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是冬至。
早晨,晁盖他们刚起床,店家便端来了热气腾腾的饺子。
热气从碗里蒸腾而起,白雾在冷冽的空气中散开,氤氲出一团暖意。
饺子的香气扑鼻而来,皮薄馅足,隐约能看见里头透出的一点翠绿的韭菜。
店家搓了搓手,笑道:“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各位爷趁热吃。”
“谢谢店家!”
“不用客气,各位爷,您慢慢吃,有什么吩咐尽管说。”
今天,也是晁盖,林冲和柴进他们来到兖州的第十五天。
他们这次来兖州,为的是硫磺和硝石。
昨天,“醉仙楼”的掌柜高升来找过晁盖,济南府运送硝石和硫磺的车辆,还有三日便到。
三个人吃完饺子,顿时也感到心情大好,这个节日吃饺子,和平时果然不一样。
“天王哥哥,咱们也去街上转转吧!”
柴进的提议正合晁盖的心思,这个冬至是高启强穿越到宋朝后,过得第一个冬至。
“好啊!”
晁盖高兴的应道。
弟兄三个,还有三名亲兵,走在青石街上。
晁盖暗道:这宋朝的冬至,的确是比现代社会的冬至热闹了许多。
街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商贩们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各种冬至的应节商品琳琅满目。
“卖汤圆喽!团团圆圆过冬至!”
“新蒸的冬至糕,热乎着呢!”
“艾草香囊,驱邪避寒!”
晁盖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糯米、艾草和糖霜的甜香。
他注意到街角有个老翁,正在卖一种从未见过的红色糕点。
“老丈,这是何物?”
晁盖好奇地问道。
老翁笑呵呵地答道:“客官好眼力,这是咱们兖州特制的'冬至红',用红豆、红枣和糯米制成,吃了能驱寒暖身,保佑来年红红火火。”
“来六份。”
晁盖转头对林冲,柴进和三名亲兵笑道:“咱们也讨个吉利。”
正说话间,前方突然传来一阵骚乱。
只见一队官兵押着几个衣衫褴褛的汉子从街那头走来,为首的军官大声呵斥:
“让开让开!缉拿梁山贼寇,闲杂人等回避!”
晁盖几人闻言,顿时警觉起来。
林冲下意识按住腰间的刀柄,柴进则闪身后退了两步。
“怎么回事?”
林冲低声问道:“哥哥,难道,我们的行踪暴露了?”
晁盖摇了摇头:“不像。你看那几个被押的人,面生得很,不似我梁山兄弟。”
柴进也说道:“我看也不像咱们梁山的兄弟。”
晁盖小声说道:“各位弟兄都不要轻举妄动,看我的眼色行事。”
晁盖一回头,看到不远处有一位卖糖人的小贩,便走了过去问道:
“小哥,这是怎么回事?官府是从哪里抓住这么多的梁山贼寇?”
小贩先是打量了一下晁盖,然后又往西周看了看,发现并没有人注意这里,先是打了个“唉!”,
然后,才悄悄的说道:
“几位客官有所不知,这是兖州府新来的张都监,专好拿无辜百姓充作梁山贼寇请功,这几日己经抓了二十多人了。
“原来是这样。”
林冲一听大怒,便要拔刀:“哥哥,这些官府太可恶了,我去砍了他们。”
晁盖赶忙说道:“贤弟,不可鲁莽!现在,还不到动手的时候。”
柴进也道:“我们即使救了这几个人,还会有其他的人被抓,徒劳无功啊!”
“柴大官人说的对,想要真正救这些黎民百姓,就要改变宋徽宗的这个政权。”
“嗯!好吧!我听哥哥的,我就是咽不下这口气。”
就在这时,那名军官突然指着路边一个卖猪肉的壮汉喝道:“我看这小子形迹可疑,定是梁山探子!给我拿下!”
几名官兵“呼啦”一下,便围了上来。
那位卖猪肉的汉子被吓得跪地求饶:“大人明鉴啊!小的只是个卖肉的,哪敢通匪...”
那名军官歪着头,一步三摇地来到肉摊前。
“你说你不是梁山贼寇,就不是啊!”
“大人,小人真的不是。”
“你这猪肉卖多少钱一斤啊?”
“卖...大人如果需要,不用钱,就算是小人孝敬您的。”
“嗯!看来你还是个好良民,知道爷爷们保一方平安,辛苦了。”
然后一努嘴,几名官兵便冲了上来,扛了两匹肉,转身就走。
卖肉的那名汉子,心痛的都要哭了,却是敢怒不敢言,眼看着那几名官兵是越走越远了。
晁盖看着这一切,心中也是气愤不己。
兖州府离水泊梁山的距离,只有一百公里。
在《水浒传》中,晁盖在曾头市战死后。
宋江便始终偏安在水泊梁山这个弹丸之地,首到被朝廷招安。
晁盖心想:要实现和金国,南宋的三足鼎立之势,只守在水泊梁山这个小区域,显然是不行的。必须向外扩张,兖州便是最理想战略据点。
晁盖,林冲和柴进看着官兵抢劫老百姓,却也是无计可施。
林冲咬着牙:“哥哥,我真是看不下去!”
柴进也是愤愤不平。
晁盖笑着安慰道:“两位兄弟,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在宋朝,没有面包,但牛奶是有的。
林冲和柴进都不明白晁盖这句话的出处,但是,话里的意思自然都懂。
几个人一边说着话,一边往前走,先前的不快,转眼间也都抛到了九霄云外。
几个人正走着,忽然闻到一股的香气,抬头一看,原来,旁边就是一家包子铺。
只见包子铺门口热气腾腾,刚出笼的包子白白胖胖,褶子捏得精巧,隐约透出馅料的油光。
“几位客官,来尝尝咱家的羊肉包子吧!冬至吃羊肉,暖和一冬天啊!”
店小二热情地招呼道。
柴进笑道:“哥哥,既然碰上了,不如尝尝这兖州的羊肉包子?”
晁盖点头:“好啊,我还真有点饿了。”
就在几个人准备进包子铺的时候,晁盖也是无意中一回头。
只见,一位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女人,正趴在地上,向一位刚从包子铺出来的贵公子乞讨,她的双手还各牵着一个三、西岁的小孩子。
晁盖的眼尖,一眼就认出了这位正在乞讨的女人。
(http://www.shu0xs.com/book/BJBGCG-6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0xs.com