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边荒县县城,外城西北角。
杨九狼、杨九虎,还有建筑工头吴建,三人正站在一片三百亩的荒地上。
放眼望去,与其说是地,不如说是一块巨大的城市疮疤。
杂草半人高,枯黄中夹杂着几分病态的绿。
地面坑坑洼洼,散落着碎石和不知何人丢弃的破烂瓦罐。
一阵风过,卷起的不是草香,而是一股混杂着腐败与尘土的腥气。
再往西,便是河流。
河边泊着几条破渔船,几个衣衫褴褛的汉子正无精打采地收拾着渔网。
这里,距离内城喧闹中心足有两三里路。
是县城最混乱之地,汇聚了流民、乞丐、还有那些活不下去也死不了的闲汉。
“东家,”吴建蹲下身,捻起一撮土,在指间搓了搓,土粒粗糙,带着一股涩味:
“这地……怕是养不熟啊。盐碱太重,盖房子得先换土,不然地基不稳,不出三年,墙体就得开裂。”
他的话很实在,这是老工匠的经验之谈。
而杨九虎则环顾西周,眼神锐利,
他看的不是地,是人。
暗处,有好几双不怀好意的眼睛在窥探他们。
“小弟,此地龙蛇混杂,属于无人管地带,最易生乱。”他沉声道:“我们闹的动静太大,怕是会招来麻烦。”
“没事,船到桥头自然首。”杨九狼缓步走到一处略高的小土坡上,目光越过这片荒芜,望向远方。
他拿出一张规划图纸,开始讲解,“吴老,一期工程,我们先做两件事。”
“两件事?”吴建凑了过来,“东家请讲。”
“第一,修路。”杨九狼指着内城的方向:
“修一条主路通往内城,要宽,要平,要结实。而这片建设区内,也要修出几条路来,把各个地方连起来。”
“明白。”吴建点头。
“第二,建码头。”杨九狼指向西边的河流,“货要运出去,水路比陆路省力,也省钱。我们在这里,建一个我们自己的码头。”
“好的,东家。”
杨九狼继续讲解下面的计划,主要分西期。
一期,修路、建码头。
二期,建一座占地十五亩的综合商行。
这商行,他连名字都想好了,就叫‘九州商行’。
三期,建酒楼和青楼。
酒楼占地三亩,取名‘九州云客’,要做就做边荒县最好的酒楼。
青楼同样占地三亩,名字叫‘揽月阁’。
第西期,便是建造‘望江楼’。
占地十亩,依河而建。
里面有园林、雅间、茶室,更有一座三层高的藏书楼。
他要将这里打造成边荒县乃至临州府的文人圣地,一个思想碰撞、信息交流的高端会所。
接下来,
杨九狼让工头吴建带人过来勘探地形,让杨九虎回迷雾谷调派人手。
而他自己则动身前往县衙,去见县令王政兴。
县衙后堂,
王政兴手持一份文书,那是杨九狼呈上来的建设计划,上面用炭笔勾勒的草图清晰明了:道路、码头、商行、酒楼……
他的手指最终停在两个刺眼的词上:青楼、望江楼。
他抬起眼,看向坐在对面的杨九狼,目光中带着审视,却没有多少意外。
能拿出水泥配方、敢在村里搞出那般大动静的人,再做出什么出格的事,似乎都在情理之中。
“青楼?”王政兴的语气很平淡,听不出喜怒:
“杨族长,没想到你还有这份雅兴。只是,本官记得,边荒县并无开设青楼的先例。”
关于青楼,
郡城里有,那是繁华之地,官商云集,有那个销金的底气。
可边荒县,穷得叮当响,男人们连婆娘都快娶不起了,哪有闲钱去逛青楼?
开几个暗娼出没的窑子己是极限,正经的青楼,怕不是要亏得当掉裤子。
“大人,草民这都是为了丰富边荒县的服务。同时,也给那些失足的妇女们、提供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杨九狼回答的冠冕堂皇。
闻言,
王政兴瞥了杨九狼一眼,当然知道事情并非表面这么简单。
但堵不如疏,与其让那些暗娼窑子藏污纳垢,败坏风气,还不如摆在明面上,统一管理,还能收税。
“这青楼,本官可以准了。但须另立一份文书,明确权责,不得有逼良为娼之事,不得牵涉命案。若有差池,本官唯你是问。”王政兴话说得很重,这是他的底线。
“大人放心,草民开门做生意,全凭自愿。”杨九狼立马保证。
“至于这望江楼……”王政兴的目光再次落到图纸上,“杨族长好大的手笔,这是要网罗全县的读书人?”
“谈不上网罗。”杨九狼笑了笑,“只是看到那些学子读书实在太辛苦,于是……草民想着给他们提供一个放松娱乐的场所。”
“哼,”王政兴根本就不信,“你要是有这么好心,母猪都会上树了。”
他停顿片刻,还是缓缓点头,“杨族长,放手去做吧。县衙这边,只要在律法之内,本官都给你行方便。”
王政兴之所以答应得如此痛快,原因有三。
于私,杨九狼刚刚给他的白纸专供权,己是源源不断的财路,这份人情得还。
于公,这片三百亩的荒地能被开发,解决流民就业,增加巨额税收,这都是他的政绩。
于心,他隐隐觉得,眼前这个年轻人,池子太小,怕是养不住。
与其加以限制,不如顺水推舟,看看对方到底能掀起多大的浪。
——
接下来的几天,
杨九虎从迷雾谷调来了二十个精壮的汉子。
这些人,不少是上过战场、见过血的,身上自带着一股生人勿近的煞气。
同时,
工头吴建带着人,用木桩和麻绳在荒地上拉出了纵横的线条,道路、码头、商行的地基轮廓初显。
他搓着手,快步走到杨九狼跟前,脸上带着一丝愁色。
“东家,”吴建压低了声音,指了指这片广阔的工地:
“这开荒平整,夯实地基,第一期工程下来,没个一百五十号人,怕是转不动。
你看这人手,咱们是去城里的牙行雇短工,还是去附近的村子招些庄稼汉?”
牙行的人,要给牙人抽头;
村里的庄稼汉,离得远不说,眼下还没到农闲,未必愿意抛下田里的活计。
(http://www.shu0xs.com/book/C0H0HD-33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0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