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时后...
鸡汤煮好,一家三口围着一个小桌子开始吃饭。
三只粗陶碗盛着三碗鸡汤,每只碗上都有几个破口,甚至还有裂纹。而煮鸡汤的土锅,同样也缺了一角。
这些厨具虽然老旧、残破,但姜二娘把它们洗的非常干净。
“吃吧。”杨九狼拿起碗喝了一口鸡汤,原汁原味,没有放盐,“你是不是忘记放盐了?”
“家里,没、没盐了。”姜二娘怯怯地回道,她很担心杨九狼又要摔碗。
“哦,没事。”
听到杨九狼的回答,姜二娘松了一口气,也拿起碗里的鸡汤,小口小口地喝了起来。
她记得,上次喝鸡汤是生杨小丫的时候,而且只喝了一次。
最开心的莫过于杨小丫,弯着小眉毛,小嘴一直‘吧唧吧唧’个不停。
不一会,一碗鸡汤很快就被她喝完,然后眼巴巴看向杨九狼。
杨九狼无奈,他可不能让对方喝太多,“再喝小半碗,和吃两块鸡肉,不能再多了。”
“好吧。”
小丫头觉得,‘我的肚子虽小,但再干个三四碗应该没问题的啊。这个爹爹一点都没变,还是跟以前一样贪吃。’
姜二娘也只喝了一碗多一点,最后,一锅鸡汤还剩下一大半。
“四嫂怀孕了,要不给她送去一些?”姜二娘提议道。
“可以,这么热的天,鸡汤过夜会变质。你给奶奶盛出一碗,剩下的全给四哥。”
在原主的记忆中,杨奶奶很疼原主这一家,特别是杨小丫,她更是格外的宝贝。
姜二娘分好鸡汤,提着就要出门,杨九狼却拦住了她,“我去吧,我找四哥有事情。”
外面现在都黑了,老宅那边又离得很远,虽然这里民风淳朴,但他也不放心姜二娘一个女人出门。
他抢过姜二娘手中的篮子,里面放着鸡汤,摸黑出门。
其实,原主有七个兄弟,但并非一母同胞。
原主的父亲,叫杨叶。不知道从哪里发了一笔小财,就学着那些有钱人,纳了一房小妾。
杨九豺和原主就是小妾所生,在这七个兄弟中,杨九豺排行第四,原主排行末尾。
他们还有一个一母同胞的哥哥,叫杨九龙,在七兄弟当中排行老二,不过早年去服了兵役,一直没有回来。
之所以给自已儿子这些唬人的名字,估计是因为原主的母亲长期饱受欺压与霸凌,于是希望自已的儿子能像豺狼一样,不被人欺负。
而正房所生的四个儿子,分别叫杨九金、杨九银、杨九铜和杨九铁。
之前,所有兄弟都是一起住在杨家大院。
原主是半年前被赶出来的,之所以被扫地出门,可以追溯到某书塾某夫子的一句话。
半年前,大哥杨九金的大儿子杨东,也就是原主的大侄子,他到书塾中读书,该书塾的夫子当着杨九金夫妇的面夸了一句:
“杨东这个孩子悟性非常高,如果努力读书,将来必有前途。”
听到这句夸奖,杨九金夫妇飘飘然地回到了家。特别是大嫂王氏,回来马上就找到当家主母,想策动分家。
当家主母,就是原主父亲杨叶的原配夫人杨刘氏,她是原主名义上的娘。
在这个时代,人伦纲领很严格。原主是妾生子,只能叫自已亲生母亲‘姨娘’,而必须叫当家主母为‘娘’。
不过,在原主很小的时候,他的亲生母亲就已经病故。
在农村,本来不兴这一套,但杨刘氏硬生生把这套纲领给立了起来。
一,是为了凸显她的地位;二,她能利用当家主母的权利,呼风唤雨,独揽朝政。
在大嫂王氏的各种吹嘘和画大饼之下。
全家人都觉得,有些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万一杨东真的高中了呢?那么他们杨家从此就会飞黄腾达。
为了不让原主的名声影响到自已亲孙子杨东的前途,杨刘氏决定把原主给扫地出门,而且要支得远远的。
原主好吃懒做,还经常偷吃家里的东西,搞得鸡狗不宁。
更让她受不了的是,原主一直跟她对着干,别的妾生子女都喊她‘娘’,就原主喊她‘大姨娘’。这是在挑战她的地位,是可忍、但她不能忍。
其实,杨刘氏早就想把原主给赶出去了,只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理由。
借这次机会,她终于说服了自家的老头,也就是杨父。
在这个朝代,要想入朝为官,必须要经过身世调查,身世背景越干净越好。
原主的名声可能会影响到侄子杨东未来的官途,在这个理由之下,杨父同意了杨刘氏的做法,他本来也不怎么待见这个小儿子,而且还是庶出。
不过,杨父不同意分家,他只让杨刘氏把原主赶到外面住。
在这个时代,人们的观念就是:父母在、不分家。
分家名声不好听不说,还要分家产和田地,虽然庶出的儿子能分到的份额很少,但蚊子腿再小,那也是肉。
杨刘氏也觉得杨父这招很绝,名义上不分家,保留完整的财产,又能把原主一家三口赶出去,让他们自已过。
其实,杨父不同意分家,并不是心痛那点财产,而是想保留模糊的关系,给以后留下更多的回转空间。
现在想想,杨九狼直摇头,八字都还么一撇呢,就搞出这么大动作。
如果他是夫子,他也会对每位学生都夸赞,这么多学生,总有一个被夸中的。
杨家大院有八座房子连在一起,像一个八卦形,一个有十几间屋子,不过都是泥土墙茅草屋。
整个杨家村几乎都是一样的茅草屋,青砖瓦房没有一间,只有几家是土坯房。
杨家大院,篱笆外。
杨九狼刚来到就大声呼喊,“四哥,我来了。”
他这一喊,马上‘嘎吱、嘎吱...’响起几声关门声。
在他大嫂的房间中,他的一个侄子问道,“娘,小叔是不是又来要东西了?”
“嘘,别说话。他来...,总没好事。”
杨九狼也知道是这种情况,所以才大声喊的。
果不其然,进了院子,只有杨九豺住的屋子,门是开着的。
十几间屋子,杨九豺一家四口只分到了一间,虽然是泥土墙茅草屋,但条件比杨九狼住的100%茅草屋也好不了哪去。
“四哥。”来到杨九豺的屋子门前,杨九狼又喊了一声。
杨九豺并没有出来,出来的是他的四嫂吴氏,“你四哥去乡上上工了,可能要很晚才回来。”
这里类似于地球的东汉时期,实行的也差不多是郡县制,对应过来的地方行政单位分别是:州、郡、县、乡、亭、里。
‘里’就是现代的‘村’,村中设有里正。
十里一亭,‘亭’相当现代的‘管区’或‘村委会’。
而所谓的‘乡’就是现代的‘镇’。
【PS:为了习惯,本文有时候会用‘镇’代替‘乡’。】
吴氏为人相对还是非常大度的,杨九豺经常拿家里的银两去救济原主,她虽有怨言,但从来也没有阻止。
“哦,没事。这里有一些鸡汤,你拿进去和孩子们趁热喝了。”杨九狼压低声音说道。
“鸡汤?”听到‘鸡’这个字,吴氏条件反射地看向了杨九狼。
杨九狼无奈,只好解释道,“这是我在山上抓的野鸡。”
吴氏也没推辞,她怀有身孕,很长时间都不怎么占荤腥了,正需要鸡汤补充营养。
再说了,不吃白不吃,如果这鸡是偷来的,赔钱...她家也有份。
(http://www.shu0xs.com/book/C0H0HD-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0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