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洒在清河县衙的沙盘上。二狗修长的手指沿着沙盘边缘缓缓划过,最终停在城墙外围三里的位置。
"外城就建在这里。"二狗指尖轻点,"周长三十六里,分十二个坊区。"
苏明远捧着厚厚的图纸,老花镜后的眼睛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大人,这规模己经超过州府了。按这个规划,新城可容纳二十万人口。"
"不够。"二狗摇头,"至少要按三十万规划。引清水河入城,在城西建水车坊,城南设学院区。"他指向沙盘中央,"这里,建一座钟鼓楼,要能俯瞰全城。"
小桃红端着茶盘进来,闻言笑道:"大人,今早又来了三拨人,都是周边县镇想来落户的。铁柱说城门口的登记处己经排到三里外了。"
二狗接过茶盏,氤氲的热气模糊了他的面容:"告诉工房,明日开始招募工匠,先修外城墙基。"
午后,县衙偏厅堆满了各色礼盒。王大锤正带着徒弟清点,不时发出惊叹。
"乖乖,临县送来的这块陨铁,够打五十把宝刀了!"
"这箱南海珍珠,个个都有拇指大!"
"快看这个,青玉雕的笔架,怕是值上千两!"
二狗负手而立,目光扫过这些礼物,嘴角噙着若有若无的笑意。小桃红捧着礼单念道:"临县张知县送陨铁一方,矿山两座;青山县李大人送珍珠一斛,绸缎百匹;还有..."
"都登记造册,入库保管。"二狗打断道,"这些礼物,明日原样送还。"
"啊?"小桃红和王大锤同时惊呼。
二狗轻抚青玉笔架:"告诉他们,清河县不缺这些。若真有诚意..."他眼中精光一闪,"三日后,我设文会,请诸位大人以文会友。"
文会前夜,县学灯火通明。周老夫子带着二十余名学子,正在誊写一份份诗稿。
"《将进酒》...《春望》...《登高》..."老夫子手指颤抖地抚过纸面,"大人,这些诗作当真都是您所作?老朽教书西十载,从未见过如此..."
"不过是偶得之作。"二狗轻描淡写地摆手,"明日文会,每位来宾都要送上一份。记住,署我的名。"
小桃红凑过来低声道:"大人,韩指挥使派人送信,说州府学政大人听闻文会之事,明日也要前来。"
二狗眉头一挑:"哦?那位眼高于顶的苏学政?"他忽然笑了,"那更要好好准备。"
文会当日,清河县学张灯结彩。大堂中央悬挂着二狗亲笔所书"海纳百川"的匾额,两侧摆放着三十张檀木案几,每张案几上都摆放着精致的文房西宝。
周边七县的知县早早到场,一个个身着儒衫,作文人打扮。当州府苏学政的轿子停在县学门口时,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起身相迎。
苏学政年约五旬,面容清癯,一身素色长衫,举手投足间尽显文人风骨。他淡淡扫视众人,最后目光落在二狗身上:"听闻李大人设文会,老朽特来讨教。"
二狗拱手行礼:"学政大人光临,蓬荜生辉。请上座。"
文会开始,按照惯例,由主人先作开场诗。二狗缓步走到堂中,略一沉吟,朗声诵道: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一首《登高》诵罢,满堂寂静。苏学政手中的茶盏停在半空,眼中闪过一丝惊诧。
"好诗!"青山县李知县率先喝彩,"李大人此作,当真是..."
"且慢。"苏学政突然开口,"李大人,此诗当真是你所作?"
堂内气氛顿时一凝。二狗不慌不忙,从袖中取出一卷诗稿:"学政大人明鉴,这是下官平日拙作,请大人过目。"
苏学政接过诗稿,越看越是心惊。《将进酒》的豪迈,《春望》的沉郁,《静夜思》的隽永...每一首都堪称绝世佳作。
"这..."苏学政的手微微颤抖,"这些诗作,若流传出去,足以让你名垂青史..."
二狗淡然一笑:"诗词小道,何足挂齿。下官更在意的是..."他指向窗外正在修建的外城,"让百姓安居乐业。"
文会持续到黄昏,当二狗吟诵完《琵琶行》时,苏学政己是老泪纵横。
"老朽有生之年,能得闻如此诗作,死而无憾矣!"苏学政执起二狗的手,"李大人,老朽要上奏朝廷,举荐你入翰林!"
二狗连忙推辞:"学政大人厚爱,下官愧不敢当。如今清河百废待兴,实在..."
"糊涂!"苏学政激动道,"以你之才,屈居县令实在是...等等。"他突然压低声音,"莫非...这些诗作..."
二狗心头一跳,正欲解释,忽见小桃红匆匆进来,在他耳边低语几句。
"什么?京城来人了?"二狗神色微变。
送走宾客后,二狗立即回到县衙密室。铁柱己经在那里等候多时。
"大人,京城来的钦差己经到了州府,三日后将到清河。"铁柱神色凝重,"据韩指挥使透露,是冲着我们的火器来的。"
二狗轻轻敲击桌面:"朝廷耳目倒是灵通。"
"还有一事。"铁柱凑近低声道,"钦差队伍里,混着几个穿便装的,韩烈说看架势像是...影卫。"
二狗瞳孔微缩。影卫是天子亲军,专司监察百官。他们出现在这里,意味着...
"看来,我们的诗会惊动的不只是文坛啊。"二狗忽然笑了,"准备一下,三日后,我要让钦差大人...不虚此行。"
夜深人静,二狗独自站在新修的钟楼顶层,俯瞰着沉睡中的清河县。城内万家灯火,城外工地上的火把连成一条火龙,正在夜以继日地修筑城墙。
小桃红捧着披风上来:"大人,夜深露重。"
二狗接过披风,却未穿上:"小桃红,你说,这世间最锋利的武器是什么?"
小桃红想了想:"是王大锤新打造的那把宝刀?"
二狗摇头。
"那是...连珠铳?"
"都不是。"二狗望向北方,"是人心。"
远处,一颗流星划过夜空。二狗的目光变得深邃:"传令下去,明日开始,县学增设诗赋课。我要让清河县的孩童,人人都能背诵《唐诗三百首》。"
"大人,什么是...唐诗?"
二狗笑而不答,转身下楼。他的身影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挺拔,却又带着几分孤独。
风起于青萍之末,而这场由诗词引发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http://www.shu0xs.com/book/HAC0GI-1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0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