模仿着荆轲的摆臂幅度,却因太过用力差点撞上同伴。
“手臂贴紧!目视前方!”
荆轲的声音盖过风沙,“你们不是流民,是斥候!是能让六国闻风丧胆的斥候!”
秦异人站在观摩台,系统界面的「军队纪律值」从 50% 缓缓升至 65%。
他看见黑牙在旁记录训练损耗:
「每日消耗草鞋三双,汗碱损坏皮甲两件」,却也看见村民们眼中的光 ——
那是对秩序与力量的渴望。
“这走法有啥用?”
老猎户蹲在台下嘀咕,“打仗能赢就行,管他脚怎么迈?”
“因为整齐的步伐能让敌人恐惧,” 秦异人望向演武场,荆轲正演示旗语中的「撤退」信号,“更能让你们知道,自己不是单打独斗的流民,而是一支军队。”
老猎户沉默,他想起去年被赵军冲散的溃兵,想起自己躲在尸体堆里装死的恐惧。
此刻看着斥候们哪怕步伐不齐却依然坚持的模样,忽然觉得胸膛里有什么东西在发烫。
戌时三刻,最后一炉青铜溶液注入模具。
小环的质检刀在剑柄上敲出清脆的响,合格的剑被挂上「铁」字木牌,不合格的则被熔毁重铸。
铁柱守在熔炉旁,用火星在陶范上刻下自己的名字 ——
这是他第一次在兵器上留名,如同现代工匠的落款。
“大人,” 黑牙递来新算好的产能表,“夹钢剑每日可产五柄,虽然慢,但硬度是普通剑的两倍。”
“够了。”
秦异人望着演武场上依然训练的斥候,荆轲正在教他们用摩斯码打旗语,“质量比数量更重要,就像民心比兵器更锋利。”
系统界面弹出「中级铸造术」解锁提示,秦异人摸出打火机,火苗照亮作坊墙上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刻痕 —— 那是陈宫的手笔。
他忽然想起现代工厂的标语,原来跨越两千年,对技术的敬畏与对人的尊重,始终是文明进步的双轨。
小环擦着短刀走近,刀刃上还沾着剑柄的铜屑。
她望着演武场上的斥候,想起自己第一次杀人时的颤抖,此刻却觉得,这些踏着正步的少年,或许真能走出与她截然不同的人生。
“以后剑柄刻上工匠名字,” 秦异人忽然说,“就像你的短刀刻着「环」字一样。”
她愣住,低头看着自己从不离身的短刀。
刀柄处的「环」字,用的是秦异人教的小篆。
此刻听他说起,忽然觉得掌心的刀柄不再冰冷,而是带着温度。
暮色浸透临洮时,兵器作坊的烟囱冒出淡淡青烟。
荆轲的旗语训练仍在继续,「前进」与「后退」的信号在夜空中交织成网。
秦异人知道,这些正步走的斥候、这些夹钢剑的纹路、这些在熔炉旁刻下的名字,正在编织一支前所未有的军队 ——
不是贵族的私兵,而是平民的利剑。
而在更远的邯郸,郭开抚摸着新得的青铜剑,却不知这剑的铸造工艺早己落后临洮甚远。
他更不知道,当他还在盘算如何用兵器控制流民时,秦人己经用技术与秩序,在边境铸起了不可撼动的壁垒。
系统提示音再次响起,「部队战力 + 15%」的金光中,秦异人看见小环将刻有「环」字的剑柄插入剑鞘。
那剑柄的纹路里,既有熟铁的坚韧,也有青铜的华美,正如这个时代 —— 旧与新在碰撞中重生,终将锻成最锋利的变革之剑。
(http://www.shu0xs.com/book/HAFJCH-2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0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