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极境与骨窍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2章 极境与骨窍

 

“是的,大人。”

“从出现那种特殊感觉以来,可有什么变化?”

“变化?”

“比如修炼武学时的成效。”

“有,随着修为不断提升、体魄日渐强大,那种特别的感觉也与日俱增,时至今日,即便是一门不曾接触的陌生武学,我也能快速入门,若营养充足,勤加修炼,月余便可将之修至达成,乃至圆满。”

这下孟长平彻底不淡定了,神色数变,看向姜黎的目光也隐隐泛起火热。

他又问了诸多细节问题。

对此,早有腹稿的姜黎都一一回答。

最后,孟长平给出了自已的判断:悟性类特殊天赋。

而这,也是姜黎希望孟长平得出的结论。

针对悟性类天赋的一些特点,孟长平又详细讲解了一番,与铁山所言大体一致,只是多了许多细节。

比如有人生而具备超强悟性,有人则是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展现。

比如悟性天赋有强有弱,有的能持久,有的不能持久,甚至出现过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消失的情况。

又比如悟性天赋出现规律性虽不强,但总体上祖上有过至强者诞生的家族出现几率更多一些。

聊了一阵,孟长平长长吐了口气,道:“有此天赋,却是不能急于突破锻骨境了。”

姜黎不解地问:“大人,这是何故?”

孟长平道:“初境,在大部分人认知中,有些微不足道,却不知此境关系着后续潜力挖掘,若能将此境修至极致,未来的路必定与众不同啊。”

姜黎好奇道:“修至极致?”

“不错,修至极致。”

孟长平点了点头,耐心解释:“何谓极致?即是将这一境修到打破极限的地步,筋骨如铁、皮膜如鼓、气血如象、掌控入微,达至圆融如意之境,最终骨关大开、气劲自生,无需秘法便可踏入锻骨境;

此境又称极境,公认的完美筑基,一旦成就,只要不出意外,至少可达换血,宗师成就。”

“可惜能有此成就者万中无一,寻常武者,要达到气血如虎尚且不可能,就更不用说气血如象了,至于掌控入微,根本想都不用想。”

“不过你不同,有悟性天赋在身,完全可以试一试,若侥幸成就极境,那就真正前途无量咯。”

姜黎听得也是心情激荡,不过心中却始终有一个疑惑,于是问道:“大人,您也说能成就极境者万中无一,我虽身具悟性天赋,却也不见得一定能成,所以我想知道正常情况下,如何踏入锻骨境。”

孟长平道:“有此想法,实属正常,也该当如此,极境之难,不可想象,绝不能执着,若不成,当早日放弃,以免耽误大好年华,最终困顿一生;

更何况你有此天赋,即便不成极境,换血之前,也断无阻你之关卡。”

“至于寻常人的破境之法,说起来也简单,无外乎‘蕴养骨窍’四字而已。”

姜黎不解:“何为蕴养骨窍?”

孟长平道:“人体奥妙无穷,内蕴无穷玄机,这骨窍便是其中之一。”

“所谓骨窍,你可以理解为一种穴窍,只是与我们寻常所认知的穴窍又有不同。”

“其存在于真实与虚幻之间,正常情况下,难以观察感知到,唯有体魄气血强化到一定程度,劲力成丝,方能以特殊方法运转气血劲力对特定的区域进行淬炼、滋养,其才会逐渐显现,被感知到。”

“随后便是借助显现的骨窍蕴养气劲,待气劲生成壮大,便可尝试冲开骨窍,踏入锻骨境,继而以气劲为火,再次锻造骨骼。”

“实际上锻骨境真正的核心在于骨窍的凝实与气劲的壮大,锻造骨骼只是其功效而已。”

“原来如此。”

经孟长平这一解释,姜黎总算明白了个大概,心中却还有诸多疑惑,思索了下,再次发问。

孟长平很有耐心,皆一一作答,让姜黎对于锻骨境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最后,孟长平建议他可先行修炼一门锻骨境秘法,暂时不要凝练气劲,以三年为期,若不能踏入极境,便迅速破关。

关于修行问题,自此而终,孟长平很快说到了第二件事。

却是明确捕头和捕快补缺之事。

如他所料,自已补宋承安的缺,归于铁山麾下。

未曾料到的是缺少的捕快竟要从竞逐失败者中选。

对此,姜黎表面上表现得有些抗拒,却暗自窃喜。

不为的别的,只因那些竞逐者无一不是佼佼者,不管是修为还是天赋,皆远超寻常捕快,汇聚修为点的速度绝必定更快。

至于忠诚问题,那还得走一步看一步。

只要撕开一个突破口,凭借金手指的逆天能力,策反是迟早的事。

见姜黎表现出抗拒,孟长平耐心安抚了几句,称一切皆是为了铲除邪宗余孽,让他暂且忍耐。

此事毕,孟长平很快又提到了第三件事。

事关宣武司见习武卫。

“宣武司见习武卫?”

姜黎有些惊疑不定看着孟长平。

孟长平点了点头:

“宣武司为大明帝国核心机构之一,圣皇陛下亲领,外御强敌,内镇朝野,堪称国之基石,集荣耀与使命于一身,加入者无一不是佼佼者,且心怀忠君爱国之心。”

“眼下你虽实力孱弱,却天赋异禀,更难得的是有一颗忠君爱国之心,故而我欲推荐你成为见习武卫,待将来实力功绩足够,便可转为正式宣武卫,你可愿意?”

说完,孟长平平静地注视着姜黎,心里却颇为感慨。

曾几何时,宣武司见习武卫乃是无数人打破脑袋都想得到的职位,因为其代表着宣武司入门资格。

然而随着这些年一次又一次的抽人,以及大量高手一去不复返,各地大小势力针对宣武司的反抗随之日益激烈,以至于出现大量俊才不再愿意成为见习武卫的情况。

上头无奈,只得给各地分派任务。

既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选拔又要自愿加入,难度可想而知,任职三年有余,却也只成功发掘了一个铁山。

离上头分派的任务还差一大截。

完不成任务,那可是要扣功勋的。

本就不多的功勋再被扣,晋升又得泡汤。

他也急啊。

好不容易发现一个不止出身清白且天赋异禀的人才,加上一旁还有刘云召等虎视眈眈,随时可能挖墙脚,所以他也顾不得吃相了。

先吃到嘴里再说。

“属下愿意。”

对此,姜黎自是没什么好犹豫的一口应下,脸上甚至浮现出激动兴奋之色:“能为国效命,乃我之幸也,大人知遇提携之恩,属下没齿难忘,今后但有所命,必一马当先。”

虽然他也觉得演得有点过,却很有必要。

既然注定只能抱朝廷的大腿,就得让其随时看到自已一腔‘滚烫报国热血’和感恩之心。

孟长平见状,果然很满意,一通夸赞后,又详细介绍了见习武卫的一些基本情况。

比如获得见习武卫资格后见习期最少一年,期间会有多项考核,功勋和实力是核心,功勋至少要满一百,而实力则至少锻骨境或比肩锻骨境等。

又比如,一旦成功通过见习武卫资格审核,便可获取一门专属于宣武卫的修炼秘法。

这些秘法每一门都极为强大,且成体系,修成后威力很强。

最后又说了些勉励的话,才让姜黎离开。


    (http://www.shu0xs.com/book/DBJ0JI-4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0xs.com
书灵小说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