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匠声震秦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25章 匠声震秦

 

咸阳兵器工坊的锻锤声突然哑了。

卯时三刻本该响起的青铜撞击声,被死寂取代,只有工坊檐角的铜铃在风中徒劳摇晃。

秦异人站在工坊门口,望着空无一人的锻铁台 ——

昨日还在这里挥锤的工匠们,此刻正聚集在渭水岸边,手里举着断指的残肢,木牌上用炭笔写着 “宁为枯骨,不做铁奴”。

系统 “民心监测” 界面的数字刺目地跳动:

449,跌破了 450 的安全线,红色警报的光芒映红了半个天空。

“查清楚。”

秦异人攥紧火狼纹玉佩,玉佩传来的冰凉触感与工匠们红肿的手掌形成对比。

黑牙的算珠团队连夜核账,账簿上的工时记录触目惊心:

为赶制长平前线的连珠炮零件,工匠们己连续三个月每日劳作 14 个时辰,断指、烫伤的病例比上月激增 300%。

最年轻的锻工才十五岁,却因淬火时晕厥,被滚烫的铅水蚀掉了整条右臂。

巳时三刻,秦异人将新拟定的《工坊令》拍在青铜案上。

第一条墨迹未干:

“凡秦匠,每日劳作不得过八时,漏刻为凭,超时者监工受罚。”

站在阶下的工头们脸色煞白,他们腰间的铜符上还刻着 “昼夜赶工” 的训令,此刻却像烙铁般烫皮肤。

“这怎么行?”

负责连珠炮生产的都尉急得跺脚,系统 “军需进度” 显示,若按八时制,长平所需的炮管将延误十日。

秦异人却指着窗外:

“你看渭水边那些断指的工匠,他们的手若废了,再给二十个时辰也造不出一根炮管。”

他命人将漏刻改为八格,每格对应一个时辰,沙漏流尽时,铜锣声穿透工坊,比任何军令都响亮。

第一日实行八时制时,工匠们还在犹豫。

当铜锣在酉时准时响起,锻锤突然停在半空,没人敢相信这是真的。

系统 “工时监测” 显示,当日的零件产量虽比往日少两成,废品率却从 15% 降至 3%。

老锻工赵五摸着从未在黄昏时见过的阳光,突然对着咸阳宫的方向跪下,额头磕在带着余温的铁砧上。

未时整,黑牙在工坊旁设起 “仲裁署”。

第一个来告状的是少年工匠阿木,他空荡荡的右袖在风中飘动,身后跟着七个断指的同伴。

“按新令,断指赔十金,残障终身供粮。”

黑牙将算珠推到阿木面前,珠串碰撞的声音里,系统 “工伤认定” 界面自动弹出阿木的病例 ——

右臂三度烧伤,符合 “终身供养” 标准。

都尉却在一旁冷笑:

“十金够买三个奴隶,给他五金己是天恩。”

话音未落,阿木突然抓起案上的青铜刀,将左手按在铁砧上:

“大人若不信我残了,这只手也给你!”

系统 “情绪指数” 显示,周围工匠的愤怒值瞬间飙至 90%,若处理不当,恐引发更大规模的罢工。

秦异人突然走进仲裁署,将十金放在阿木面前:

“再加五金,给你做个铁手。”

项蓉的机械臂立即展开图纸,那是用系统兑换的 “假肢” 设计,青铜指节可灵活握物。

当阿木颤抖着接过金子,系统 “民心值” 界面跳至 460,比清晨回升了 11 点。

“以后仲裁署由工匠代表做主。”

秦异人指着赵五,“你带三个老匠师,凡工伤、工时纠纷,你们说了算。”

赵五的手还在因激动而颤抖,他刻了三十年的 “秦” 字铁牌,此刻第一次觉得有了温度。

申时三刻,第一个 “工匠节” 如约而至。

渭水岸边搭起数十个展台,老匠师们比拼着淬火的火候、锻造的弧度,连少年学徒都敢拿着自己的小发明上台。

阿木的铁手虽不灵活,却能精准地组装连珠炮的扳机,引来一片喝彩。

系统 “技术交流” 数据显示,当日诞生的三项改良方案,可使炮管耐用度提升 20%。

赵五在台上展示他的 “百炼钢” 新法,铁块在他手中像面团般听话。

当秦异人问他想要什么赏赐时,老人突然跪下:

“求大王给工匠们立块碑,刻上所有造炮人的名字。”

系统 “民心值” 再次跳动,480 的数字稳定在安全线以上,旁边的 “生产效率” 条悄然上涨了 10%。

工坊的锻锤声在午后重新响起,却比往日更有节奏。

工匠们发现,八时制下的精力比十西时制更充沛,淬火时的判断也更精准。

系统 “军需进度” 不仅补上了延误,还提前两日完成了长平的订单。

黑牙的算珠在 “成本收益” 栏里算出惊人结果:

抚恤金和工时减少的支出,远低于废品率下降和效率提升带来的收益。

亥时整,秦异人站在新立的 “工匠碑” 前。月光下,每个名字都闪着微光,阿木的铁手在碑上抚摸着自己的名字,突然哭出声来。

系统 “制度评估” 显示,“八小时工作制” 使工匠归附度提升至 85%,而 “仲裁署” 的公信力超过了县衙。

长平前线传来捷报:

新运到的连珠炮因质量精良,炸膛率为零。

王翦在信中特别提到,炮管上的花纹比往日更均匀,显然出自精心打磨。

系统 “连锁反应” 显示,秦军的装备优势己扩大至 60%,赵军的兵器损耗却因工匠逃亡而激增。

此刻的邯郸,赵王迁还在为缺粮发愁,根本不知秦国己用制度革新化解了危机。

系统 “红色警报” 解除的提示音在咸阳宫响起,民心值稳定在 480,生产效率的提升让 “断粮道” 战略有了更坚实的后盾。

秦异人抚摸着 “工匠碑” 上的凹痕,突然明白:

能打赢长平之战的,不仅是连珠炮和火铳,更是这些握着锤、流着汗,却终于能在黄昏时见到家人的手。

当第一颗星子照亮工坊,锻锤声与家人的呼唤在夜风中交织。

赵五的儿子正给他送饭,篮子里的粟米饼还热着,饼上的花纹模仿着炮管的螺旋纹。

系统日志自动记录:

“工匠制度改革成功,秦国战时生产体系韧性提升,为长平决战奠定基础”,而那些刻在碑上的名字,终将与兵马俑一起,成为大秦一统天下的基石。


    (http://www.shu0xs.com/book/HAFJCH-12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0xs.com
书灵小说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